日前看到一份报告,数据显示,从1998年住房商品房化改革以来,我国共销售商品房2.3亿套房。

其中,在2015年到2021年这六年时间里,卖出的商品房占近二十多年卖出的总量50%以上。

都知道,这期间经历了两次楼市大涨,也就是说,超一半人都是在高峰期买房的。

数据还显示,目前大多城市的房价调整到2016年水平,个别的也到2018年前后水平,整体相比前期高点,少则有3-4成,多则有5-6成跌幅。

房子作为大多数家庭占比超70%的财富,意味着家庭财富整体出现明显缩水。现在救房地产,其实就是在救大家的财富,当然,根本上还是在救经济。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可以看到,为啥消费比较低迷,除了实体经济原因,跟我们房地产持续调整,房产财富缩水有关。

有人说,房子虽然涨价了,但你没卖,不照样没法消费吗?

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心理预期问题,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炒股,你的票在市场里涨了百分之好几十了,你仍旧不想卖,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潇洒一下。

比如餐饮、旅游以及其他日常用品等方面需求量开始上升,反正钱赚在那里,已经是自己账面上的财富了,花家里的积蓄或者信用卡消费动力大增。

房子也是一样,在火热期,一年涨3-4成,轻轻松松几十万,上百万。不但还可以继续买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也会给消费市场带来活力,带来关联企业就业增长,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以,持续下行的房地产市场,显然是与经济发展相悖的。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屋开工面积同比为-23.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为-10.1%,房屋销售面积同比为-19%,新房销售额同比为-25%。

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占比超过20%,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为4.7%,低于坊间预期的5%-5.5%,要不是一季度GDP增长了5.3%,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可能就比较难看了。

很明显,在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房地产拖了后腿。下半年还有5个多月时间,要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不能有一点懈怠和闪失,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半年必须要猛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做呢?

由于唯一能部分替代房地产的汽车产业面临复杂形势,所以,房地产这个巨无霸的传统行业不仅不能丢,还要加大重视程度并确保行业尽快企稳和回暖。

都知道,就目前的房地产而言,是经过多轮优化支持政策。特别是5月17日,央行等部门一天发布包括首付、房贷利率、去库存等多个组合新政,部分城市的市场果然有了起色。

像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快速增长,6月份交出了较为靓丽的答卷。

然而,进入7月份以后,大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似乎有衰减之势。比如上个月二手房成交量领涨各大城市的上海,截止到12日:

上海累计成交7600套,按这个量算的话,7月份成交总量大概在2万套左右,比6月的2.6万套有20%的降幅。

这无疑让大家对楼市复苏的持续性产生疑虑。

联想到楼市库存始终维持在7.3亿平米以上的高位,从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计,从经济发展计,从目前市场释放的信号看,下半年起码从3个方面加大电流。

一是继续降低房贷利率

外部环境就不多说了,从联邦基金期货市场反映看,交易员押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上升,实际无非早一两个月,晚一个两个月的事情,降息周期基本应是在下半年开启了。

而内部呢?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考虑到当下物价水平和经济运行情况,7月LPR单独下调的可能性上升,一旦成行的话,房贷利率也会随之下调。

二是去库存动真格。前面央妈宣布支持3000亿贷款用于收购存量房,住建部日前在吉林的会议上再次明确,以需定购,要做好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工作。现在推动该项工作的最大难点有3个,一是3000亿资金够不够?二是地方债务重,如何分到这杯羹?三是收购的价格能不能谈得拢?鉴于此,不排除一些专家提出的成立住房银行,专门收购、封闭运行,以解决上述3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解决市场预期和信心问题。仅仅在降首付、降房贷利率等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当下楼市企稳恢复,最主要的还在于信心的问题,要解决信心问题,只有让人们看到预期,这个预期就是要让大家感觉到:楼市要回升了。怎么做?

目前没出的牌不多,自去年底3轮松绑限购、限贷等措施看,感觉能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还是出现在一线城市,因为那里有强大的购买力。所以,一线城市需尽快全面放开限购,让市场热度得以持续,也只有通过一线城市热度带动其他城市楼市回升,楼市的预期和信心才能迎来拐点。

当然,考虑到买房的经济压力,工具箱里的下调交易税费等购房成本,也应是促楼市恢复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