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恒昌

《闪光的高原》是山东作家李毅然潜心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于2024年4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向退伍军人及边疆建设者的致敬之作。该书以山东籍退伍兵周华胜及其战友为叙写对象,讲述他们在保卫北疆、支援三线钢铁工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战胜大西北残酷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带领家人扎根大漠边疆,为建设祖国、支援边疆建设贡献青春和热血。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三线精神和沂蒙精神融合在一起,虚实相间地记叙了周华胜和其他支边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感人故事,呈现出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

细读《闪光的高原》可以发现,在众多的故事组合中,字里行间折射出令人震撼和感动的精神之光,深层揭示了建设者们支援边疆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和内在动力。作者以生长在西北当地的沙枣树为象征,塑造了以沙枣树为文学意象和精神寄托的英雄人物群像,突出了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力求在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使得作品呈现出思想精深、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三线建设始终蕴藏在国家记忆的历史宝库中,也始终珍藏在许多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的心底。在《闪光的高原》中,作者把焦点放在支援边疆建设的山东籍退伍军人及其家属身上,将滚滚时代潮流和历史赋予的使命融入他们为支援边疆建设所走过的艰难岁月。

作者从玉明钢铁厂的建设队伍挺进戈壁滩开始,展现了三线钢铁厂的建设及发展历程。

三线企业往往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进行选址,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很多三线企业的共性。小说中这样描写玉明钢铁厂所处的自然环境:“只见北面是海拔千余米、残雪未融的黑丰山,东南面有一座闪着金光的沙漠,其余地方几乎全是漫无边际的荒漠戈壁。”

接下来,小说中写到了建设者们所经历的种种生存考验:在暴风雨的袭击中,地窑窑被灌进半米多深的水,人们怕地窑窑倒塌,只好拖家带口钻出地窑窑,“许多地窑窑门前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些穿着雨衣、披着塑料布,有些顶着脸盆或扣着锅盖,更有甚者将尿桶倒扣在头上。他们站在雨地里,周身瑟瑟发抖,欲哭无泪。”而在沙尘暴的肆虐中,黄沙“顺着缝隙直往地窑窑里钻,满世界一片昏暗”,待沙尘暴结束后,“有十几户人家被大风掀去窑顶,这些人家哭天喊地,四下寻找被大风刮跑的东西,可惜那些东西早被刮得了无踪影。”三线建设者的生存困境可见一斑。

然而,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建设者们凭着一股艰苦创业、不畏艰难的勇气和信心,成功完成了一场钢铁大会战,在戈壁和荒漠之上建起一座钢铁厂,为后方基地的军工企业提供了大量生铁,以青春和热血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小说中玉明钢铁厂的建设历程,其实也是彼时众多大小三线建设的真实缩影,当年这些三线企业的创建条件基本一致,建设者们坚守在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中,经历了无水、无电、无路、无住房等极端艰苦条件,用血汗乃至生命建起一个个企业,逐渐改善了当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经济薄弱、科技文化落后等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国家与爱事业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情怀的支柱归根结底是对事业的执著,这是周华胜、常德、张德义等退伍军人的生命所系,他们并未将爱国视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以自我坚守去忠于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周华胜带领匡照明、刘大龙、金明顺等人,用石头堆了三米长、三米宽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其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成为戈壁滩上朴素且珍贵的一处特殊景致。

作者以一场新奇、精彩的文学实践,巧妙地将三线精神与沂蒙精神有机相融,使它们共同成为推动玉明钢铁厂工程建设大会战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方面在男主人公周华胜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三线建设,始终爱岗敬业,为了不耽误工作甚至失去了给爱子看病的最佳时机,致使爱子早夭;替蒙古族同胞找到迷路的孩子,并与陕北民工合力营救落水儿童;把工资几乎都借给了从陕北到当地打工的马车老板,让其给摔坏腿的婆姨看病,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帮助当地的老羊倌孟大爷及其聋哑孙子,冒着暴风雪为祖孙俩找回自留羊,并为断粮的他们送去粮食。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周华胜的妻子王秀英,她从沂蒙老区追随丈夫来到玉钢后的很多经历特别打动人,她到华建二处的建筑队干扎钢筋的临时活,“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快让王秀英裸露在外的肌肤变得惨不忍睹。她的脸接连褪掉好几层皮,反复起皮掉渣。她的手指和嘴唇裂开血口子又疼又痒,双手每天红肿着,特别是拿绑扎钩的右手磨出了血泡。”当她所在的建筑队撤离玉钢后,她又来到高炉的铁块队拉铁块,将六十多斤重的面包铁抱到排子车上,然后跟工友们合力推到指定场地,她的胸脯被铁块磨出一道道血痕……

李毅然之所以将沂蒙精神融入作品中,或许与其父亲那辈的退伍兵及其家属支援边疆建设有关,最主要的还在于她有颗对齐鲁大地、对沂蒙家乡的赤子之心,也正是在这种思绪的导引下,她在万般笔意中真实再现了沂蒙儿女为边疆繁荣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着力拓展了沂蒙精神的传承时空,使得沂蒙精神联同三线精神一起,共同熠熠闪耀于遥远的边疆地区。

(本文作者为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刘勰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