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围绕是否应当“全盘西化”,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

清末的落后,刺激中国精英们开始思考中国应当如何改变的问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对全盘西化的争议历程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转折和变迁。

鸦片战争的失败,刺痛了许多政治精英“天朝上国”的美梦,使中国内部首次出现了是否要学习西方的激烈讨论。

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期自强。洋务运动虽然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和军事的发展,但并未触及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一次真正的“剧痛”,尽管民众此时仍然生活在“天朝上国”的宣传之中,但顶层已经悉数认识到了中国变革的迫切性——被曾经需要学习中国的日本击败,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刺痛精英们的内心。

戊戌变法虽然没有主张全盘西化,但旨在通过宪政改革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以挽救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此时,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五四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如陈独秀、胡适等人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儒家文化,主张全面引进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时期,全盘西化的思想在知识界和青年中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以后,全盘西化的争议又有了新的变化。此时的路线是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苏联模式,而非全面西化。尽管如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中国仍然学习和借鉴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时间推移,全盘西化在日益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变得敏感,开始逐渐由能讨论变得不能讨论。反对者担心全盘西化会导致民族文化的丧失和国家认同的危机。

以上就是中国对全盘西化的百余年争议,其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复杂挑战。

但是在我看来,是时候抛弃这个话题了。

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潮之底色,其实只汇聚于一点,就是民族屈辱叙事。这一叙事自鸦片战争以来直到现在,其实从未停歇。

与其说中国人是在追求发展进步,不如说其潜意识里都是在追求对明清以后走向衰败的命运之挽回,尤其是要洗刷鸦片战争以后饱受侵略和殖民的屈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全盘西化”这个提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它必定会因为混合掺杂了民族主义的情绪,而导致民众深深的心理抵触。

实际上,文明本来也不应只属于西方,而是人类的共识,所以“西方化”这个词本来也应当被抛弃。

当我们谈论“文明”的时候,它究竟是指什么?归结下来有这么几点:

1、人的尊严和个人权利。这是“文明”的核心,意味着每个人,无论其国籍、种族、性别、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都应享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这些权利包括迁移和身份自由、私有财产权、思想和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其具体内涵,看看《世界人权宣言》便知。

2、平等。所有人在法律和道德上应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机会。无论性别、种族、宗教、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人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如果社会还存在一个法律完全无法影响到的阶层,或者禁止人们谈论的阶层,那就是不行的

3、正义。要求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合理、程序公正、结果公平。正义包括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前者确保法律和制度的公平执行,后者关注资源和机会的公正分配。这一点我认为尤其重要,程序正义指的是一切按照法律的既定程序执行,而不是依靠个人的意志和行政命令;分配正义指的是社会资源(比如财政)必须均匀分配给全部国民,不能造就一批特殊人群(比如养老金和福利区别对待)

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基础和民族特性,我们可以就许多问题争议,但以上几条,我相信不应当存在任何争议。

如果以上几条,有人说其中哪一部分是错的,那一定都是违背了近现代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共识,一定是历史的逆流。

作为人类共同的道德和伦理基础,文明标准不仅是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理想目标。

所以,我们可以定义其为“文明”。

文明的基本理念虽然最早兴起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但它们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且在实践中也早已运用于西方世界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文明化”的意义远大于“西方化”。在这个时代应当抛弃“西方化”这个带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的词,而是全面拥抱人类共同的文明化

在中国,围绕着改革的争议就常常陷于这种语言困境。每每谈及改革,就会有人以“西方化”会导致中国社会失去自己的文化、成为西方附庸为理由,而进行抵制。

但实际上文明化并不会带来主权的丧失和主体文化的衰落。中国完全可以拥抱上面提到的那些人类文明共识,同时保留中国文化原有的底色:温良恭俭让、勤奋务实,等等。

但现在的问题是,近现代长期关于是否“西方化”的争议,反而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大面积塌方。现在民间充满了焦虑和戾气,人与人之间缺失信任与互相关爱,拜金主义横行,都是表现。

为何如此?就是因为一方面因为民族主义情绪拒绝文明化,一方面又无法依靠旧有的文化资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化

两头都不沾,其实这更可怕。

所以,不提“西方化”,转而拥抱“文明化”,就不会再存有争议,这样就会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现代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