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序言】——

在六七十年代,说工农都是公平的,那是扯淡。

出身带着“农”字头,就别想过上城里人那样的日子。想进工厂?门都没有。

当干部?笑话,那是农村人能想的吗?

唯一说得上出路的,就是去当兵,可那门槛儿也不是谁都能迈得过。这不公平,明摆着呢,谁说不是,谁就是在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七十年代农民生活】——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河南农村,那个时候的生活,说苦不堪言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尽管时过境迁,但那段经历对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就是一个“穷”字。那时候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坯房,夜里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家里的家具,炕桌、木椅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粗糙无比。

每到饭点,全家人围坐在炕上,吃着玉米面糊糊,偶尔才能吃上一点咸菜。当时就连一个像样的衣柜都没有,衣服就挂在屋梁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的饮食,基本上是以粗粮为主,肉类和油脂摄入严重不足。我小的时候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饭,那简直就是过节了。

社会保障更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医疗条件落后,很多农民一生中都难以享受到合适的医疗服务。

我还记得,邻居家有个老人生病了,全村凑不齐看病的钱,最后只能在家等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方面,虽然当时是学费基本不用钱,但实际上农村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完成义务教育。

而工分,那可是农民当时唯一的收入来源,每天天刚亮,队长就开始喊人干活,不管三七二十一,迟到早退都得扣工分

青壮年劳力一天记10分,年底根据工分分粮食,工分多的能多分点,少的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家的米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得有一年,因为连续下了几天雨,地里的活儿都耽搁了,为了抢收抢种,父亲那个时候天不亮就出门,晚上星星都挂半天了才回来。

那段时间,家里连个完整的饭都难以团聚,父亲为了多挣点工分,可以说是拼了老命。

那时候的农民,为了家里能多分点粮食,哪里都不敢去,农忙时节更是连邻居都不敢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户籍制度,这个东西真是把农民牢牢地拴在了土地上。

想成为工人或者干部?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家有个远房亲戚,聪明能干,年轻的时候想要去城里闯荡,结果因为是农业户口,连城里的门槛都迈不进。

那时候,户籍制度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农民和城市居民严严实实地分开,你是农民,你就得老老实实地呆在你的一亩三分地上,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阶层的固化,更是让农民望尘莫及。

比如,队里的干部,多半都是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普通农民,哪怕你再怎么勤劳能干,想要跳出农民这个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父亲曾经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也许能有机会改变一下现状,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只能是个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就连氛围也让人提心吊胆。

那个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定个什么罪名。我父亲曾经因为在小酒馆里说了几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结果被人告发,差点就被打成you派。

那个年代,你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难,还得时时刻刻警惕自己的言行,生怕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招来大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七十年代,对于我们这些农民来说,生活的重心就是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当时农民生活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资匮乏的年代】——

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缺这缺那,不说别的,就拿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来说,比如布料、肥皂,甚至是盐,都是配给的,每家每月只能分到那么一点点。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家有一年因为布票不够,我和弟弟那一整个冬天都穿着破旧的衣服,补丁上加补丁,外面怎么看都觉得寒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别提那些稍微“高级”一点的东西了,比如自行车、缝纫机这些,不找人走后门根本买不到。

我父亲曾经为了买一辆自行车,特意去找了村里的一位有关系的干部。

那时候,自行车几乎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有了自行车,至少能让家里的人出行更方便一些。

记得父亲后来跟我讲,为了这辆自行车,他不仅送了不少礼,还特意帮那位干部干了不少活,这才终于搞到了一张购车证,花了差不多半年的粮票,才从供销社拿到那辆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食品,更是一言难尽。那时候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肉类更是奢侈品。

一家人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带肉的饭菜,就已经很满足了。记得有一次,我们家为了能在春节的时候吃上一顿好的,父亲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找人打听哪里能买到肉。

最后,还是通过村里一个在供销社工作的叔叔,托人从城里带了几斤肉回来,那一顿饭,成了我们全家人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教育资源,那更是稀缺。我上小学的时候,全村就一所学校,三个年级共用一个教室,老师也就两个。

教科书和文具都是非常宝贵的,很多时候,我们用的都是上一届学生留下来的旧书,写字用的纸张也是省着用。

我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书弄丢了,找遍了整个村子都没找回来,那一段时间我是跟同学共用一本书,上课时轮流翻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农民的真实写照。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很多东西都得找人走后门才能搞到。

尽管如此,我们那时的人都特别能吃苦,也特别懂得珍惜。虽然物质条件不如现在,但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却很融洽,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景至今让我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和非农业户区别】——

在那物质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出生在农村,自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周围大人对这种差别深深的无奈和不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那时候,城市工厂的招聘广告几乎都明确标注“非农业户口优先”,或者干脆就是“仅限非农业户口”。

据我所知,当时城市的一些大工厂,比如钢铁厂、机械厂,每年的招聘名额极为有限,竞争激烈。农业户口的青年,即便成绩优异,也很难有机会。

据一个叔叔回忆,他当年参加了一个工厂的招工考试,考了全场第二,但最终因为是农业户口而失去了这个宝贵的工作机会。

而那个工厂那一年只招了不到100人,参加考试的却有上千人,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粮食供应方面,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通过粮票在定量供应站领取各类粮食,包括稀有的白面和大米。

据那时候的标准,每人每月可以领取约15斤粮食,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相比之下,我们农村尽管自己种粮,但因为需要上交国家和集体留成,真正到手的并不多。

具体到我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扣除必须上交的部分后,平均每人每月能分到的粮食大概也就是10-12斤,而且大部分是玉米和地瓜,白面和大米几乎是奢侈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年天旱,粮食收成不好。

那会全村的人都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省着点吃。我家就把平时能吃两顿的饭量减到了一顿半。而城里呢?

虽说他们也受影响,但至少每个月还有那么几十斤粮票在手,饿不着。

这还不算,我们农村里的粮食分配还得看工分。你一年到头干得多,分得就多;干得少,分得就少。老人和孩子,因为干不了活,分得就更少。

我家那会儿,为了多分点粮食,父亲天不亮就出门干活,晚上星星都挂半天了才回来。那种日子,想想都觉得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这些,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想说那个年代的农民真的很不容易。户口制度造成的不公平,让我们这些农村人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

好在现在政策变了,大家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那个时代的故事,对我来说,永远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在六七十年代,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生来就像被贴了个标签:“农业户口”,这就意味着,很多路对我们来说都是堵着的。

想进城里的工厂当个工人?

别想了,那是非农户口的人的机会。想往上爬,做个干部?更是遥不可及。那时候给农民留的唯一条出路,可能就是当兵提干。

而且,如果运气好,能提干成为军官,那就真正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能给家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普通人就只能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打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户籍制度像一堵墙,挡在我们面前。

粮食分配?

我们辛辛苦苦种地,最后分到手的还不够填饱肚子。对农民来说,那个时候的社会,就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窄路,你只能一直往前走,却看不到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六七十年代,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没路可走。能做的,就是朝着那唯一的出路努力,哪怕机会渺茫,也得试一试。

现在回头看那个时代,虽然我们走过来了,但那时候的不公平,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生的遗憾。这段历史,对我来说,是永远的记忆,也是对现在幸福生活的一种提醒。

那么,你认为我说得对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