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香港百年老店“廖孖记”陷入食品安全风波,引发香港社会对于部分“香港制造”的议论。

香港《星岛日报》7月23日详细介绍了这次风波的前因后果: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人员16日到百年老店廖孖记”购买腐乳产品,发现其中含有130万蜡样芽孢杆菌,超标12倍。而之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品牌的香港本地厂房根本不生产腐乳。“廖孖记”第四代传人廖晃业22日现身,承认早在30年前,品牌的生腐乳原材料就开始从内地取货。有港媒猜测,或许是原材料输入香港后,存储不当导致细菌滋生。廖晃业表示,当年香港排污条例更新,厂房无法达到标准,不能将制作腐乳时产生的浓酸水净化成清水排走,所以之后就不能继续在本地生产生腐乳,形容这是“过不去时代的关”。

对于“廖孖记”是否就此走入历史,廖晃业重申母亲已决定结业,遣散了一些员工,所有食品已下架,现在看不到店铺重开的可能性,“从这一代起,廖孖记会成为历史”。报道称,根据香港工业贸易署“香港产地来源证”标准,腐乳产品的产地来源标准为“从黄豆制造”,主要制造工序包括“碾磨、发酵、混合及塑形”,才可用“香港制造”标识。

在这次腐乳食品安全风波中,比起“是否符合标准”,香港舆论更加唏嘘的是一些本地百年老字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跟不上时代潮流而不得不被淘汰。有评论担忧,不少老店原本靠“小作坊”“一条龙”生产,纯粹的“香港制造”变得更加困难。

香港《文汇报》23日评论称,“廖孖记”结业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质量管控失当和原材料来源不透明,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反映香港作为一个细小、外向型经济体的现实。就连小小的一瓶腐乳,由于本地排污条例的更新,“廖孖记”厂房未能符合相关要求,难以实现全产业链在本地生产。事实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港企业不应追求全产业链的本地化,而应该寻求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通力合作”。评论认为,大湾区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明确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其中香港可发挥国际化程度高、服务业发达的优势,深圳、广州、佛山等城市则可以发挥其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强大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本港的品牌和营销优势,结合内地的生产和供应链优势,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文章称,“廖孖记”的结业,不应该成为其他老店失去信心的理由,相反更应该成为一个警醒,提醒老店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生产方式可能会萎缩,但只要抓住机遇,创新合作模式,加上本港的品牌管理优势,老店仍然能够焕发新的活力,“廖孖记的落幕,也激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香港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舞台上,一定能够书写出‘香港制造’的新篇章”。(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