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

10位外国友人荣获

长宁区第二届“虹桥友谊奖”

自2020年长宁区首设“虹桥友谊奖”以来,已有30余位对长宁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的外籍人士荣获此奖及提名。他们中有来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高管、技术专家,也有来自医疗、教育、社会服务和社区的各界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长宁区登记境外人口约占上海境外人口总数1/5,区内27家驻沪领事机构、200余栋外交官官邸分占全市总数的1/3和1/2左右。近6500家外资企业在长宁发展,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85家,推动长宁成为上海连接国内外的重要门户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鲜明的国际化特征,让长宁在开放中积蓄成势,更好地帮助外籍人士在沪工作、生活,融入上海,也持续为外国友人和外资企业提供更优的营商环境,共同为上海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作出新的贡献。

推动医疗科技巨头在华投资兴业

助力上海先导产业蓬勃发展

彭阳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

2016年,彭阳来到上海,现任丹纳赫中国区总裁。目前,丹纳赫在华已有超过6000名员工,业务覆盖体外诊断、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丹纳赫在华还有9家工厂和14支研发团队,全球仅有的4家丹纳赫商业系统学院之一就设在上海。

这一系列成就离不开彭阳上任后积极推动的在华本土化策略,即制定“在中国,为中国”的目标。2022年,丹纳赫中国宣布“创升中国”战略,旨在中国实现本土制造和供应链体系,落实本土商业化以及本土创新。去年,彭阳再度宣布丹纳赫围绕本土创新提出“双创新加速引擎”战略,进一步促进中国医疗生态的创新力。

一系列在华发展战略呈现显著实效。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上,丹纳赫旗下生物技术公司Cytiva思拓凡宣布在华增资6000万元打造中国科创中心,增资后的Cytiva中国科创中心总投入近1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也成功入围“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

为助力本土创新发展,2021年,丹纳赫在位于虹桥商务区的总部设立了丹纳赫生命科学研究院,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生物药研发和质控提供核心工作流程研究、展示和交流平台。作为长宁区总部经济的代表,目前,丹纳赫中国在沪总部及旗下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均已认定为上海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在担任丹纳赫中国区总裁8年的时间里,彭阳指导了丹纳赫旗下10余家运营公司的战略与发展,带领丹纳赫在本土化进程中实现了数次“从0到1”的突破。而身为一名“70后”企业家,彭阳也展现出了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在他的带领下,丹纳赫中国已连续5年支持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2023年,丹纳赫中国在社会公益、妇幼关爱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共发起了38个公益项目,覆盖近20座城市,累计1万人次获益。

十年间为沪吸引超20亿元投资

这位意大利企业家还有国家级身份

代开乐
意大利德恩瑞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DP集团创始人、总裁

2013年,代开乐在沪创立德恩瑞律师事务所,此后便长期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涵盖跨国并购、跨境投资、搬迁项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引进来”是代开乐长期以来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在担任德恩瑞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的十多年来,事务所累计引入中国市场的投资总额约30亿元。目前,由他带领团队所服务的企业在沪投资总额已超20亿元,并有多家跨国企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

“走出去”则是近年来代开乐带领团队聚焦的新领域。身为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企业家,他为中国企业前往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开拓市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咨询服务,帮助中资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燃眉之急。

除了企业家身份之外,代开乐还担任中国欧盟商会全国副主席及上海分会董事会主席等职,在任期内积极推动上海的各项发展。去年9月,他率领欧洲公司商会代表团参与了欧盟商会与上海市商务委举行的圆桌会议,围绕上海和中国的营商环境建设提出多项有益建议。他还非常关注长三角区域的企业需求和发展现状,率领欧洲商务代表团相继访问了浙江和江苏,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行业建议。

代开乐还是一位积极促进中意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友好使者。2016年起,他连续8年牵头在沪举办“意大利品牌设计展IDI”,为中意两国高校、研究机构、设计工作室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与创意碰撞的平台。意大利历史悠久的《全景》杂志有他开设的专栏,定期与欧洲读者们分享自己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并就来华投资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世界十大船级社之首的北亚财务掌门人

在上海基层有一个重要身份

帕尔

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全球共享服务北亚区财务总经理

从2016年10月来到上海任职起,帕尔,这位在DNV集团有超过30年工作经验的挪威友人,不仅带领公司成功升级为北亚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经济贡献连创新高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并将自己国际化的经历和多元广阔的视角与中国同行分享

帕尔在沪工作、生活的7年多时间里,挪威船级社的中国及北亚业务也在上海实现了飞速发展。2019年,帕尔带领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对德国劳氏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的业务收购,并于当年成功升级为北亚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在华能级。

过去6年间,DNV集团在华公司实现了员工数量、营业收入及税收贡献等全方位的显著增长。为此,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长宁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企业”,还获得了2018年度“贸易突出贡献奖”。

在帕尔的带领下,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近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于2020年成立慈善专用基金,先后参与了抗击疫情、助力脱贫攻坚以及抗洪救灾等多个捐助项目。去年,他被聘为“大虹桥国际体验官”,今年则荣获了长宁区第二届“虹桥友谊奖”并担任虹桥友谊联盟副主席,活跃在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

作为全国人大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一名信息员,帕尔在参与《外商投资法(草案)》建议征询时同样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在集团网站发布了自己在沪参与立法讨论的新闻,积极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中国基层的实践。作为挪威商会上一届董事会成员,帕尔正致力于加强政府部门与挪威商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推更多优秀的挪威企业被上海、被中国吸引,来华投资兴业。

在沪国际家庭的健康“守门人”

全科人才培育的有力推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蓓雯
上海和睦家医院全科主任

“吕医生为人谦和,业务精湛,是一位非常棒的医生,我们全家都超级喜欢她!”患者口中所说的“吕医生”,是上海和睦家医院全科主任吕蓓雯。2015年,吕蓓雯来到上海,就职于和睦家医院。在她看来,“治小病、识大病、管慢病、转重病”,这12个字概括了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日常工作,也是自己行医一生的职责己任。

她领导的上海和睦家医院全科科室是一支人才济济的国际团队,有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不同大洲的医疗人才,也有和睦家自己培养的本土全科、专科医生。大家秉承循证医学的行医原则,多年来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外籍友人提供国际化、高标准的医疗服务,也为上海涉外全科诊疗人才的培养贡献了重要力量。

吕蓓雯致力于医学教育、学科发展和青年医生培养,她是和睦家全科专科培训项目(UFH Family Medicine Fellowship)的导师。该项目成立于2013年,深耕全科医生培育,为和睦家系统培养具备过硬的临床能力的全科医生。截至目前,吕蓓雯参与培养过的医疗人才已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她在沪积极参与本地全科医学教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展开合作,宣传全科医学的重要性,鼓励医学毕业生选择全科医生岗位,持续践行“有了扎实的全科,才有稳固的基础医疗”这一愿景。

米其林中国的“关键人物”

心怀大爱的交流大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兆华
米其林中国区高级副总裁

去年2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上,米其林中国区高级副总裁王兆华代表公司从市领导手中接过了“扎根上海二十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留念”纪念盘。米其林在沪发展20余载的背后,离不开王兆华的重要参与。作为米其林中国区建立之初唯一的华人高管,他参与开创和组建了米其林中国区的公司业务和组织架构,参与了米其林在沪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公司,持续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01年8月,时任米其林中国区法律和政府事务总监的王兆华来沪工作,至此开启了与上海23载的深厚情谊。当年,米其林与国内当时最大的轮胎企业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开启合资谈判,王兆华作为核心谈判组唯一的华人成员参与了谈判全过程。这一成功的合作案例,标志着轮胎领域外商投资政策实现了从限制类转为允许类的突破,同时奠定了米其林中国区沿用至今的法律架构,为米其林长期扎根上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王兆华带领团队制定了米其林中国新的企业社会责任“SEED”战略,意为“播种安全、环境和平等,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米其林中国持续组织和参与了多项社会公益活动,王兆华本人也多次投身公益,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兆华代表公司前往四川成都、绵阳江油等地震灾区现场,推动将米其林集团的捐赠款项用于资助成都受灾区域的困难家庭孩子,并援建江油特殊教育学校,该校后命名为“江油市米其林特殊教育学校”。去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发生6.2级地震,王兆华第一时间通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向受灾严重的青海省海东市捐款,用于抗震救灾。在米其林携手上海市外资协会开展的“关爱云南怒江青少年发展公益和志愿服务项目”中,也有王兆华积极推动、促成合作的身影。

去年11月,王兆华被授予法国国家功绩骑士勋章,以表彰他为中法关系的良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今年1月,王兆华获颁第二届“虹桥友谊奖”,同时被任命为第二届“虹桥友谊联盟”副主席之一,将持续助力区域对外交往,帮助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在沪宜居宜业。

微软高管回沪创业

取得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

严治庆
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严治庆出生于上海,2005年回沪后任职于微软中国,担任大中华区副总裁,正式开启他在上海发展、创业的历程。任职微软期间,他不断推动上海与微软以及其他国际大型企业的合作,主导了微软在上海闵行区耗资7亿元的技术研发中心项目落地,为闵行及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力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他创办了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至今。这是一家聚焦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专注为行业企业提供端到端一体化智能服务的公司。8年来,企业获得200余项专利,并在AI赋能新零售、新能源等领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实现全球领先。

创办扩博智能也让严治庆距离自己的理想愿景更进一步:以上海为发展核心,以“国内磨剑,国外亮剑”为企业战略部署,打造出两款国内首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2020年-2021年,企业相继收购了3家位于丹麦的风电传统行业公司,为扩博智能风电技术进军欧洲能源行业打下了重要基础。

风机叶片全生命运维周期检修领域一直存在不少行业痛点。扩博智能基于这些痛点,研发了全球首创的“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数字化”全周期解决方案,目前已经与29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规模的风电厂达成合作,去年公司海外营收实现了100%增长。严治庆本人也相继获得工信部“中国最有影响力云领袖”、第二届长宁区“虹桥友谊奖”等殊荣,持续为上海的AI赋能实体产业、招贤引才、促进对外交往积极贡献力量。

在繁忙的创业过程中,严治庆始终不忘公益,一直带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在担任微软中国区副总裁时,他发起并带领微软团队长期帮扶贫困山区。直到现在,微软始终保留着这一公益传统。2021年,扩博智能推出“智能AI冰柜+品牌商”推广方案,力求以科技的力量为遍布全国不同地区的近700万家小商店和小超市赋能,帮助当地经营者改善居住环境、店铺条件及子女就学环境,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首家全家便利店“落沪”的重要推动者

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

峯村政孝
不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全家便利店,20余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时,背后有一位重要的推动者——如今担任不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峯村政孝。

峯村政孝是土生土长的大阪人,1986年,他加入日本伊藤忠商社粮油部,开始从事中日粮油贸易调研工作。2001年,这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家来到中国,开启了他致力于推动不二旗下产业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力促优质企业落地上海的职业进程。

2019年,日本不二集团收购美国Blommer集团。至此,位于金山区的Blommer上海工厂正式纳入不二中国总部的管理版图。这是一家拥有世界最先进生产线、国内唯一一条“可可豆-巧克力成品”全产业链产线的工厂,完成对Blommer的收购后,其上海工厂也将在不二中国的推动下实现转型优化,将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格力高、费列罗等知名品牌的主流产品生产。

在峯村政孝的带领下,不二中国合作企业的终端产品广泛供应于上海市场,其中不乏格力高、好侍、亿滋、玛氏、雀巢、麦当劳、费列罗等国际企业,好利来、味多美、85度C、巴黎贝甜等中高端烘焙品牌,还有豪士、盼盼、口口妙、曼可顿等国内烘焙工业的领先企业。除了推动全国首家全家便利店落地上海,峯村政孝还积极推动吉野家、朝日啤酒等品牌在华业务的发展,不断丰富上海市民的生活消费选择。

在上海-大阪缔结友好城市50周年之际,峯村政孝正带领不二中国不断升级和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推出适应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的产品。他说,希望通过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以及对上海的长期了解,持续推动中日友好,促进中日企业交流互通,促成更多日企来沪投资兴业,为上海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持续贡献力量。

“亚太观察家”的下个小目标:

绿色高质量发展

麦海敏
沃茨(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沃茨上海”)法定代表人

作为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企业家,麦海敏与上海已结缘十余载。2011年7月,他加入沃茨上海,担任法定代表人兼亚太、中东及非洲区总裁。沃茨上海是沃茨水工业集团在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的区域总部,麦海敏加入后,着手推动了一系列优化团队人员架构、提升公司系统有效性的举措,帮助公司每年减少了150万元成本,并扭转了此前连续4年亏损近8000万元的局面,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公司创下全国范围内6400万元的营业利润,销售业绩较2020年增长31%,麦海敏也带领公司实现了在上海地区年度纳税额超2000万元的目标。

今年是麦海敏来到上海的第17年,在管理经营有道、引领企业持续增长的同时,他也致力于为企业、为上海培养国际化人才。在麦海敏的推动下,2012年起,沃茨上海长期在上海、宁波等地开展在职员工职业培训。同时,企业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聚焦目标院校,展开线上线下联动,围绕应届毕业生、管培生校园招聘等进行人才培养。

工作之余,他更不忘社会责任,携手团队与合作伙伴奉献回馈社会。2016年,沃茨上海为广西金秀县罗香乡捐赠了水塔,为当地超过1000位居民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净化水。去年7月,公司又向云南丽江田家炳民族中学和贵州黎平县等捐赠了一批生活物资以及直饮净水设备。今年4月,上海团队又为崇明大椿村捐赠了16套水过滤系统。

面向未来,麦海敏带领沃茨上海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参与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2021-2023年度,沃茨宁波工厂完成了屋顶光伏电站建设、车间及办公室节能灯具照明改造、节能空压机改造等重要节能减排项目,于去年6月被评定为北仑区三星级绿色工厂并评审通过,取得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产品碳足迹证书、温室气体核查认证证书以及碳中和认证证书,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转化为越来越多的坚实力量,助力长三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北欧“乘风”上海“踏浪”

是企业家更是中瑞友好推动者

莫海燕
富世华(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富世华集团轻型农机及泛太平洋事业部财务副总裁

2007年,莫海燕加入瑞典富世华集团;2020年起,她担任富世华集团轻型农机及泛太平洋事业部财务副总裁至今。15年来,她从富世华上海工厂的一名财务经理做起,如今成为瑞典富世华集团总部的副总裁,从上海嘉定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再到瑞典胡斯华纳的富世华工厂,不同的岗位中都留下了莫海燕勤奋、进取的身影。

莫海燕的职业生涯转折点来自2015年,她调任瑞典富世华集团总部。初到异国他乡,莫海燕面临语言、文化与工作压力的多重挑战。但她凭借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迅速融入当地,先后在公司财务、合规、内审、风控等重要职能部门的重要岗位任职。其间,她优化了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还积极参与跨国合作项目,推动富世华在国际市场持续拓展业务。

莫海燕出色的专业能力,让富世华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取得了显著增长,也为中瑞两国的经济合作注入了新活力。2020年,她正式担任富世华集团副总裁一职,同时管理富世华集团在上海设立的地区总部公司日常业务,开启了她作为富世华在华“掌舵手”的新历程。

作为一名华人女性高管,她将职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积极参与上海市商务委、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瑞典领事馆、瑞典商会的各项涉企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着富世华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除了在工作上取得显著成就,莫海燕还积极参与中瑞两国的文化交流,推动富世华集团与中国多家机构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商务论坛与文化交流活动。

本文为专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