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是中国宋代的八大名窑之一,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历经两宋的繁荣,至宋末元初逐渐衰落。建窑的特色产品是建盏,特点是口大足小、形似漏斗,是宋代喝茶的必备之物,时常能在反映茶文化的宋画中找到建盏的身影。
这么赫赫有名的建盏,是在哪里生产的呢?
建窑遗址位于现在的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池中村一带,所以也称“水吉窑”。遗址蕴含大量的瓷土,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都相当丰富。遗址西部临近南浦溪,溪水下游汇入建溪,经闽江奔流出海,是闽北地区古代水路运输的主要线路,为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0世纪60年代后,考古工作者对建窑遗址开展了多次考古发掘工作,基本厘清了建窑建盏自北宋早期至南宋晚期的产品面貌和制瓷工艺发展脉络:
晚唐五代时期,建窑的生产规模较小,主要以生产青釉、酱釉瓷器为主。
展厅掠影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引为时尚。宋代斗茶主要是比较茶汤的汤花、色泽和水痕出现的时间早晚,因为斗茶的茶汤颜色是白色,黑釉的建盏方便观察,所以备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推崇,成为宋代斗茶习俗的首选茶具。
遇林亭窑黑釉束口盏 南宋
“华光礁一号”沉船出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受此影响,建窑周边地区窑场纷纷仿烧建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业集群。北宋中期开始,建盏的行销范围不断扩大,并风靡至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制瓷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厅掠影
南宋晚期,随着福建地区黑釉瓷器生产中心的南移、以及市场需求、审美观念转变和饮茶风俗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建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建窑黑釉撇口盏
宋代
南平市建阳区博物馆藏
建窑建盏的生产工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窑工们充分利用当地瓷土,合理调配胎土和釉料,通过不同的形成机理烧制出不同釉面的产品。同时,不断改进窑炉长度和装烧密度,更有效地控制烟火流速和密温,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对中国古代制瓷工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油滴梅瓶
当代
孙建兴
(未完待续……)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