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存在这样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的年轻父母,他们会为了工作、生计等原因,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农村的爷爷奶奶照顾。而这些孩子,也就成为了很多人口中的“留守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最近送孩子回农村老家过暑假,在村里待了一段时间,可以说感触是非常深刻的。这里建议广大的农村年轻人,如果自己有能力,还是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吧,千万别让农村的爷爷奶奶带孩子。这其中的原因,大家先不要喷我,一起来接着往下看吧!

①隔代教育,让孩子在过度宠溺中成长。

一般孩子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就会更严格一些。但如果是爷爷奶奶的话,这样就隔了一代人了,老话也说“隔辈亲”,就是指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和孙辈。

在家庭的教育中,老一辈人往往对孙辈倾注了无限的爱与关怀,但这种爱有时却表现为过度的宠溺。他们可能出于弥补自己年轻时对孩子陪伴不足的遗憾,或是出于对孙辈未来的美好期许,不自觉地放宽了教育的界限。

然而,过度的宠溺容易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孩子需要在学习与生活中逐步建立规则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而非一味地顺从与溺爱。

②农村的爷爷奶奶,带孩子精力也很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应农村的老一辈人,在承担照看孙辈的重任时,往往面临着体力与精力的双重考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而繁重的农活又消耗了大量体力,这使得他们在照看孩子时可能力不从心。

此外,长期的劳累也容易导致耐心缺失,看护不到位,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在小编的镇上,今年暑假就发生了一起悲剧,几个初中毕业的孩子,私自去河里洗澡,然后就发生了悲剧,其中有一个孩子就发生了溺亡事故。孩子的爷爷奶奶是哭得嘶声裂肺。

因为孩子从出生后不久,就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如今十几岁却发生这样的悲剧,他们怎么能接受得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个是个例,但是老人看护孩子,真的是精力有限,孩子又爱动,稍有一刻没注意到,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这种状态下,老一辈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却可能大打折扣,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他们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③把孩子小小年纪留在农村,这样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对其成长也不利。

将孩子留在农村,意味着孩子将长期与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这种分离不仅让孩子在情感上感到孤独,还可能影响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长期的缺乏沟通与交流,使得孩子难以理解和信任父母,而父母也难以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当这种疏离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转化为隔阂与冷漠,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就是很多留守儿童,当他们的父母回来以后,孩子和他们并不怎么亲热,甚至有些还对父母有点害怕。而且有些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还会有点冷漠。

同时,将养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年迈的父母,被一些人称为“新型不孝”。这不仅仅是对老一辈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榨,更是对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漠视。

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本应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却因子女的“无暇顾及”而不得不继续承担繁重的育儿任务。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也扭曲了家庭应有的代际关系。最艰难的地方在于,好些父母帮助照看孙子了,却是吃力不讨好。

另外让我感触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玩手机、电子产品的情况非常的严重,很多的才几岁的小孩子都是拿着手机看。一看就是数个小时,这东西还极容易上瘾,一会儿不看他们就会哭着闹着要,直到你答应他们的要求为止。

其实这也是因为隔代教育的原因,有些老人为了不让孩子吵闹,自己也有时间,或者是精力多干点农活,所以就把手机当玩具来哄孩子。不得不说,手机确实是哄孩子的利器,但是它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

孩子不只是父母的希望,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老话也说了“子不教,父之过”,对于农村的年轻父母来说,小编建议他们,如果有能力千万不要让农村的父母带孩子,还是尽量自己带孩子。

年轻父母应增强责任感,合理规划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尽可能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