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垦荒的年代虽已远去,

但召稼楼的迷人风采依然诱人,

召稼楼的钟声依旧在人们的耳际回响,

在历史的上空回荡。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五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中学东校的青少年来诵读《月满召稼楼》。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五进五院金刚寺》(上)。

点击收听朗读

相传南宋绍兴元年,宁波天童寺僧人法云渡海来到了垦荒中心召稼楼。在涔湖西边的一块风水宝地上,结茅为寺,焚香诵经,礼佛修行,寺称法云庵。法云专心业行、普度众生的敬业精神,感动善男信女和乡民,大家纷纷捐钱、捐物、捐田。十几年后,圆顶草庵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寺院。天童寺住持宏智大师为寺院起名题匾“金刚寺”。绍兴十三年(1143)十月十八日,大佛开光,善男信女和乡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敬佛、献花诵经,做道场法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从此,每年此日成了召稼楼盛大的传统节日(庙会),俗称“十月朝”,直至20世纪50年代。

明朝天顺年间,有顾姓乡绅捐田三十余亩,对金刚寺扩建修缮。崇祯年间,奚、冯两家联合又对金刚寺进行大规模重建扩建。

重建后的金刚寺恢宏大度,雄浑壮丽。大寺坐北朝南,五进五院,中轴对称,布局紧凑,色彩和谐。每个主殿左右有配殿,形成院落重重,繁复幽深。

高大黄色的照壁,伫立正门口,气势非凡。照壁正中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白底绿字。这是书法家释智的大手笔,字体清劲,蕴藉性灵。

正对照壁的山门是一座雄伟的重檐歇山式建筑,三扇红漆大门将佛界和俗世隔为两重世界。经过重髹的“金刚寺”金匾悬挂在大门正中上方,光彩照人。东西偏门分别有“无相”“无作”隶书眉额。三门并立,显示出佛门的神圣不可侵犯。

踏进山门,人们看见的是两位高大威武的金刚力士(哼哈两将)他们是佛祖的“警卫队长”。

由山门往里走,是第一进院落。左右两边是对称的钟楼鼓楼。左边钟楼里的钟架上悬着大铜钟,钟声如海潮般远大,人们以之为奇,叫它“潮音钟”。右边鼓楼,高高的檀木架上,放着特大的皮鼓。晨钟暮鼓,浸润了僧侣的执著,引发了世人的清思,构成了宝寺的壮美。

沿着院落的石铺路朝北,是天王殿。这也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台基为三级石阶。正脊中央的金色宝瓶,造型端庄优美。东西戗脊尽端分别是身穿铠甲、手握刀剑的中国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可见寺院警戒之森严,警卫力量之强大。

走进天王殿,迎接人们的是大肚滚圆,喜眉善目,一团和气的弥勒佛(未来佛),我们中国人称他为“布袋和尚”,他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法定”接班人。在弥勒佛两旁的大柱上有一副烫金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背后,面对大雄宝殿的是韦驮天。这是金刚庙雕像中最为传神的一尊。年轻英俊的韦驮天,穿着金盔金甲,手握金刚杵,横眉瞠目,警惕地注视着大雄宝殿。佛经上说,他是佛祖墓塔、佛经、法物的忠诚守护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五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中学东校的青少年来诵读《月满召稼楼》。

浦江召稼楼所处的这块土地,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地,所以,《月满召稼楼》自然不仅仅单写这座楼,而是浦江镇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历史沿革,风云变幻。如今,召稼楼这本厚重的书已翻过去了沉重的一页,这里的历史建筑经过修复改建,成了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了浦江镇欣欣向荣的缩影,昔日的风物有的已经湮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依然存在,且生机盎然。今天我们把其中的一部分生动的故事集结于此,目的是为流布后世,发扬光大。

2024年7月起,第十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朗读: 闵中东校 高一4班 陆思谚

图文:明镜文化

编辑:汤婧娴

初审:岳顺顺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