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众改村名纪念的烈士——王玉崇
在河南林州市东姚镇的西南部,有一个曾经名为“柳树沟”的村落,如今,它已更名为“玉崇村”。这个名字背后,蕴藏着一段悲壮而感人的历史,记载着一位英勇无畏的烈士——王玉崇。
王玉崇(1900-1943),1900年出生于林州市东姚镇东坡村,是一位普通而又非凡的农民子弟。他生于乱世,长于贫瘠,但心中却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之爱。1932年,王玉崇毅然投身革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深知,只有投身革命,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革命的浪潮中,王玉崇历经磨砺,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革命战士。1938年,他随领导的太行第四游击支队回到林县,在任村、东岗一带进行武装斗争,为保卫家乡、抗击外敌做出了卓越贡献。1943年,王玉崇被任命为东姚区区干队队长、县大队三连副连长,肩负起更加重要的革命任务。
同年11月13日,王玉崇率队前往柳树沟村,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瓦解反动会道门“孙真会”。然而,这个行动却遭到了反动暴徒的包围。在危急关头,村民郝志全毫不犹豫地将王玉崇藏到了自家屋楼上,以掩护他免受暴徒的伤害。然而,暴徒们并未善罢甘休,他们逼迫郝志全交出王玉崇,并以烧房相威胁。
面对暴徒的威胁和恐吓,王玉崇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他深知,一旦自己落入暴徒之手,不仅自己会遭受严酷的折磨和迫害,还会给群众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他毅然决定挺身而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站在屋楼的窗口,大声高呼:“你们放开郝志全,有事找我说!”说罢,他纵身从楼上窗口跳下,与暴徒们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由于寡不敌众,王玉崇最终被暴徒们捆绑到了一棵柿树下。他们剥去他的衣服,用标枪乱刺,甚至开枪射击。在残忍的暴行下,王玉崇壮烈牺牲,年仅43岁。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革命者的忠诚和信仰,也为家乡人民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王玉崇的牺牲,引起了家乡人民的极大悲痛和愤慨。他们纷纷表示,要永远铭记这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了缅怀王玉崇烈士的英灵,弘扬正气,1944年,林县人民政府决定将柳树沟村改名为“玉崇村”,并在村内刻石立碑,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烈士。
如今,“玉崇村”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民的心中。它不仅是对王玉崇烈士的缅怀和敬仰,也是对家乡人民英勇抗争、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地人民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前往王玉崇烈士纪念碑前进行扫墓和缅怀活动。他们通过讲述烈士的英勇事迹、朗诵烈士的诗词歌赋等方式,表达对烈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王玉崇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赞歌,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永恒的榜样。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革命先烈的英名和他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林州名人录》
深藏于中国河南省北部的林州市,不仅以其山水之秀、风景之美令人陶醉,更因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而熠熠生辉。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存,孕育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
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林州儿女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无数传奇。科技领域的探索者,他们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引领着科技进步的潮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身披戎装的勇士,他们守护着国家的边疆,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和荣誉。而那些默默奉献在地方建设一线的奋斗者,他们以实际行动改善着民生,让林州从昔日的贫困山区蜕变为今日的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
这些林州名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是林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展现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林州人民继续传承着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他们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加速推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他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让绿水青山成为林州最美的底色。林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的魅力。
林州名人录,不仅是一部记录林州名人事迹的史书,更是一部激励后人的励志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林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看到了林州未来的无限可能。
- END -
微信公众号ID:LinzhouInfo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删除
投稿/建议请发邮件:627005285@qq.com
【栏目导航】
【红旗渠专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