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肿瘤专家袁希福坐诊时,迎来了位老患者梅老师。“自从两次新冠感染以后,感觉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特别是第二次后,总是感冒、咳嗽,再加上前段时间回老家照顾老人,可能是累着了,一听说您这边坐诊了,就想来找你调调身体。”看诊结束后,我们与患者之间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小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讲到这些年的抗癌经历,梅老师仍然记忆犹新。

2017年4月份,偶然的有一次,梅老师摸到左侧乳房腋窝下有一个小疙瘩,因为日常就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第二天就去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触诊了解情况后说“不太好,需要做个手术明确一下”,结果就此确诊了乳腺癌。术后病理上显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Ⅱ级。

术后做了8个疗程的化疗,辅助进行了17次靶向治疗,“当时副反应挺严重的,吐得特别厉害,白细胞也下降明显,身体虚弱,整夜都睡不着觉。”于是,梅老师就通过网络查询,找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看到医院离家也挺近,就想着来咨询一下。

“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就特别相信袁院长,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疫情,院长诊室里的人啊,那是挤得水泄不通,看到到处挂的都是锦旗,而且患者都是从外地过来,我就想着袁院长肯定治疗效果特别好,我也就非常有信心,就坚持用药”。

当问到用药感受时,梅老师立即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一开始用上中药,我就感觉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腿上走路也有劲儿了,饮食一直都没有下降,吃饭可好。”“其实这些年也并没有一直每天吃药,就是在春秋季节性用上两三个周期,不过平时若是感到身体有点虚,或者有些小不适,因为离得也近,就随时过来拿药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梅老师讲述到,患病的这几年,每年复查情况都挺好,家里的活儿,做饭、照顾老人也都没耽误过,其他邻里也都不知道自己生病的事儿,因为自己完成就像正常人一样在生活。

即便是早期癌,抗癌也并非就很轻松

事实上,别看梅老师说得挺轻松,但仔细翻查她的就诊情况,梅老师的抗癌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4月2日梅老师初次拿了20服药物,仅服用了11剂左右,复查发现了胆囊息肉,2018年4月21日进行了胆囊切除,结果显示是慢性炎症;2018年11月10日,检查又发现甲状腺结节,12月份进行了甲状腺左侧全切术,病理显示乳头状癌;2019年2月,入院进行了抗骨转移针剂,好在全身检查显示均正常,肿瘤未有明显异常。之后梅老师间断性的用药,直到2023年8月21日复诊,病情一直稳定。

在多数人们的认知中,若是确诊时是早期癌症,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康复几率较高,但通过梅老师的例子可以发现,即便是早期癌,患者依然不能完全放松,毕竟,癌症本身是消耗性疾病,而常用的治疗也都存在副反应,治疗后身体受损,免疫力下降,就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专家袁希福曾不止一次强调:“哪怕是早期,原位癌术后也不能疏忽大意,预防复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手术后要及时把身体调理好,把握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消灭与改造并举。”所以,即便是早期癌症,患者亦要重视康复治疗,扶正和攻邪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从而达到1+1>2的效果,维持抗癌疗效的长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