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还在给袁术打工的孙策,被安排去打庐江。
当时庐江的话事人,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的陆家镇守,孙策当时打得很吃力,但是最终还是搞定了庐江。
陆家因为这次战役,全家上下因各种原因,大概折进去了近半数的族人。
如果给陆家机会,他们迟早要找老孙家报仇,但是还没等陆家有所动作,人家孙策就在“叛徒”周瑜的带领下摸进了江东,然后俩人联手,在江东来个大杀四方。
孙策定鼎江东后不久,自己就因为不注意安全防护,被人给挂了,自此江东就交到了孙权的手上。
只能马上的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于是孙权执政之后,就没有再搞大屠杀,而是搞起了和谐社会,此时陆家的顶梁柱陆逊,就进入了孙氏集团上班。
陆逊进入体制以后,本人干的很出色,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能力的确突出,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他的家族底蕴,孙权为了笼络这个江东四大家族出品的当家人,曾把自己的侄女嫁给陆逊。
不过虽然孙权一直在拉拢陆逊,但是陆逊在周瑜死之前,并没太多的展示机会,当然这里面也有孙权本人提防他的原因。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在周瑜和鲁肃先后去世以后,孙权曾和吕蒙谋划背刺关羽,对于这么大的事,陆逊早期一直都被瞒着,后来陆逊主动提起,孙权才勉强让他加入进来,而后陆逊成功实施了背刺关羽,抢夺荆州的计划。
陆逊此役过后,就彻底失去了投奔刘备一方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孙权之前还安排陆逊去对抗曹操,陆逊干得也很卖力,所以当时的曹操集团对于陆逊应该也很难再接纳。
至此,孙权就开始彻底放心使用,已经没有了退路的陆逊,当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孙权则任命陆逊为抵御刘备的军事负责人。
这份工作,既有困难也充满机遇,以陆逊的家世,如果能在此战中获胜,那么他在东吴的地位,将会如日中天,除了孙权这个名义上的江东之主以外,没人再能压制住他。
如果此时IDE陆逊还对老孙家当年的事耿耿于怀,那么他只要赢得此战,报仇的希望就会更大一分。
事情前期的发展也基本如此,但是在刘备兵败于夷陵之后,陆逊在一线的权力就发生了变化。
据史书记载,夷陵之战打完之后,孙权很快就给陆逊升了官,但是在面对是否继续乘胜的问题时,陆逊已经不能主导,而是孙权去征求他的意见了。
这个小细节很关键,如果陆逊当时能大权独揽,那么他就能像北伐时的诸葛亮一样,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但是当时的记载,是孙权来咨询他的,也就是说,当时负责一线军事的人,已经不再是陆逊了。
那么孙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
明面上的原因,是曹魏那边跃跃欲试,所以陆逊这个国之栋梁,要去荆州抗曹,但除此之外,孙权很可能另有打算。
因为如果任由陆逊在对蜀的战役上发挥,那么陆逊把持这支队伍的军权就会越久,时间一长,感情就深的要产生羁绊了,而且陆逊的威望还会不断上升,如果等到陆逊达到了周瑜当年的情形,那么孙权就要睡不着觉了。
因此当时孙权把陆逊捧得很高,但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却又没有完全放手,陆逊也知道不能任由自己以及背后的江东地头蛇们崛起,因此孙权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于是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比当年孙权和周瑜还要好上几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繁的战争,让江东本地派不停积累军功,陆逊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最后高到了什么程度呢?
孙权和诸葛亮握手言和以后,两面的书信来往,陆逊都要过目,而且涉及一些决断的内容,陆逊拥有最后决断权,当然这不是陆逊硬要的权力,而是人家孙权主动给的。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你猜东吴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孙权又会怎么想,陆续又会怎么样。
史书给出的答案是,就在陆逊的地位如日中天时,东吴那边爆发了夺嫡之争,陆逊因为牵涉其中,最后竟然是含恨而终,陆逊死后,孙权不再继续捧江东本地大族,而是捧起了外籍管理人员,至此,东吴的内部权力结构,开始变得相对平衡。
很多人在看三国的时候,总感觉东吴的历史比另外两家差点意思,其实如果你细看,就会发现东吴的历史一样的精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