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笔者最近参加一个读书会,谈到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会上笔者提到有关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成就,有学友问到有关他们两人和徐志摩之间的交集。

读者关注梁思成林徽因之间的爱情,有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夹在其中,有不少浪漫传说。笔者认为值得从真实历史的角度详细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梁启超的挚友。梁启超和林长民两人想做儿女亲家,亲上加亲。征得林长民的同意,梁启超在介绍梁思成和林徽因认识的时候(1919年),明确告诉当时才18岁的梁思成和15岁的林徽因:尽管两位父亲都赞成这门亲事,但最后还得由他们自己做决定,从此两位年轻人开始交往。他们互相表白并作出决定,是过了4年之后(1923年)才最终做出。

1920至22年间,林徽因随同父亲林长民作为驻英大使到伦敦上任。林长民才情横溢,常有各路朋友到访,其中就有诗人徐志摩(当年23至25岁,以旁听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徐志摩和林徽因交往是相遇在伦敦,因此互相认识。林氏父女亦偶尔到剑桥。徐志摩有一首很著名的新诗:“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

也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新诗可以说是传诵千古。短短十行,体现了徐志摩作为新月派诗人的唯美主义,用柔和的语气表达幽雅的意象,展现出动静结合、转瞬即逝的人际间互相关怀的意境,传达了依依不舍但潇洒脱俗的平静,是一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难有完美境界和圆满状态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认为,这首诗我们应该这样解读:我是指林徽因。尽管是徐志摩写的诗,他是以拟人法,从林徽因的角度委婉道出自己被林徽因拒绝。徐当时已婚,妻子张幼仪也在剑桥,其间两人闹离婚,张以有孕之身转赴德国依靠她的兄长张君迈。

从林徽因的角度看这首偶然诗,令人荡气回肠。当年是巴金笔下家春秋的封建环境,年青男女都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家长包办婚姻。事实上,徐志摩和梁思成因为彼此长辈有交往的关系也互相认识,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在诗歌、文学、艺术等方面,是精神上交流,是切磋学问互相欣赏的境界,是传诵千古柏拉图式的微妙的感情。虽然只短短两年间的相识,但彼此引为知己,刻骨铭心。林徽因这样一个绝世才华的少女,当年徐志摩对她倾情是势所必然。但笔者认为这应该只是单向的思慕,因为那时候林徽因和和梁思成正在恋爱中。尽管两人相隔着一个大西洋,但鱼雁频通;林徽因计划到美国留学,也已经在密锣紧鼓地安排中。

梁林徐三人之间,有不少亲朋戚友的关系。钱学森的妻子是蒋英。蒋英的父亲是蒋百里。蒋百里和徐志摩是亲戚,先后出生在浙江海宁硖石镇(蒋1882年生,徐1897年生)。蒋百里是徐志摩的表叔。蒋百里和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中学同学(杭州求是书院,1899年入学,同龄人、17岁),蒋钱两家后来成为世交。林徽因在英国的时候认识徐志摩(两人年纪相差7岁)。林徽因是梁思成(1901年生)的妻子。梁思成是梁启超(1873-1929)的长子。梁林两家也是世交。蒋百里受教于梁启超。1918年,蒋百里跟随梁启超赴欧洲各国游历研学)。蒋对梁十分敬重,执弟子之礼。蒋銭梁林四家就是这样一种亲密的跨代关系。

梁思成和林徽因同为建筑学家,是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他们也是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为了保卫中国古建筑,他们穷毕生的精力孜孜以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和曾任国民政府主席长达11年的林森。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1897年他帮助蒋百里出国留学。蒋百里后来成为军事理论家,是现代中国兵学的开山始祖。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早年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念政治经济学;后进入民国政府外交部,出使英国时携同林徽因一起赴任。林徽因18岁回国(2022年),后转赴美国留学。1925年林长民因为反对张作霖投靠日本,参与起兵,中弹身亡,终年49岁。

林觉民是林长民的堂弟,较林长民年轻11岁,走的是革命救国道路。1907年,林觉民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他参加黄花岗广州起义,受伤被俘,坚决不屈被处死,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

林恒是林长民的幼子。林徽因是长女,林恒是她的小弟。1937年七七事变后,林恒报考航空学校。当年空军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战死蓝天,平均只有6个月。林恒以优异成绩毕业后,1941年在成都空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林氏家族满门忠烈,有清澈澄明的爱国情怀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林觉民和林恒:碧血染黄花,白云照丹心。

1925年,林徽因的父亲突然去世后,在经济上对她造成重创。林徽因的学费本靠父亲筹措,父亲死后家中一贫如洗,她被迫考虑放弃学业回国以求自己经济上的独立。当时她要完成艺术专业课程,既选修建筑课程,又担任助教、指导绘图。林徽因的压力远超他人。她最终能够支撑下来,主要由于她自身的优秀和梁思成父亲梁启超的及时援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回想起来,梁林两人一起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绝对是“天作之合”的起步点。他们代表着新一代中国人在国事蜩螗、国家多难之秋,为国家的奋起而折节读书的志向。林徽因与梁思成性格彼此互补,林的创意想象与梁的扎实严谨结合起来,孕育出清新灵动的学术构思。他们价值观高度一致,是因为爱国爱得深沉,源自他们各自的父亲和母亲。

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她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领域建树良多。建筑专业是梁思成终其一生无悔的献身。总而言之,坊间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一般关注点,通常落在他们和徐志摩及张幼仪(还有陆小曼、金岳霖)之间的感情纠葛,那是浪漫渲染,其实大谬不然,和真实相去甚远。

最后,笔者认为林徽因喜爱新诗也写得一手好诗,应该是从她和徐志摩在英国那两年偶然相遇时得到的启发。1941年林恒空战阵亡后,林徽因写下这些诗句: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开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弟弟,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笔者认为,林徽因这首悼亡诗,在境界上可能比较俆志摩那首偶然诗更胜一筹。又或者根本无须比较、不可比较。是不是这样?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