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暑假出门旅行的好时机,大批国人向全世界出发,享受学习工作以外的休闲时光。但如果你发现自己预订的“豪华酒店”被OTA(在线旅游)平台方有意无意地降级、降档,或者到酒店后才发现实际房况跟宣传照比差很大。
那你是认栽呢,还是向平台提出退一赔三呢?如果平台第一时间把责任都推到当地代理商身上,你又能咋办?
VCG供图
忠实用户连续遭遇房型不符
深圳市民周女士是旅行平台“去哪儿”的忠实用户,前不久,她趁着暑假的工夫,一家三口远赴埃及游玩,沿途酒店均于去哪儿订购,却连续遭遇房型不符、房间脏乱等情况,好端端的旅游变得十分糟心。
“我们在7月23日上午入住开罗的sama酒店,明明在去哪儿预订的豪华带阳台双人房,这是酒店最贵的房型,结果酒店说他们收到的预订信息是不带阳台的房型。”周女士回忆,酒店当时要求其补差价,等到正式入住时又发现已经满房无法升级,最终,她选择将就入住,并在去哪儿发起投诉。
“这一次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去哪儿核实之后就给补了5美元差价,酒店服务员也说要给补偿,我说已经在平台处理了。”周女士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没想到数天之后,同样遭遇再次上演。
7月28日凌晨2时许,周女士一家三口来到金字塔谷精品酒店办理入住。令她心寒的是,这里不仅只是民房改建的旅行社,其所预订的带阳台房型再次降级为无阳台房型。
“房间没打扫且甲醇味超大,跟酒店理论,酒店根本不理会,说图片跟实际就是不一样,如果需要住自己预订的房间就必须加钱,态度非常恶劣。”由于时间实在太晚,手抱小孩和行李的周女士只好再次妥协入住。
沟通客服遭“捆绑销售”式售后
“我严重怀疑去哪儿与海外商家合作时是否有实地考察过,入住酒店和网上图片完全不一样,这是欺诈消费者,诱导我们消费。”从金字塔谷精品酒店退房后,周女士再次向去哪儿平台投诉,这一次的结果令她大跌眼镜。
“我最初的诉求是现金退回200元房型差价,但客服只愿意退回消费券,并且还强行打到我账户上,说系统限制退不回去了。”周女士认为,客服此举有“捆绑销售”的嫌疑。
无奈之下,周女士选择向新快报投诉,并正式要求“去哪儿”将赔偿标准提高到“退一赔三”。
最终,经过连续几天的“谈判”,双方达成“200元平台消费券+712元现金赔偿(相当于双倍房费)”的售后赔偿方案。
尽管如此,周女士跟新快报记者明言,对去哪儿的客服态度及流程非常不满意。从一开始投诉时,系统会在事情根本没协商完成就在到一定时间后从“问题跟进中”自动变成“处理结束”,到后来媒体介入后平台方工作人员依然诸多推搪,不肯干脆承认平台责任并给予“退一赔三”赔偿,周女士最后也是不耐烦这样的“拉锯谈判”勉强同意了最后的赔偿方案。
但“经过一连串的不愉快,自己大概率不会再用‘去哪儿’平台了。”周女士说。
去哪儿回应:
平台能力所限,会积极沟通、赔付
去哪儿其后回应本报记者时表示,经核查,消费者所述订单存在“平台聚合错误”问题,将豪华大床房聚合到了带阳台的豪华大床房。对此,他们已多次联系消费者沟通赔付,并提供了免费入住的赔偿方案。
“对于境外酒店,平台能力所限,无法一一验真,所以去哪儿平台对代理商有严格的资质审核,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我们会积极联系,沟通解决,积极赔付。”
除此之外,去哪儿不愿回应为何不能第一时间回应消费者的“退一赔三”诉求,只是表示“目前境外酒店供给正在逐步恢复,但恢复程度参差不齐,请消费者入住酒店时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平台”。
广东消委会微信公号上的一宗参考案例显示,广东消费者樵先生因为和家人要到北京旅行,在网上浏览北京的酒店时,发现了某平台上挂的一家国际品牌酒店,名字后标有五颗星,樵先生认为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就预订了房间。入住后,樵先生发现酒店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较差,感觉达不到五星级标准。于是专门进行查询,结果发现还真没有这家酒店。樵先生认为,平台虚假标注五星的行为构成欺诈,要求平台退一赔三,共计27000多元。
最终法院审理认为,虽然被告网站未直接以文字形式宣传涉案酒店为“五星级”酒店,但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及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已足以误导消费者,构成欺诈。鉴于樵先生已经入住酒店,所以对其退还住宿费6968元的请求未予支持,但支持了三倍赔偿金的诉讼请求,法院审理判决平台公司赔偿樵先生20904元。
就周女士的经历,知名IT行业专业律师赵占领指出,退一赔三的前提是构成欺诈,消费者所预订的酒店货不对板,首先构成合同违约。但是能否认定构成欺诈,还需要结合相关证据进行判断。如果是平台所为,或者是代理商所为但平台向消费者事先做出退一赔三的承诺,则平台应承担该项责任。
在此宗投诉中,赵占领认为,“消费者提供了初步证据,平台应该提供相反证据证明不存在欺诈。否则的话,平台应该承担责任。”
旅游消费投诉增多,
平台多将责任推给供应商
除了周女士的遭遇外,记者还发现,今年的暑期旅游旺季,行业相关的消费投诉有上升趋势,而消费者往往处于投诉无门的劣势。
例如,近日有消费者投诉,通过飞猪旅行、去哪儿等OTA平台购买机票后,发现名下意外多出几张非本人订购的“机票”。这些机票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又悄无声息地消失。甚至有消费者在飞猪旅行的本人账号下,查到了陌生人的机票信息。
这让消费者不由得担心,“我的信息被盗用了吗?”“是否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平台是否尽到隐私保护的义务?”
对于这类“幽灵机票”的存在,飞猪旅行和去哪儿都称,出现这样的问题与自己无关,是代理商绕过平台监管违规操作,平台会对损失进行赔付,同时基于平台规则对代理商进行“严厉的处罚”。而对于何为“严厉的处罚”,又不愿多说。
但实际上,由于不少消费者认为“多出来的机票”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也没有影响原本的行程,就没有深究,平台自然也不用赔付。有个别较真的消费者,要求平台就机票差价进行三倍票价的赔偿,平台最后也没有兑现承诺。
有不愿具名的旅游平台内部人士表示,退一赔三属于欺诈,对平台来说,出游服务体验中出现的如航班延误、导游服务低于预期这些,属于供应商而不是平台的责任,平台肯定不愿退一赔三的。“一般都是最后由商家退一赔三,因为提供具体服务的是商家或者供应商,我们是平台,主要是协调客人和商家之间的纠纷。”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