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子玉

名相、名将的进化成长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大多数都是起自基层,因为基层不仅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践,而且可以通过调查详细了解民间、军队的真实情况。

庆历二年(1042),22岁的王安石一举高中进士,但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他却一再拒绝朝廷的人事安排,对朝廷给他的肥美差事一再说不。宋朝有规定:凡是高中进士者,为官满三年之后就可以在京师的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担任清要之职,成为为皇帝撰写诏令的翰林、知制诰等角色。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是谁都懂的道理,京师不仅是个大平台,而且资源丰富,在这块跳板上起跳结果肯定不会差到哪去。所以,面对人生的选择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接受朝廷的安排,将自己置身于天子脚下。

王安石却选择了上书辞谢,拒绝了朝廷的工作安排,来到了一个边远小县担任县令。

此后的二十年间,王安石一次次拒绝朝廷的职位调动,长期呆在地方,看都不看一眼京师的繁华,只吃自己眼前的那盘菜。

按照正常思路来看待王安石,这属于严重的思路有问题,但只有王安石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要的是:

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地方上进行实践,然后假以时日,再以操盘者的身份对整个帝国动手术。

是的,像青苗法这些王安石后来变法的核心都是他在地方上为官时成功进行实践过的。同时,王安石对民间的情况也早已经吃透于心,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

就像西汉初年实行的“无为而治于民休息”的方案,那不是刘邦脑子一热直接就在帝国内推行的,而是曹参在齐国试行成功之后才推向整个帝国的。

任何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都不是绝对的真理,王安石懂,所以才会选择在基层死磕,日日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内涵。

这里边其实还涉及一个制度问题,宋朝的进士一般都是在高中之后马上就可以获得官位,成为帝国机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像西汉从地方推举上来的孝廉,有在地方太守、县令府内做幕僚期间的大量实践做支撑,当他通过考试并被正式任命之后就可以马上上手,因为他已经在太学完成了自己的理论积累、在地方上完成了实践,完全可以胜任朝廷交给他的工作。

为什么说公孙弘、丙吉、魏相这些人能够成为名相,就是因为,他们在正式上任之前已经完成了理论积累和社会实践。包括汉宣帝,为什么他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中兴帝国,就是因为,他由于前期的特殊经历,了解民间。

唐朝在正式任命官吏之前,还要由吏部进行一次策论的考试以检验其实践能力,以对进士群体进行筛选。

就是后来的明清,也有通过翰林院进一步培养人才的步骤,还是侧重实践能力。

所以,宋朝的官吏就更得通过地方上的历练才能在朝廷上大显身手。而王安石更懂得一个道理,要想对整个帝国动手术,那么就要更详细的了解帝国的方方面,所以他才会在地方上死磕那么久。

所谓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王安石的变法后来没有大获成功,但他以金融调控的方式进行变革已经超出了时人的认知,让他在历史上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说实话,如果没有地方上的长期实践,王安石也很难成为名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后来的左宗棠,他为什么一上手就是浙江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因为他早就已经在民间完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积累——

在湘潭周家做上门女婿期间,他对像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样的地理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亲自绘制地图;在怀化陶家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对前两江总督陶澍留下的大量官方资料进行了研究,知道如何应对大清这台机器,如何同官僚系统打交道;在柳庄种田期间,他通过大量实践对科学种田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任湖南巡抚的幕僚期间,他更是以实战的方式进行了大量实践...

正是由于前期的大量积累,他才会在收复新疆时对地理环境了如指掌,知道如何用屯田来解决粮食问题,明白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封疆大吏。

也就是说,往期的这些经历但凡少一件,左宗棠都成为不了名动天下的封疆大吏、民族英雄。

这就是实践的意义。而且往往是,一个人的实践经验越丰富,他取得的成就会更大。

为什么古人一再强调,“百战归来再读书”,就是当你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之后,就更容易读明白书。

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理。

同样,军事领域也是这个逻辑,但凡名将都是从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铁人。比如,韩信。

其实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韩信一出场就是战神级别的人物,胜仗是一场接一场的打,难道他是天才?

还真不是,韩信也是理论加实践的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淮阴蹉跎人生期间,韩信完成了军事理论的积累,即使面对屠户让他钻裤裆的极端侮辱,韩信也是忍辱接受了,事后也没一点情绪内耗。其实这很好理解,不是韩信软弱,而是他不想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影响自己的大事。

当项梁起兵之后,他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楚军,在这段时间内,他有无数次的机会近距离观察项梁和项羽这两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是如何排兵布阵用兵打仗的,同时对各诸侯的战斗力进行摸底。

而且,韩信还可以通过战场上的实践将自己的军事理论进行现场落地。

在鸿门分封时,韩信就已经做到了项羽的参谋,这本就是理论加实践拿到的结果,已经算是成功。

为什么韩信要离开项羽,因为项羽已经用自负和重用亲属将韩信上升的通道封死了,同时韩信也通过大量的观察、调研得出了他对楚军前途的判断。

所以,他才会义无反顾离开项羽。

想想,韩信如果没有大量的理论和实战经验作为支撑,没有在项羽阵营中参谋的角色,刘邦和萧何怎么可能将大将军的位置冒险给了他。那两都是人精,一看就明白,韩信根本不可能拿着一张空简历靠忽悠就能说服刘邦。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在项羽阵营中的长期实践,韩信才真正琢磨透了楚军和项羽,知道如何战胜敌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才是韩信能够持续性创造成功的核心原因。

无他,就是理论加上大量的实践。世上没有天生的精英,精英都是在理论和实践中死磕出来的。

请相信,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武。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