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文是我党功勋卓著的开国少将,然而他的人生却很凄惨,抗日战争期间他表现英勇,悍不畏死,他与日寇的仇,既是国恨又是家仇。
他的妻子被日寇贯穿左胸而死,襁褓中的儿子被抛进满是开水的锅中煮沸。
打败日本鬼子是他生平所愿,这既是为中华民族报国仇亦是为自家妻儿惨死平家恨。
余光文籍贯湖南,20世纪初,时值清末民初,天下大乱、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出生在平江的一户赤贫的农民家庭的他自幼年就尝尽了生活的辛酸。
由于家中贫苦,无以为继,无钱送他读书,为了活下去,余光文在很小的时候就到地主家放牛,年纪稍大力气壮了就做起了长工。
那时的地主和长工与其说是正常的雇佣关系,倒不如说是卖身于他,倘若稍有反抗就会拳脚相加,饱受欺凌和压迫。
余光文对地主的剥削很是不满,暗中起了反抗之心,同病相怜的长工之中有粗通拳脚之人,余光文素来与他交好,遂向他讨教学了几手武功,加上勤加苦练,很快身手大有长进,同时余光文积极寻找出路,加入本县的农民自卫组织,经过组织考察,于24岁那年成为我党光荣的一员。
次年,毛主席受组织指派来到湘赣地区组织农民暴动发动秋收起义,余光文积极响应,成为我党人民武装中最早的一批红军战士。
从军以后,余光文工作认真、为人稳重、做事谨慎,虽年纪不大,但工作成绩很出色,很快被组织充分信任并委以重任。
在大量的革命实践中,余光文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保卫干部,抗战时期的他作为晋察冀边区锄奸部门负责人,已是一名独当一面的政工干部。
此职干系重大,负责人要绝对忠诚并足够谨慎,组织正是看中了余光文的性格特点和革命履历,才将其放在这个位置上,用以识别并揪出存在于我党内部的敌人和叛徒。
抗战时期,我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让不少爱国青年对革命心驰神往,他们纷纷赶赴解放区投身革命,大部分人是真心革命、抱着救亡图存之心,然而反动派正是看准了我党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派出敌特分子混迹其中鱼龙混杂、破坏革命。
锄奸工作难在甄别,需要细致和谨慎,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不可错杀一个好人,好在组织没有看错人,余光文一次次出色地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爱情,与知识青年同时也是我党革命干部张立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出坚贞的革命友谊,两情相悦之下结为革命伉俪。
婚后夫妻恩爱,很快诞下爱情的结晶,一子一女龙凤呈祥。
时间来到1943年,抗战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日寇对根据地施行三光政策,寸草不留,革命形势变得岌岌可危,我党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将革命队伍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张立同志抱着不足满月的儿子行动迟缓,身体孱弱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她咬紧牙关、宁死不屈,儿子从她的怀中被抢走丢进锅中煮沸,自己则被敌人刺穿左乳英勇牺牲。
敌人撤退后,余光文携女儿看到惨死的妻儿悲从中来,发誓为家人复仇,荡平日寇,还我河山,这既是国仇也是家恨。
自此他在对敌作战中舍生忘死、英勇冲锋,在战场上数次立功。在他的感召下,战士们同仇敌骇,打得日伪军闻风丧胆,余光文化悲愤为力量,将仇恨化作一颗颗愤怒的子弹,射向一切敢于侵犯中国之敌,堪称民族的脊梁。
为抗战全面胜利立下赫赫战功的余光文,全身亦是伤痕累累,直到去世身体中还留有当年敌寇的子弹,这既是战时留下的旧伤又是英雄的军功章。
大仇得报,中国光复,余光文光明磊落,心中再无遗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