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泽平团队
核心观点
7月社融、M2小幅回升,M1继续创新低,新增人民币贷款创新低,央行降息、政府发债有一定支撑作用,但融资需求仍然疲软。
当前经济特征值得重视,居民储蓄高增、贷款需求疲弱、物价和资产价格较为低迷、实际利率仍高、总需求不足,与日本90年代“资产负债表衰退”有一定相似性。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在极端情况下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受损,微观主体的目标函数会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债务最小化,厌恶风险、抵触债务,即使有收益和现金流也会在第一时间还债。尽管这一决策在微观上是理性的,但在宏观层面会产生“合成谬误”,融资需求消失、信贷萎缩、产出下降,恶性循环。
资产负债表衰退与周期性衰退不同,常规政策难以见效,需要大规模刺激计划。由于债务最小化、融资需求不足,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化不敏感,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结构性改革虽然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但短期难以生效,而且供给侧改革不能取代需求侧刺激;财政政策可直接提振需求,是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主要拉力。
当前是政策出台和落地的重要时间窗口,要抓住“金九银十”窗口加大财政扩张力度。上半年基本靠出口和制造业投资,下半年外需回落,稳增长压力较大,需要出台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弥补市场主体的融资缺口,将储蓄重新转化为投资,推动温和通胀,提振资产价格,打通经济运行循环。
建议推出以新基建领衔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短期扩大需求,长期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同时,附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休养生息;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政府投资是最佳选择,新基建包括人工智能、车路云一体化、充电桩、换电站、芯片半导体等相关基础设施,属公共产品,外溢性强,这也是我们过去20年超前布局基础设施的成功经验。
正文
1、2024年7月金融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社融多增。7月存量社融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月增长0.1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708亿元,同比多增2342亿元,结构上主要靠企业债、政府债支撑。
2)信贷整体表现不佳,企业信贷少增,居民信贷多减,非银贷款高增。7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8.7%,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少增,其中短贷多减、中长贷少增,票据融资多增,反映融资质量不佳。居民端多减,短贷多减,中长贷小幅多增。
3)M2小幅提升,M1持续创新低,M2与M1剪刀差持续走扩。M2增速6.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M1增速-6.6%,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7月存款利率下调,存款“脱媒”对货币增长形成较大拖累。
4)展望未来,财政政策“新基建”带动经济复苏。上半年基本靠出口和制造业投资,下半年外需回落,稳增长压力较大。7月央行降息、专项债加快发行、3000亿设备更新改造和以旧换新资金落地,效果待观察。建议推出以新基建领衔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结构性改革相比,财政政策有直接带动需求、起效快的优势。
新基建短期扩大需求,长期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短期发力新基建,长期结构性改革,放松管制,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发展新经济、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中国经济潜力大,相信经过一系列务实有力的措施,定能推向复苏。
2、社融同比多增,政府债、企业债是主要支撑
7月存量社融规模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708亿元,较同期多增2342亿元。受季节性因素、降息、政府债发行提速等影响,社融增速小幅回暖。但社融增速仍处低位,信贷需求比较低迷。
结构上,企业债、政府债是主要支撑。
1)表内信贷多减。7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767万亿元,创历史新低,同比多减1131亿元。
2)表外融资少减。7月表外融资减少755亿元,同比少减970亿元。其中,未贴现票据减少1075亿元,同比少减888亿元。结合表内票据多增判断,银行以票冲贷需求旺盛,导致表外票据减少。7月信托贷款减少25亿元,同比多减256亿元;7月新增委托贷款增加346亿元,同比多增338亿元。
3)政府债券多增。7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6911亿元,同比多增2802亿元。近期政府专项债发行逐步提速,截至8月13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达50%,较6月底提升12个百分点。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专项债发行,预计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将迎来发行高峰,并成为下半年社融的主要支撑。
4)直接融资多增。直接融资增加2259亿元,同比多增18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028亿元,同比多增738亿元。7月信用债净融资规模提高,主要受债券利率走低提振,产业债发行需求较高,城投债净融资额持续低迷。7月新增股票融资231亿元,同比少增555亿元,在IPO放缓、交易量萎缩的背景下延续低迷。
3、信贷整体表现不佳,企业融资需求不振,居民端贷款结构有所改善
7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8.7%,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机构口径与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差值较大,主因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多增,或与维稳股市救市资金有关。
企业贷款少增,其中短贷多减,中长贷少增,票据融资多增,信贷结构不佳。7月新增企业贷款1300亿元,同比少增1078亿元。其中,企业短贷减少5500亿元,同比多减1715亿元,与季节性因素有关。票据融资增加5586亿元,同比多增1989亿元,7月下旬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持续走低,反映实体融资需求疲软,银行以票冲贷现象突出。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1300亿元,同比少增1412亿元。7月份制造业PMI为49.4%,继续处于收缩区间,反映企业内生融资需求不足,有待进一步提振。
居民贷款多减,短贷多减,中长贷小幅多增。7月居民贷款减少2100亿元,同比多减93亿元。短期贷款减少2156亿元,同比多减821元,7月汽车销量172万辆,同比下降2.8%,耐用品消费表现较为一般。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100亿元,同比多增772亿元。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面积同比分别为和-8.0%和-16.9%,跌幅相较于6月有所收窄。7月LPR下调后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未来仍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加大住房银行收储力度。
4、M2小幅提升,M1同比创新低,M2与M1剪刀差进一步走扩
7月M2同比增速6.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从结构来看,1)企业存款减少1.78万亿元,同比多减2500亿元。居民存款减少3300亿元,同比少减4793亿元。企业和居民存款均减少,一方面,7月是季初企业缴税大月,企业和居民存款向政府转移,符合季节性特征;另一方面,受7月存款利率下调影响,居民存款向理财转移情况加剧。2)财政存款增加6453亿元,同比少增2625亿元。7月政府债发行节奏偏慢,季初财政支出较低,财政存款呈现少增趋势。3)非银存款增加7500亿元,同比多增3370亿元。存款“脱媒”背景下,叠加7月作为理财增长的传统大月,7月理财规模上升至1.5万亿元的较高水平,非银存款呈现多增。
7月M1同比增速-6.6%,较上月下降1.6%,继续创新低。金融“挤水分”、整顿存款“手工补息”影响仍存在。M2与M1剪刀差进一步走扩至12.9%,达今年以来最高值。反映企业投资经营活动不足,实体经济活力不振,资金活化程度低。
添加助理领取专属研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