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收官阶段,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已经团团包围了“土木系”老本第十二兵团,这个兵团下辖第10军、第14军、第18军、第85军和一个快速纵队。巧合的是,其中有两名军事主官都是江西人氏,分别是兵团司令官黄维中将和第14军军长熊绶春中将。黄维其人读者们比较熟悉,本文重点介绍黄埔三期的熊绶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是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而熊绶春是江西南昌人,1926年黄埔军校毕业后被选派日本留学,回国后最初在德械第87师任职,抗日战争时期转入黔军系统的第103师,历任副师长、师长等职。第103师师长一度为何应钦的侄子何绍周,黄埔一期生,因此该师被逐渐中央化,编入江防军作战序列。熊绶春1939年到职后,曾经指挥部队参加反攻宜昌战役,并多次袭扰鄂西日军,虽无大的建树,倒也稳步晋升,抗战胜利前已任第14军副军长。

解放战争初期第14军缩编为“整编第10师”,由“土木系”骨干将领罗广文任师长,熊绶春任副师长,1948年2月转正为师长,当年9月恢复第14军番号改称军长,编入黄维兵团参加淮海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原野战军对双堆集发起总攻前,陈赓将军给第十二兵团第14军军长熊授春写了封亲笔信,希望他放下武器不要做无谓抵抗,因为黄埔一期的陈赓在留校任教时期,曾经是熊授春(黄埔三期)的区队长,应该算有“师生之谊”。并且此时第14军只剩几千人马,所控制的阵地也只剩下一个村庄,已经大势已去。

作为老乡和同派系将领,黄维对师弟熊绶春还是比较照顾的,在双堆集被围的初期,尽量把空投的粮弹多分给第14军一些。但到了最后关头,整个兵团所能掌握的区域和物资十分有限,黄司令官也顾不上熊军长了,所以接到陈赓来信之后,熊绶春思想斗争非常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义是算不上了,投诚呢又担心自己在后方的妻儿被迫害,面对死局,熊绶春一度心理崩溃,根据第18军军长杨伯涛的回忆:“熊坐在掩蔽部几次掩面而泣,悲不能抑”。他确实曾召集几名骨干军官密议与解放军接洽,但被狡猾的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察觉,亲自给第14军各部队长下达继续抵抗的命令,熊绶春情知胡琏起了疑心,便放弃了阵前倒戈的念头。

陈赓将军原本是想通过电话与熊绶春直接对话,谁知电话线没有接通,于是派已经被俘的第14军参谋长梁岱送信,之后按兵不动等待熊授春的反应,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于是区队长和学员只能兵戎相见。当解放军冲到第14军军部附近时,熊绶春夺门而出试图逃跑,但只跑出几十米就被乱枪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结束后,陈赓派人四处寻找熊绶春的下落,得知已经阵亡后,安排警卫员在南坪集附近的土堆上给熊绶春修了个坟,还插上一块牌子:“第14军军长熊绶春之墓”,以便其家人将来战场寻尸。而他的同乡学长黄维,在乘坐坦克逃跑的路途中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