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张向荣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当我写完《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的时候,一个关于东汉的故事已经呼之欲出了。这里首先关乎好奇心:

王莽的新朝被东汉朝野所否定,为什么新朝关于儒家的遗产,却被东汉继承?

大家对东汉最熟悉的是开端的汉光武帝刘秀和他的开国群英,以及末尾的汉献帝时期的群雄逐鹿,中间150年的统治才是最具东汉气质的时代,为什么却相对较少被书写?

东汉最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忠臣孝子辈出,以致于"汉"的名号被后世反复提及,从刘备季汉到十六国的刘汉、成汉,如此强大的文化号召力,为何迎来的是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

三国风流人物,乡野皆知,可他们从何而来,怎么被培养,父祖做什么?

我这么驽钝都好奇,其他人就不好奇吗?

回溯学术研究,东汉一直是秦汉史里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最近几十年,因为出土文献和考古成果,东汉的学术研究有了空前的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东汉成为"显学",真正的主角在于简牍、碑刻和考古成果而非作为一个皇朝的"东汉"。检点对东汉的叙事,普罗大众的印象多半还停留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框架,尽管这一框架有其价值和意义,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刻板印象"。

所以,我要努力把东汉"掐头去尾"的一端历史详细书写出来,把那些陌生又重要的人名写下来,把儒家从西汉、新朝延续到东汉的气质体现出来。

于是我要扪心自问,东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上世纪有位日本历史学者,用一串形容词盛赞东汉的鼎盛时代:"成熟、优美、和平、稳健、繁荣"。

说一个朝代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已经是很高的赞美的,但对东汉这样一个缺乏存在感的朝代,不仅用了这些赞美,还称其为"成熟、优美",就不是一般性的肯定,而是代表着一种美好政治秩序的歌颂。东汉不仅美,而且善。

尽善尽美,是古代儒家政治哲学追求的至高之理,东汉这个缺乏"存在感"的朝代当得起这样的荣耀吗?这恰恰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东汉的气质。东汉,是"秦制"的秦汉帝国被王莽的"儒教"新朝改造、杂糅形成的"新汉朝"或"第二汉朝"。

东汉,在经学家的眼中是"经学昌明时代"。通过汉章帝召开的白虎观会议,经学成为了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高高在上,备受推崇,成为事实上的"国宪";

东汉,确立了士大夫的价值观。当时的官僚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一个士大夫要入仕,地方的声誉、宗族的依托、儒学的修养非常重要,所以士大夫们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对家族的孝道大于对皇帝的忠诚,在地方上的声名高于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东汉,也赋予普罗大众以日常生活的安定。尽管直到宋代,普罗大众才渐渐具有实践儒家伦理的主体性。但在东汉,不识字的民众也潜移默化接受了儒家的影响,只是,这种朴素的孝道、忠义和当时弥漫着的道教的、迷信的、鬼神的日常生活纠缠在一起,他们几世同堂、聚族而居,在和平年代成为地方稳定的安全阀,但在乱世则成为不可小觑的地方实力派。

总之,尽管在不同阶层身上的影响各有不同,儒学总体上渗透了汉家的日常生活、社会观念、地方秩序、人才选举等。后汉的中兴不是前汉的简单延续,而是发生了质变,是一种"旧邦新命"。

这就是东汉。

关于东汉的书现在已经不少了,但普通读者对东汉依然感到陌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太过注重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概括东汉历史。例如中学教科书描述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与之类似的历史叙事很多。我认为,理解东汉当然需要这类简单的、框架性的概括,但要让读者记住这段历史,主要还是应具体描写这段历史中的具体人物。

因为,第一,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不是规律、框架、理论的历史,人是主角。理解东汉,当然需要理解这些看似生僻、陌生的人物,读者不熟悉,更是说明写的人还不够多。第二,我本身也是读者,也有阅读体验。第一次读史料、读小说、看话剧,也会记不住所有的人物。特别是我有段时间读外国皇朝的历史,几百年的家族纷争,皇帝和教宗、国王和公爵,王子和公主们打来打去,又是联姻又是继承,祖父和孙子同名,再加上陌生的地名,根本记不住。但我看的津津有味。大众阅读的体验就是如此,我写下东汉的几百个人物,可能读者会觉得记不住,没有关系,读过、有体验,就够了。我作为作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考证这些人物的行迹,确保真实。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我用了一个"一天"的框架。

楔子里的光武帝父子,既吸取了王莽的教训,也初步继承了王莽的遗产。但还没有为东汉的长治久安确立原则,还没有将刘氏的家天下推广到公天下的层次。就像略有寒意的清晨和生机勃勃的上午。

正午,是刘秀的孙子汉章帝,东汉第一个儒家皇帝,他最终确立了将刘氏家族的统治和儒家普世价值融合一体的制度,也就是"化家为国",实现了东汉皇帝集权统治和儒家教化治理的平衡,我在书中使用了一个名词——"秦制—儒教"混合政制,是一个稳定、成熟的时代;

黄昏,是梁冀的出现,他破坏了东汉混合政制的平衡,他的傀儡汉桓帝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个梁冀,高度依仗权术,通过宦官来实现更严厉的中央集权,进一步破坏了这一平衡,东汉已经望见夕阳;

深夜,时汉灵帝即位,丢弃了儒家对天下的维系作用,"退国为家",丧失了"公天下"的理念,丢再加上两次党锢之祸,"秦制—儒教"政制的平衡被彻底破坏,天下入夜,直至深夜。

直到汉灵帝一死,士大夫杀光宦官。黎明似乎即将来临,当然,我们知道那是三国时代乃至大分裂时代的黎明了。因为,"秦制—儒教"的结构已经崩溃了,这比一家一姓的兴亡更本质,秦汉帝国就此崩溃,直到几百年后隋唐帝国兴起。

从东汉的盛衰可以看出,儒家经学既是东汉崩坏后迟迟难以统一的内在原因之一,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虽然分裂但蕴含着再度统一的文化基础。而这种辩证统一的张力,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向荣,文史作家,著有《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等。

作者:

文:张向荣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