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东抗日根据地,最先会想到谁?
不少人都会脱口而出——罗荣桓元帅。
“正月里来正月正,东进支队到山东”,事实上,罗帅是在1939年才率领115师从山西开进齐鲁大地。
早在115师到来之前,山东就已经有了人民抗日起义武装。
1936年河北省委向黎玉传达指令:“山东有好几年没有省委组织了,情况一点也不知道,到山东去恢复与重建山东省委组织,并由你担任省委书记。”
黎玉亲自领导了徂徕山起义,兼任起义部队政委。
到1939年,黎玉领导的山东纵队发展出了八个支队,活跃在鲁中、鲁南及胶东地区,兵力足有4万余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黎玉老家在山西,工作在唐山,初来“人生地不熟”且党组织遭到破坏的山东,黎玉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拉起一支队伍,与手下猛将如云不无关系。
黎玉手下主要有六位猛将,却只有一位活到了新中国成立,其中一个人的牺牲,让毛主席震怒无比。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1939年3月,山东抗日游击支队即“五军”政治部主任鲍辉,率队远赴延安抗大学习时,走到淄川太河镇时,遭遇了国民党秦启荣、王尚志部的“冷枪”。
鲍辉高喊道:“枪口不要对内,不要开枪!”
时值国共合作时期,鲍辉一行人的路线,国民党也是清楚的。
所以,他们就是有意对八路军发起攻击。
面对鲍辉的喊话,国民党顽但顽军毫不理会,继续射击,鲍辉右腿中弹负伤。
我军200余名干部、战士被俘。
被俘后的鲍辉终于认清了王尚志的真面目,知道自己中了顽军的圈套。
他痛斥顽军背信弃义,破坏抗战的罪恶行径。
顽军恼羞成怒,当夜在太河镇东门外将他秘密杀害。
这便是骇人听闻的“太和惨案”,又称“博山惨案”。
事后,《大众日报》发表题为《敌乎?友乎?》的社论,揭露太河惨案真相,强烈批驳“顽军”反革命罪行。
毛主席也在延安召开演讲,举出山东秦启荣制造太河惨案等事例,号召声讨卖国贼汪精卫,团结一切抗战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1943年秋天,我军攻打安丘县敌据点,恶贯满盈的秦启荣被我八路军当场击毙。
“五军”的政治部主任鲍辉,牺牲在了淄博淄川,而“五军”的司令马耀南则牺牲在了淄博市桓台县。
“上海炮火异常凶猛,全国己入血战状态。自顾尚在此安逸消闲,能不愧死!自即日起,当特别振奋,求有所报命国家,获取较大代价之牺牲,方不愧生世间!”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山东长山马耀南,投笔从戎,建立起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
省委书记黎玉,闻之大喜,马上派出“老红军”廖容标等人前去支援。
廖容标1929年加入红军,参加了数次反“围剿”、长征还有直罗镇战役。
抵达长山后,他以体育老师的身份潜伏下来。
在马耀南的提议下,长山“民众夜校”应运而生,他亲自担任校长。廖容标,主要负责讲军事课。
夜校学员,除了长山本地的,还有桓台、邹平、高青等临近几个县。
不过,马耀南、廖容标的夜校,却引起了国民党长山县长周某的怀疑。
马耀南回怼道:“现在国共合作,致力于全国共同抗战。不讲游击战,日本人来了怎么打?我们讲联合各界民众一致抗日,这不仅是共产党的统一战线,蒋委员长不是也号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有守土抗战之责’。”
周某哑口无言,只好忿忿地说:“你好自为之吧!”
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了长山城。
包括周某在内国民党仓皇而逃,马耀南、廖容标把师生拉到长山九区的卫固一带进行抗日,并打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的番号。
马耀南任“第五军”司令,廖容标任副司令。
廖容标表示,大家的抗日情绪都很高涨。
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吃饭,咱们队伍二三百人,没有给养;二是,武器,全队只有三支枪,赤手空拳难打鬼子。”
马耀南即拿出了他带来的三支手枪,一支给了廖容标。
接着,马耀南又拿出筹来的 500元大洋。他说:“先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饭一天不吃也不行。”
马耀南亲自出面,召集当地20余乡绅、商家和大户开会。
马耀南号召道:“国难当头,抗战救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
原长山县政府所属的武装大队,与南逃的县政府失去联系,为求生存也投奔了黑铁山。
马耀南和姚仲明从团结各界人士联合抗战出发,当即表示欢迎。
这样一来,五军编了三个中队,队伍近400人。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齐心打日本,保卫老百姓。”
所谓“一马三司令”,指的就是五军司令马耀南、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天民、五军第七支队司令员马晓云。
他们三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马耀南率领五军不断打击桓台、淄川、高青、周村、张店等地的日军据地,还在1938年收复了邹平城。
1939年日军纠集5000余人,合围马耀南的五军。
我军上下同仇敌忾,顽强反击日军,并多次同日寇进行英勇悲壮的肉搏战。
最后,毙伤日军井口司令以下日伪军共 800 余人,随之撤出战斗。
当年7月21日,部队转移到桓台县牛旺庄,又遭日寇三面包围。
马耀南身负重伤落马,爬行到一墙脚,用手枪击毙数名日军。
当一日军企图用刺刀杀害马司令时,马司令用最后一颗子弹把那敌人的手臂打断,并拖倒敌人用手枪击破敌人的脑壳,自己也因流血过多而壮烈殉国,年仅37岁。
理琪与马耀南一样,都是山东纵队下属的支队司令。
理琪在攻克牟平,回师雷神庙的途中,他不幸遭日军包围牺牲,年仅30岁。
烈士的遗言:“我不行了,重担就放在你们肩上”
“腊月里,雪花飞,省委号召组织游击队;来到徂徕山,创建四支队。洪涛是司令,黎玉是政委,集合了抗日的新一辈。”
这首民谣,至今仍在泰山脚下传诵。
洪涛,原名洪裕良,早在一九二六年初,就参加了党员吴先民在横峰县组织起“青板桥农民协会”。
红军时期,他跟随罗炳辉将军,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10月,中央将洪涛派往山东。
他一身商人打扮来到济南,与山东省委接上关系,并为省委委员。
12 月 28 日,也就是济南失陷的第二天,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泰安以南 30 多里的徂徕山发动武装起义。
徂徕山起义后,洪涛率部进军莱芜县城。
洪涛躺在担架上,听取前方的战况报告莱芜反顽战斗胜利了,但洪涛身上几处枪伤和肺伤急剧恶化,指战员们用担架抬着他由范家山向徂徕山转移。
1938年5月25日日,奄奄一息的洪涛交代道:“我不行了,重担就放在你们肩上。”
话还没等说完,只有26岁的洪涛,就闭上了眼睛。
洪涛与鲍辉一样,都牺牲在了国民党“顽军”手里。
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郑兴也是黎玉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牺牲既不是因为“顽军”,也并非日寇所为。
郑兴,原名郑汉卿,1885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博山五福峪村。
早年,闯关东时,就曾跟日本关东军殊死搏斗。
十月革命胜利后,郑兴从东北回到博山老家。
1937 年底,日寇占领博山。博山工委领导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方面军”,郑兴出任参谋长。
不久后,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任参谋长。
郑兴率领队伍,广泛活跃在淄川、博山、莱芜、青州一带。
某次,郑兴到博山区池上镇公办时,因天黑路滑,加之年龄较大,不慎踏滑,滚入山沟摔成重伤,因无法行动,此后便在家中养伤。
直到1940 年 4 月,郑兴才重返工作岗位。
由于各种原因,交涉的工作人员与郑兴发生误会,郑兴不幸中弹身亡。
1979年,郑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黎玉麾下的六位猛将,只有跟着马耀南参与了黑铁山起义的廖容标,见证了新中国成立。
廖容标出任山东纵队第1旅副旅长、第4旅旅长,第4旅旅长兼泰山军分区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区专员等职,参与领导了创建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廖容标一直率队驰骋在鲁中大地,还参与了济南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廖容标担任华东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
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廖容标当过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9年5月2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7岁。
参考文献:
【红色太河】“太河惨案”始末
英名与徂徕山并存—洪涛烈士生平事迹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朱宏启.抗日英烈郑兴[J].党史纵横,2017,(11):42.
金冲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J].抗日战争研究,2017,(01):5-48+159.
徐明远.书生司令马耀南[J].炎黄春秋,2005,(07):57-6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