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7日,著名作家刘慈欣做客2024南国书香节,与知名少儿科幻作家超侠,科幻出版、研究专家徐世新、王卫英,科幻阅读推广人陈柳岐开展科幻对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我不知道有科学幻想的概念,但其实50年代就有从苏联、西方等传进来的科幻小说。我在70年代看的是从50年代流入到70年代的繁体字的科幻小说。”谈及科幻阅读启蒙,刘慈欣回忆,他最早看的科幻作品是凡尔纳的《地心游记》,那时候的他还没有科学幻想的概念,而这本书又特别地写实,让他一度以为书里描述的情节都是真实的,直到父亲告诉他这是科学的想象。“这让我对这种科幻的想象力感到很震惊,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成了一个很坚定的科幻迷。”刘慈欣说。

“80年代初,西方的科幻小说陆陆续续地翻译进国内。”刘慈欣进一步分享说,对他创作影响很大的是英国的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另外是奥威尔写的《1984》。“奥威尔让我看到科幻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反映现实,而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则是以遥远的想象力书写超现实的世界。”

“我以前说过,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克拉克拙劣的模仿。现在我在创作的时候想尽可能去远离他一点,尽量和他拉开一些距离。所以说他对我的影响是真正的影响,一种想离开他都离不开的影响。”刘慈欣说。

超侠认为,科幻是一个很包容的文类,科幻可以加武侠、侦探、悬疑等,《三体》小说中甚至还有科幻诗歌。“写诗歌与写科幻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跳跃感。因此,如果要写科幻,我们不仅要看科幻小说,还要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从而产生、积累不同的想象。”

谈及科幻阅读的价值,科幻出版、研究专家徐世新表示,科幻小说或科幻文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奇特的科学架构下进行丰富的想象,既有科学的风采又有文学的魅力,能够培养年轻人的想象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这一点文学小说无法比拟。

刘慈欣表示,不应当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待科幻阅读,“它不是一件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假如宇宙就是一座城市,太阳系就是一座建筑物,人类就住在建筑物地下室的储物空间里。我们生活的时空是很狭窄的,科学告诉我们外面有什么存在,告诉我们有更大的世界,但我们一辈子也去不了这个世界,只能通过想象去描述这个世界。我认为这个就是促使我们进行科幻阅读的原因。我们狭窄的人生,肯定要去想象更广阔的世界。”刘慈欣说。

谈及科幻小说的地区差异性,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在不同国家与不同地区的共同之处远大于差异之处。“科幻小说往往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描述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挑战。相反,特别有文化差异的科幻小说,往往不太能够流行开来。科幻创作有一个潜意识,人类是一个整体,科幻并不注重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的背景,在科幻里面人类就是一个整体。”他说。

谈及如何写好科幻小说,刘慈欣首先认为要调整思维方式,构建科幻的世界观和科幻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对生活外更广阔的世界和事物感兴趣,对未知的领域和未来的可能性感兴趣,不要沉浸于小世界的自我表达。”刘慈欣认为,科幻反映的主题是更广阔而长远的,“要想写好科幻小说,就要对更广阔的世界保有好奇心和追求的愿望。”另外,刘慈欣不赞成把科幻小说所承担的功能拔高,它只是一个大众文学题材而已,“作家的使命是写出一本很好看的小说,一本好的小说会对人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优秀的作品也能够塑造人的思想,提升人的创新能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实习生 何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