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武来自“武昌”,风雷激荡在这座1700多年的军事要塞;汉来自“汉江”,中华民族的血脉从这里源远流长。

千年时光润养着这方文武之地,孕育出如今繁盛的桃李。

每年,数百万学子向着武汉的83所高校,跨越山河奔涌而来。在另一个时空复现着毛主席的那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大学之城

1889年深秋,从广州行驶了一个月的轮船终于靠岸武昌,下船的人行色匆匆,有个人却站在汉阳门码头,久久注视着这片土地,胸中回荡的满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人正是奉命赴任两湖总督的张之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张之洞

秉持“中体西用”思想,他大力兴办教育,陆续在武昌开办了以两湖书院为代表的大量新式学堂。其中就有如今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以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

及至1907年张之洞离任时,短短19年,湖北的新式学堂已从唯一一所增加到1512所,位居全国最前列。

种子种下,希望发芽。新式教育做基石,晚清崛起了一座近现代化工业之城。而百年的积淀,也在潜移默化中把教育融进了武汉的城市基因里

交通,是武汉的另一个城市基因。这里的交通,既是京广与江汉交汇的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天地交而万物通”。

在武汉生活多年的易中天对此形容,“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武汉,四通八达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无怪乎武汉被称为我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它的每一次跳动,都震颤着祖国的脉搏。

高校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加速器,由此理所应当地落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就是因此而来。

它合并组建的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均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国家建设急需人才的现实,而在武汉设立的。

百年办学与时代发展相交于武汉,让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

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校名单中,武汉以83所高校位居全国高校数量第三,仅次于北京、广州,如果以本科数量计算,武汉则位居第二。

这83所高校中,包含2所985—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7所211、“双一流”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一众实力强劲的地方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之城”不只是数量,更在质量。

主动出击

2018年春天,离公布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仅过半年,武汉发布了一份《关于支持在汉高校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武汉支持“双一流”建设

“大学之城”是王冠,也是压力。怎样才能让如此庞大的高校最大化地释放能量?武汉有自己的解答。

《意见》从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办学环境和发展保障机制5个方面,提出了14条具体措施。

具体到何种程度呢?比如《意见》中明确,支持空天信息、光电科学、生物安全与技术等湖北实验室建设,加快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又比如,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用地;要围绕大学,打造环东湖创新经济带、环南湖创新经济带、环黄家湖创新经济带;同时要统筹财力、资源给予高校“双一流”建设经费支持……

6年后的今天,《意见》中的诸多文字已经落地为现实。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的珞珈实验室、光谷实验室和洪山实验室顺利揭牌,成为空天科技、光电科学、生物育种等相关领域的重要支撑;

华科大牵头建设的“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评审,成为学校承担完成的第二个国家大科学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通过验收

华科大、武理工在武汉军山新城的新校区建设,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下个月,两个新校区将双双迎来首批学生;

至于经费,湖北省和武汉等市共同设立了“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在5年建设周期内经费投入总额要不少于150亿元。据武汉大学公布的《"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透露,武汉市每年要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4亿元的资金支持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武汉又一次发布了一份《支持市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武汉支持市属高校发展

其中提到,要启动建设新型高水平应用型网络安全大学,支持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完成武汉商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新校区建设……

也许,下一个6年,这份文件也会成为现实。

留下百万大学生

2017年寒冬,刚刚履新武汉市委书记的陈一新,面前横亘着一道难题。

长久以来,武汉都因绝对的高校数量,拥有超百万的大学生。以最新公布的2023年各地数据来看,武汉拥有137万在校大学生(含本专科生、研究生),位居全国第三。这是最为珍贵的人才资源。

但走出热闹的大学校门,武汉却始终难以停住大学生离去的脚步。

从2007年开始,武汉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就逐年递减,2012年更是跌破40%,是5年来的最低水平。2015年蚂蚁金服的一项《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在前五大热门的跨省远距离迁移路线中,就有三条从武汉出发,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武汉到广州(第五)

“大学生是创新创造能力最强的一批人,把这批人留下来了,武汉的城市活力就会越来越强,武汉就会真正发展起来。”陈一新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此他决定要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如何留下?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分析道,“大部分人才更多看重发展空间,以往包括武汉在内的很多中西部城市经济不活跃,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他们在意的是动态的职业机遇,而不是相对静态的薪资水平。”

围绕高校发展产业,成为一条突围之路。

如今,武汉已经打破传统行业,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10个产教融合重点行业,建立起高新产业体系。

环绕华中科技大学的东湖高新区,被誉为中国光谷,这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已超50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光谷广场

而武汉也先后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连续6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今年,武汉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40万人,截至6月已实现大学生留汉12.5万人,近三年留下高校毕业生96.8万人

武汉,早已兑现了留下百万大学生的承诺。

百万的新鲜血液注定会改变着武汉,但武汉正期待着这种改变,就如同它的城市形象口号那样——“大武汉,每天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