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粤版图书的市场表现、读者反馈、成果荣誉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南国书香节正火热开展,正值爱书人的节日,我们从众多粤版图书中挑选出了四本好书,并邀请学者、专家荐语。开卷有益,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荐语《广州历史地理》:

广州有感情的人都应看看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海洋城市历经三千年不淹不淤,中间有什么历史地理成因?初版于1991年的《广州历史地理》今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该书是第一部研究广州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深入分析论述了广州历史时期地形、气候、河道的演变,以及广州古城选址及拓展、港口更替、历代风景区的开辟等。作者曾昭璇(1921-2007)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也是国内外知名的地图学专家,书中收录了他考证后绘制的大量广州古城的地图,这也是本书在地理历史类的书籍中最为突出的特色。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

这是我研究广州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广州历史地理》放在我的案头三十多年,一直是我研究岭南文献、广州文化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曾先生精熟广东、广州的历史地理,这本书是系统的现代式的研究成果,引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梳理广州的地理环境,如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我尤为关注;论及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城的历史变化,读起来更醰醰有味。曾先生在本书最后有一些设想,对广州的城市建设也有参考价值。我相信,每个对广州有感情,有兴趣去了解和研究的人,包括学者、广州市城市建设者,都应该看看这本书,了解广州的历史地理,加深对广州的认识与亲和感。

《“南海Ⅰ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

这艘沉船凝结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荣获“广东省出版集团2023年度好书奖”。作者是“南海I号”考古项目领队之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峻。本书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为专题,揭开了中国水下考古由“南海I号”发现而发端,打捞、考古完成而领先世界的整个过程,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造船史、航海史、物产史、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等最新研究成果,是研究“宋代海丝贸易”“中国水下考古”最为权威和详实的著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

讲好海丝故事,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南海I号”沉船考古催生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见证了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部发展历程,实施了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技术,并在迁移式保护和考古、展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围绕该沉船的考古、文物保护,进而拓展到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商品、人文交流梳理介绍,让公众更全面了解认知船货、沉船、港口、航线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能够弥补该类著作中专业书籍众多而科普图书稀少、依靠文献研究众多而依靠考古资料探索稀少的缺憾,对于讲好海丝故事、传承丝路精神,以及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魏峻教授主持“南海I号”考古工作前后长达十年,也撰写过文物考古科普方面的图书与文章,因此该书具有真实性、科学性、教育性、故事性与可读性。该书通过发现篇、打捞篇、考古篇、货物篇、海贸篇,环环相扣,视野从微观走向宏观,从中国走向世界,通过实物资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蒲蛰龙传》:

追忆“中国生物防治奠基人”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今年7月由岭南古籍出版社出版,详细记录了蒲蛰龙一生的事迹,作者麦淑萍年少时向蒲蛰龙提出要给他写传记,却没想到花了三十年才完成。麦淑萍通过整理数十年潜心搜集有关蒲蛰龙的手稿、信件、照片等珍贵材料,走访蒲蛰龙生前同事、同学、学生及亲友,以翔实的材料描绘了他的科研生涯和心路历程,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一位爱国爱民、治学严谨、敢为人先的中国生物防治奠基人的人生轨迹。

蒲蛰龙院士学生、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原所长庞义:

知遇恩师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蒲先生德高望重,是我最尊敬的导师和学术引路人,我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能跟随蒲先生做学问。蒲先生怀着科教兴国的梦想,从小立志昆虫学研究,成为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尤其在害虫生物防治领域,贡献最大。蒲先生倡导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生态防虫”的原理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先行者。蒲先生鼓励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不惧艰难,要做到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蒲先生把他的一生无私奉献给祖国的科教事业,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无限怀念他。

《弃犬历险记》:

AI与文学的交会,情感与科技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弃犬历险记》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是资深出版人、媒体人、作家丘克军融入长期的生活积累与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历时3年创作的一部近14万字的作品。这部小说可谓中国版的“忠犬八公”,深情地讲述了“我”与一只被弃的小花犬阿花“一起奔跑,命运与共”、顽强奋斗的故事,将十数年来山乡人情风貌的变化一一呈现。作品将“奋斗改变命运”的人生隐喻镶嵌于社会变迁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文字真挚平实,兼具质朴和浪漫的特点。在书中的《尾声:弃犬复活记》巧妙地通过“弃犬数字化智能化复活”透露出前沿、丰富、积极的人工智能信号,打开了科幻与现实、碳基智能与硅基智能等无限的想象空间。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原局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古伟中:

AI机器人无法完全替代情感交流与陪伴

作为一部长篇,《弃犬历险记》故事设计跌宕起伏、悬念迭出,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读之令人拍案。尾声《弃犬复活记》留下的悬念更是出人意料。小说呈现的是,阿花被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复活”了,作者通过对狗的习惯性动作的细节描述,让“复活”的阿花更加活灵活现。作者以其对现代科技的学习力,以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抹上科技之色,更添时代之色,满足了读者不愿看到有灵性的阿花消亡的期许,同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时代之问。

本书不直接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但我们可以从主题和情节中,特别是别出心裁的尾声中引申出一些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启示。比如,情感与陪伴的重要性。小说强调了动物与人类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特别是阿花与“我”之间不离不弃的感情连接。这启示我们:AI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尽管它可以模拟人类的很多情感行为,但真正的情感交流和陪伴是无法完全替代的。

其次,伦理与责任是人工智能发展绕不过去的重要问题。阿花的故事体现出人类对动物的责任和伦理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智能机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对“阿花们”负责,包括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符合伦理标准和社会法律秩序。

最后,小说启示我们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多样性。小说中描绘的乡村与城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织,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AI时代,我们也需要保持社会的多样性,鼓励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融合,朝着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未来社会的目标前进。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期许一个更美好的现代文明社会——数字文明社会的到来。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