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面下50公分,4平米的大土窖,顶上盖个毛毡子,狭小阴暗。

这是一个19岁少女的婚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正好之时,花容月貌的她,被父亲嫁进了贫瘠的沙漠。

本就不同意“包办婚姻”的她,在看到眼前的“土窝”后,彻底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愤怒、委屈、痛苦全部涌上心头,她嚎啕大哭,想要逃离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最终,她还是认命般留了下来。

不过她不甘心就这样在荒漠蹉跎一生,于是用了15年的时间,让自己活成了享誉世界的传奇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迫嫁到沙漠白家

1966年,殷玉珍出生在陕西靖边县的一个小村庄,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四。

孩子多了,父亲肩上的担子也不轻,除了干农活之外,还养了一些羊补贴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这份额外的收入,殷玉珍一家虽不富裕,但孩子们也从未饿过肚子。

父亲放羊要路过毛乌素沙漠,这里住着一家姓白的人家,经常留殷父歇歇脚,给口水。一来二去,殷父和白父互相熟悉,就结成了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白家儿子白万祥老实憨厚,又知晓白父为儿子的婚事发愁,殷玉珍的父亲思量再三,决定将她嫁给白万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殷玉珍知道后,十分抗拒,还大哭了一场。在兄弟姐妹中,她长得最为俊俏,而且心灵手巧,不仅会做衣服,还烧的一手好菜,是真正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平日里,不少小伙子都围在殷玉珍家门口转悠,都想得到这个“村中一枝花”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殷玉珍愿不愿意,父亲都铁了心将她送去沙漠。

一个木柜,几件衣服是殷玉珍所有的嫁妆,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1985年,殷玉珍坐着一架毛驴车,走向了贫瘠的大沙漠,来到了内蒙古一个叫井背塘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来之前经过多次心理建设,可当殷玉珍真正嫁过来之后,彻底绝望了。

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就是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的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窖大概4㎡,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进去时需要低着头、猫着腰,睡觉时更是要蜷缩身体,腿根本伸不直。

地窖里没有床,只摆放着一个个瓷罐子,听丈夫说里面放的是粮食和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殷玉珍知道,沙漠里哪有什么像样的粮食,沙蓬子、沙米就是最好的东西,吃的时候还要边吃边挑沙。

水也是稀缺物资,一罐子水里面保准也有半罐子沙。虽不是千金小姐出身,但殷玉珍也从想过日子能这么苦,她第一次生出了去死、逃婚等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不了婚,就活出精彩

19岁是一个少女最青春靓丽的年华,殷玉珍却要在茫茫黄沙中度过余生,她对未来失去了全部希望,变得沮丧消沉。

新婚之夜,在狭小的地窖中,她只顾着哭,对丈夫的示好不为所动。白万祥也知道委屈了殷玉珍,任由她取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殷玉珍觉得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就想办法逃避。一天,她带着毛驴逃了婚,想要在家门口的大机井里一死了之,可最终还是放不下亲人。

没了轻生的念头,殷玉珍回到了沙漠深处,老实的丈夫没有责怪,反而嘘寒问暖,殷玉珍心软了,决定和丈夫好好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沙漠中生活,最大的挑战就是风沙袭击。一次,殷玉珍和丈夫醒来,发现地窖门怎么也推不开,才知道被风沙堵住了。

为了逃命,两人拼命挖沙,费尽力气后,才将封死的屋门打开,死里逃生后,殷玉珍对风沙又怕又恨,第一次产生了想要对抗风沙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了的日子里,殷玉珍时不时就会被风沙困扰。让她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风沙打翻了锅灶。

那次,殷玉珍看丈夫干活辛苦,就费尽心思弄来了一点玉米碎,没有米,这就是最金贵的东西。她喜滋滋的熬了一锅粥,准备犒劳一下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还没等吃,锅灶就被风吹翻了,吃的没了,还将殷玉珍的脚烫出了一个大泡。

这把殷玉珍气坏了,一次次被风沙侵袭,她早憋了满腔怒火,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沙漠中,唯一的办法就是绿化,于是殷玉珍决定在家周围种上树,最起码能先带来一片阴凉。

“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打定主意后,殷玉珍忍痛将家里那只瘸腿的母羊和刚产下的羊羔卖了,这是夫妻俩最值钱的东西,换回了600多棵树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殷玉珍和丈夫将第一批树苗栽种下去。可惜沙漠干旱又风大,600多棵树,只有10多棵活了下来。

尽管这样,也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她和丈夫更加努力,外出打工时,也只要树苗不要钱,就是和沙漠杠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沙漠生出了一棵棵绿苗,伴随着树木的长大。

殷玉珍的儿子也出生了,她更有干劲了,为了孩子以后不受风沙苦,她也要种树治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沙种树15载

沙漠中,最难忍受的不是恶劣天气,而是被风沙席卷后,内心的寂寞孤独。

一次,殷玉珍出门闲逛,在黄沙中发现了一串十分清晰的脚印,她立刻惊喜的大喊:“有人吗,有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回应她的,除了风沙的呜咽声,再无其他,殷玉珍失望极了。

但突然,她像想到什么似的快速跑回了家,回来后手里拿了一个铁盆。然后小心翼翼地扣住那串脚印,每天都要来看上一次,这串脚印,陪她度过了很多寂寞难熬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那串脚印,让殷玉珍升起了希望,她期望着未来,只要自己治理好沙漠,一定会有很多百姓愿意搬过来。

在很长时间里,殷玉珍和丈夫除了吃饭,就是在种树的道路上。刚种的树苗被风沙掩埋,殷玉珍哭一嗓子继续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苗缺水难以存活,殷玉珍就和丈夫挖一条千米水渠,为此,殷玉珍挺着大肚子干活,还遭遇了早产危机。

为了种树,两人经常连轴转,瘦的皮包骨头,风沙一吹就好像能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两人就是一点点坚持了下来,1989年,两人更是翻山越岭,运回了5万棵别人不要的树苗,种在了沙漠里。

年复一年,殷玉珍和丈夫也摸索了一套方法,用灌木挡风沙,蓄水保墒,层层设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人的努里下,沙漠出现了三万亩的绿荫,可谓是一个奇迹。

1999年,两人种树的事传了出去,很多人知道了殷玉珍这个“沙漠女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佩服的同时,也都伸出了援手,当地政府也大力扶持。夫妻俩的治沙种树事业快速发展,沙漠绿洲有了七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殷玉珍的事迹,带动了很多人种树治沙。

15年的时间,殷玉珍和丈夫种树超过30万棵,将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王国,实现了愿望,创造了奇迹,她也成为了“治沙传奇”。

她也因此获得了“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时代楷模”等称号,由国家直接授予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现在的殷玉珍,儿孙绕膝,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但她始终不忘初心,依旧奋斗在治沙一线。有殷玉珍的带领,不少人都加入了治沙种树行列,他们有信心,让沙漠变得更加碧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外国人,看了殷玉珍的事迹,也忍不住每年去往毛乌素沙漠种下一棵树苗,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贫瘠的沙漠埋葬希望,但殷玉珍用手让它萌芽,那万顷碧绿摇曳生姿,映衬出最美的治沙英雄模样,致敬每个平凡的人,致敬他们不平凡的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