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就要迎来24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处暑,这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作为夏季与秋季交替的重要节点,不仅承载着自然界温度变化的微妙信息,更预示着农事活动的繁忙与收获的希望。

在民间就流传着“早处暑冷嗖嗖,晚处暑热得哭”的说法,那么今年的处暑是早是晚呢?又有什么说法?一起来了解下吧!

处暑节气的简介

处暑,顾名思义,“处”即离去、终止的意思,而“暑”指的就是炎热,在过去民间有“三暑”的说法,分别是指小暑、大暑和处暑,这个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因此处暑就是指炎热即将结束,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的意思。当太阳行至黄经150度,我们迎来了处暑节气。它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而今年就是在8月22日交处暑节气。

虽名为“处暑”,但并不意味着酷热立即消散,而是表示暑气至此而止,逐渐减弱,凉爽的秋天正悄然临近。

这一时节,自然界的万物开始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展现出一种由盛转衰、由动趋静的过渡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处暑节气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到了处暑节气以后,雷暴活动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跃,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降雨也变少了,开始进入到秋高气爽的季节。

“早处暑冷嗖嗖,晚处暑热得哭”,是什么意思?

这句谚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处暑时间早晚对后续天气的影响。说的是处暑如果来得偏早,即比往年要早,那么处暑后很快就凉快了。而如果处暑来得晚的话,基本是处暑后,天气依然还很热。那如果判断处暑来得早还是晚呢?

在民间有两种说法,按照传统说法,若处暑在七月上旬或更早到来,被视为“早处暑”,预示着随后天气将迅速转凉,秋风送爽,人们能提前感受到秋日的清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若处暑落在七月中旬或更晚,则是“晚处暑”,这样的年份里,即便到了处暑时节,暑热仍可能持续,让人有“热得哭”之感。

这种说法就和“早秋凉飕飕,晚秋热死牛”的意思差不多,因为处暑是在立秋后,如果立秋来得早,处暑也来得早。相反立秋来得晚,处暑也会偏晚。

不过关于早晚处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在民间流传更广,说的是看处暑是在出伏前还是后。若处暑先于出伏,则为早处暑;反之,处暑在出伏后,则为晚处暑。

古人认为,出伏就是指三伏天结束了,意味着最热的时候过去了。但是出伏了如果还没有处暑,就说明这一年的炎热天气延长了,因此有“热死牛”的夸张说法。

而今年的处暑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九日(公历8月22日),出伏是在8月24日,根据第一种说法,今年就是“晚处暑”。而根据第二种说法,则是“早出伏”。可见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结果。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是因为民谚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不同,因此说法也不同。

而且这些古老的智慧,都是古人长期观察自然、总结经验的结晶,可能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也有其参考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暑对农业的影响?

关于今年的处暑,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认为今年的处暑是在出伏前,这样对农业影响到,可能导致农作物收成不佳。

这是因为处暑先到,然后才出伏,对应的就是前面的“早处暑冷飕飕”,这样可能预示着当年的秋季会冷的早,农作物的积温不够,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毕竟在处暑的时候,正是很多农作物成熟收获时,在民间就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说法,这句农谚生动描绘了处暑时节农田里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

随着处暑的到来,稻谷低垂,玉米饱满,各类粮食作物纷纷进入成熟阶段,等待着农人的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适中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不仅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还帮助它们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均达到最佳状态。

对于农民而言,处暑不仅是收获的信号,也是忙碌的开始。他们需要抢抓农时,利用这一时期的良好气候条件,进行高效的收割、晾晒和储存工作。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每一粒粮食的归仓,都是对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处暑将至,愿你我都能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收获满满,幸福安康。关于处暑,你认为老祖宗的这句“早处暑冷嗖嗖,晚处暑热得哭”有没有道理呢?今年处暑后还会热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