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长庆派出所王马社区警务室门口,民警上班第一件事是扫烟头、瓜果皮。

谁在警务室门口如此“没素质”?

视线转向旁边两把椅子,真相在此——

“和家人吵架了,出来散心,通常会去哪里?”

“街上晃悠两圈,看到这里有地方坐,是不是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

“等回去的时候,内心也就平静了”

自2023年起,王马社区警务室门口摆出了两把椅子,晚上还会亮起几盏冷白的灯。

遇到难过烦恼的时刻,不少居民会“躲”在这里缓解内心的不快。

所以,这两把椅子有个名字——情绪调节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马社区警务室门口的“情绪调节椅”(左侧两把)俞倩玮/摄)

民警随手放的两把椅子

成了居民平复心情的落脚点

8月18日,记者来到王马社区警务室一探究竟。

警务室门口有一张棕红色长椅,有一只卡通警察小熊,似乎在默默陪伴着每个彷徨的路人。

“情绪调节椅”就在长椅边上。

两把椅子中间有个小柜子,工作人员会在柜子里放一些红领巾。“小朋友上学难免有忘带的时候,回家拿来不及的话,这个柜子里的红领巾就可以拿去用,免了小朋友可能遭遇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椅子上的爷孙俩 受访者供图)

“情绪调节椅”的出现,说来也巧。

原本是社区民警沈宏自己买的,备在车里出游用,不想尺寸大了放不下,就放在了警务室门口。

没想到一来二去,竟成了深夜里不少烦闷的人,短暂放空的“秘密基地”。

“坐的人太多了,原来两把已经坐坏了,现在换了新的。”沈宏告诉记者,最新的这两把,也有一段“小插曲”——椅子“失踪”过一次,后来翻监控才知道,一个老爷爷坐着舒服,竟把它们偷偷搬回了家。

沈宏解释,之所以叫“情绪调节椅”,是有考量的。

“和家人吵架,很多人会摔门而出。走到这里很自然地坐坐,冷静了,这样一来,也许就避免了争吵的扩大和家暴警情的发生。”

沈宏本人有时候也会坐在警务室里面的沙发上,关了灯,透过玻璃看屋外的人来人往,特别留心坐“情绪调节椅”的居民。“民警的‘警’字前面有个‘民’,我们无意中发现这么一个维护社区平安的手段,就要把它做精做细。”

警务室的墙上,贴着“灯常明,家长庆”六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旁边墙上的手绘画 俞倩玮/摄)

沈宏举了例子。

辖区居民老王,一家老少几代人挤在两室一厅里,琐事争吵的事情难免。去年冬天,每到晚上,老王常常和老婆发生激烈争吵后,就跑到“情绪调节椅”上坐着,一根接着一根抽烟。

“怎么了?大冷天一个人坐在这里。”沈宏上前询问。老王委屈地倒苦水,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他说自己要是不快点出门冷静,可能就要动手打妻子了。

沈宏一边宽慰,一边留心。接下来的几天,他拉着社区调解员上门了解情况,帮化解矛盾。

后来,夫妻俩打开了心结。

老王特意送了盆绿植,现在就摆放在“情绪调节椅”旁边。

春天,绿植开起红色小花,格外吸睛。

“情绪调节椅”主打矛盾调解

“回声”贴纸道出居民心声

“沈警官看到我和老婆坐在椅子上哭,过来关心,还帮忙解决了一桩烦心事!”张立(化名)之前在辖区一家奶茶店上班,后来带家人回安徽老家了。

几个月前,他特意开车回来感谢沈宏。

去年,女友意外怀孕,家人却不同意这门婚事。心情烦闷的两人坐在“情绪调节椅”上抱头痛哭。

这时候,一个身穿警服,个头很高的民警走过来,询问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务室里面的沙发摆放着可爱的警察玩偶 俞倩玮/摄)

张立擦擦眼睛一看:这不是沈警官吗?

两人的相识要从2020年12月说起。当时,张立染着一头黄发,无所事事在社区里逛来逛去。嘴上叼根烟,抽完后往地上随手一弹。

看到民警上前有点紧张,不肯透露姓名地址。

沈宏几番追问才弄清楚,张立才19岁,家境一般,没工作,有个正在处的对象。

沈宏便介绍他去辖区一家奶茶店上班,后续经常跑去关心,告诉他要“凭本事吃饭”。

“我听了他的话,认真工作,三个月就被提拔成副店长了,还拉了女友一起在店里工作,两个人每月能赚1万多块。”

张立的生活步入正轨,但因为之前游手好闲,给女方父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二老不同意婚事。

再次碰到沈警官,张立请求帮忙。沈宏答应下来,约来双方家长反复沟通。考虑到女方家长是从外地来杭州的,还帮着找了附近的便宜宾馆。

一个多星期后,经过观察,女方父母终于同意了婚事。

“我们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回到安徽老家开了奶茶店,买车买房,生活不错。”张立说,两把椅子的神奇之处,不仅是情绪有了宣泄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沈警官的热心。

“通过两把椅子,能关注到大家近期的烦心事,及时将矛盾化解,避免更大悲剧发生。”沈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声”板上贴着的群众评价 俞倩玮/摄)

不远处,一面“回声”板上,新的老的,满满的便利贴道出居民心声。

“多元化化解矛盾。”

“谢谢你们服务人民,及时解决了问题,辛苦了。”

来源:潮新闻 记者 俞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