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古时候没有电,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PS游戏机,即使出去也没有游乐园、没有KTV,没有酒吧,生活在古代,一到晚上是不是很无聊无趣呢?

如果你要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每一个朝代不仅有着不一样的夜生活,甚至有些人还享受着海天盛筵般的高级派对。

要说我国自古就是农耕社会,普通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农田里累了一天了,到家胳膊腿都抬不起来了,还夜生活呢,躺在床上就不想动弹了。其实大半夜的就算你想出去,那时候的官府也不让,轻则拘留,重则就地正法,这就是在古代广为流行的宵禁制度。

最早的宵禁制度可以考证的出自《周礼·秋官司寇》一书,说周代官职中有这么一个“司寤氏”就是专门负责管理宵禁制度的。

古人认为要想构建当时的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治安稳定,而宵禁,晚上不出门,那就是一套必须要遵守的伦理纲常,跟三纲五常一样重要!不仅要列入法律,更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你想啊,半夜我出不出门,那是我的自由啊!更何况不是说我半夜上街了,我就去溜门撬锁,实施盗窃去了。

拿法律约束未免有点灭绝人性,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周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弱,那《史记》上就有记载:“魏国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可见在当时的魏国,晚上也是有类似今天的“滴滴马车”的。

而著名英雄伍子胥也是趁着茫茫夜色逃离出楚国的,如果真要是都实行宵禁了,伍子胥怕是当不上吴国的大夫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争鸣,偏偏还真就有这么一家放着周礼的老规矩不放的,这就是主张法家治国的商鞅,他在秦国进行变法,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城市中夜间严禁随意外出,百姓出入还必须有官府发放的凭证,相当于今天每人必须有个身份证一样。

当然了,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加强秦国的统治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也确实使得秦国走向了强盛。然而无奈最终自己作茧自缚,投宿客栈,因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没身份证住不了店,最终被带回咸阳,车裂而死示众,而根据《战国策》中的描述,老百姓竟然没有一个同情他的,可见太过严厉的法律对于老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实行宵禁,那老百姓基本上到了夜晚也都上床睡觉了。那位说了,这要睡不着咋办啊?这也不让出门,总不能在床上干躺着吧~一般人家呢,都会借着月光一起唠会磕。

长辈会给孩子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和礼仪规范,这在古代被称为“讲古”,有时也会分享一些人生经验和经历。同辈之间一般聊聊八卦,开开玩笑,吹吹牛皮,俗称“讲白话”,您可别小瞧这“讲白话”啊,当时可能没事,等到了明清两代,那多少神鬼小说、武侠小说可都是出自这些“讲白话”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啊!当然了,聊累了,大家也就都上床睡觉去了。

那位又问了:不对啊,我看过战国策,里面可说过苏秦挑灯夜读啊,那可是头悬梁、锥刺股,看来这好学的人还是有的,大家晚上读读书不好么?您说的那个苏秦,说到底,人多少还算是个中产阶级,家里还趁俩糟钱。

因为当时无论是油灯还是蜡烛,那都是老百姓消费不起的。穷人能将油料灌进陶碗、瓷器里,点根龙须草做灯芯就不错了。点蜡烛,那都是西汉南越王朝向刘邦进贡之后才有的,基本属于十分奢侈的稀有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当时蜡的使用方式依然和动物油脂一样,并不是咱们现在常用的蜡烛,要不汉代怎么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呢。直到唐代,人们才开始用白蜡照明,使得蜡烛的成本得以降低。但即便如此,普通贫民百姓还是买不起,否则,孙康也不会借着雪的反光,跑到雪地里读书,车胤更没必要在夏天捕捉萤火虫,自己做“灯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宵禁制度一直持续到了唐朝中前期,唐朝前期法律甚至规定,晚上犯了宵禁制度的,要打20大板。这时候一到晚上后半夜,一些见不得明面上的“地下交易”就开始了,出现了传说中的“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啊,鬼市?!这唐朝就开始地下毒品非法交易了?不是,鬼市不是黑市交易,而是穷困潦倒的老百姓没有办法了,朝廷有宵禁令,不让明着摆摊,抵制地摊经济,老百姓迫于无奈,只能后半夜出来,互相交易商品,基本也都是物物交换,满足民间生活的基本用品。比如我这多了几只牙刷,我换你个洗脸盆;你那里二两油换我这三两盐,不过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宵夜制度的不合理,人们迫切需要夜市来消费的希望。

随着唐朝中后期的经济发展,朝廷对宵禁制度也有所放松,不仅宵禁制度被废除,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各种夜市,从此人们的夜生活也开始丰富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的夜市也很繁华,不仅有油果子、面摊、冰糖葫芦这样的深夜食堂,日用百货也十分丰富,如卖菜的、卖布匹的,甚至还有民间传统手艺:捏糖泥人。夜市的热闹一点不逊色于白天,唐代诗人杜荀鹤有诗赞之:“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当然了,那时候的照明条件不如现在,每个摊位最多挂一两盏灯笼,能照亮自己的买卖也就不错了。但当时的长安城作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天气好的时候,赶上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光景,这露天夜市肯定是没戏了。人们是不是夜生活大受影响呢,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确实如此,不过有钱人仍然可以去价格不菲的瓦楼店铺。

古代夜间的店铺虽然种类繁多,不过成本高价格贵,普通老百姓可去不起。就拿饭庄和酒肆来说吧,那时候没电灯,要招揽生意,首先就等保证一晚上灯火通明,人看见亮儿,顾客才会登门拜访啊!再加上门口需要挂灯笼照亮门脸揽客,店内还得有油灯照明,这一算下来,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要不怎么说店大欺客呢!不欺客,利润薄的小店,这一天的照明钱都不够。

然了,唐代也有许多不差钱的,这些饭庄也成了高档消费吃吃喝喝的好去处。而这些地方一般也都匹配一些风月娱乐,什么青楼艺馆了、赌场了,自然也就成了这些有钱老爷们的下一站。这里面可不乏很多人都是官府的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位说了,这不跟现在公务员非法吃喝嫖赌一个性质么!难道就没有人出来管管么!很遗憾,咱们现在看着这些场所是乌烟瘴气,乱七八糟,严重破坏健康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当时可是合法经营场所,更是当地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这些晚上经营的色情行业甚至比白天正常经营的行当还来钱呢,再加上官商勾结,这里面的油水大了去了~

到了宋代,宵禁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北宋都城开封城成了不夜城,随着照明技术的提升,很多夜市小吃摊位的营业时间也增长了,有的甚至会营业到凌晨。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评书、算卦、卖估衣等行当,而宋代人最爱去的地方,还是相当于现在KTV的曲艺茶楼。

那位说了,那时候还有KTV?!说是KTV,其实就是能一展歌喉的古代茶楼酒馆,您想啊,现在流行甚广的唐诗宋词,大多数都是在酒后精神洒脱时写的随性之笔,而当时宋词是可以配乐吟唱的,加上宋代酒馆林立。人们饮酒作歌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也大概是因为这样醉生梦死的夜生活太过腐朽奢华了,大宋王朝仅仅持续了三百年,就被元朝外族侵略所灭,作为能征善战的蒙古人自然是看不惯汉人的腐朽生活,于是重新开始实行宵禁制度,并一直延续到清朝,老百姓的夜生活又回归到了一片寂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对于权贵阶级可并非如此,哪怕是老百姓水深火热,也丝毫不影响他们每晚的海天盛筵。尤其是清朝,那官员们玩出的花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拿清代史书《道咸宦海见闻录》举例,据说那陕西父母官晚上的夜宵,桌面上的山珍海味足够凑个小型动物园,普通的就有海参、鱼翅、白鳝、鹿尾等,这还是必备菜肴,您听听,这普通档的伙食标准都赶上如今的中国男足了~那特等的更别提了,燕窝,各种野味烧烤,也不怕吃出个SARS、新冠病毒来。而且这么一次宴会就得请上十天半个月,可以说是夜夜笙歌啊!

到了《清俾类钞》里的记载就更夸张了,只要国家一有治河工程,那相关经办的官员,晚上自然要摆开排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猪肉只吃背脊上的一小块里脊肉;鹅掌只吃掌中宝;甚至吃骆驼肉,都只吃当中驼峰最嫩最好的一部分,吃饱之后就呼呼睡到一大片,每天重复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轮接一轮的夜生活,大肆挥霍,终有将国库挥霍一空的时候,在道光年间,虽然皇帝省吃俭用,带头穿补丁衣服,世界海外也是大变革,然而腐朽的官老爷仍在每天醉生梦死的做成天朝上都的美梦,直到八国联军大军压境,大清国被打了个丢盔弃甲,这些官老爷们才如梦方醒,只可以为时已晚~中国也因此开启了百年的屈辱历史。

如今,琳琅满目的夜市满足着我们美好的生活,中国很多城市都是灯火通明,甚至有些店铺24小时营业,应该说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需要引以为戒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沉迷于夜色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某位国企老总怕外面不安全,居然请众人去食堂聚餐,席上龙虾、刺身一应俱全,多款名贵洋酒任意畅饮。为了防止网络偷拍的流出,喝茅台时先将商标撕下,更有甚者,直接将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子喝。

一些国企员工甚至表示,他们的工作不外乎陪客户应酬,在一周里的多数夜晚都带着客户饮酒作乐。其他人则抱怨说,长年在官方聚会上放量狂饮已导致长期身体疾病。饮酒致死现象并不鲜见。

如此腐败,国将不国!对于公款吃喝的腐朽夜生活,不仅人民深恶痛绝,党中央也三令五申下令杜绝,重拳严打!近些年来,一个个贪污腐败的大老虎也被相继揪出,正所谓官风正则民风淳。为了我们的和谐社会,为了今后的国家发展,希望大家都能以史为鉴,让自己的夜生活健康有序,不要再重蹈大清王朝的覆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