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到68岁的陈世英时,他神采飞扬地站在讲台上,与慕名而来的观众分享着他的雕刻初心、珠宝创作与生命感知。面对台下观众的提问,他真诚坦然又富有哲思。如今,这位入世又出世的艺术大师历经半世纪载誉归来,成为首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个展“千年万念”的当代艺术家。走进展览现场,就是走进了陈世英创造的艺术世界,在这里,不仅仅有绚烂夺目的艺术作品,更展现了他的人生际遇和生命感悟。从入口处的第一件作品“时间之眼”起步,时间年轮开始转动,观众透过他的创意视角,体验珠宝艺术的世界,步入一场穿梭时空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世纪的创作,半世纪的福气。人生如白驹过隙,在千年万念之间,我只是时间的过客,时间却又成就了我。”陈世英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万念: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

展览时间:2024年7月3日至10月7日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

策展方: 上海博物馆及丹麦皇室珠宝策展人 妮娜·哈尔德女士(NinaHald)

陈世英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当代珠宝艺术家之一 ,不仅仅因为他创造了很多个“首位”——首位获邀参展巴黎古董双年展、TEFAF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的华人珠宝艺术家;作品进入大英博物馆永久馆藏的第一位华人珠宝艺术家;1992年,德国宝石博物馆为陈世英举办了个展,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站上这个舞台……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独创的“世英切割”(Wallace Cut)幻象雕刻法以及世英陶瓷,攻克材料的限制,为创作初心倾尽全力, 更重要的是,陈世英作品中凝结着对传统东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生命传承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陈世英的话来说,他的创作有三见,“可见、未见与不见”。走进展览现场便可以感受到他口中的“三见”。

光影的魔术师

在展览第一部分“雕刻与载体”中,追溯陈世英的谦卑出身,展现了身体、感官及“修行”过程。

1973年,16岁的陈世英是一名宝石雕刻学徒,彼时的他遇到一块“孔雀石”,这枚石头让他进入彩色宝石的漩涡,开启了他在宝石世界的探索之行。他说,创造的过程会产生无限的热爱与追求,“我们拥有的创造力就是最大的超能力,这个超能力让一个目不识丁的孩子看到生命的曙光。”于是,栩栩如生的蝎子、甲虫、青蛙、蝴蝶、花卉……出现在玻璃罩子中,仿佛另外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也是在这一年,陈世英遇到了学徒生涯中的第一个难题——玉蝉。他经过40年的修行,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悟禅知翠》这件作品。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丰收、高洁和重生。作品中的蝉抱着一颗帝王翡翠,背面镶嵌温润的紫罗兰翠玉,展现了陈世英的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展厅中,这件作品被安排在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中,观众在展览现场排起长队,期待着近距离观察这件作品的美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陈世英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十年中,他窥见了光的美妙,这得益于他翻开的一本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书,让他发现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充满着静谧的力量,“发现米开朗基罗,就发现了光,让我一直探寻光影的力量”。

在深夜的工作室中,陈世英伴随着思绪的波动,一刀一刀雕刻,与自我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在这个阶段,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研究各种材料与技法,不断实践反思。每一件作品都是对话的产物,是我对生活、艺术的修行。”这也促成了他在1987年发明的“世英切割”技术,创造出超越三维阴雕的幻象雕刻。作品《春日女神》便是这一技术的典范,通过逆向思维和运动,将光影和形态完美结合,展示了创新和艺术的天赋。

独特的创作媒介

开启艺术宇宙

在掌握了雕刻后,陈世英的创造力得到了释放。

我们来到展览的第二部分“混沌与魔法”。这部分着重表达了陈世英的个人感知、记忆和情感。他借鉴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知识,通过实验和创新,解决创作中的挑战,使作品更具深度,并以独特的当代手法演绎传统技术和材料,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佳作。

这一部分有一个关键词——钛。 这是陈世英在创作中攻克的又一难题。据他介绍,钛这种材料是友好的——无磁性、无毒,同时,它又是“高傲”的——熔点是1700℃,不接受染色、镀色,自带有银色光泽的深灰,但是通透含光,根本无法把外来的颜色强加于它。此外,钛又极其轻盈——重量只有同体积黄金的五分之一。

正是这种独特的材料让陈世英花费八年时间,得以驾驭,延伸了珠宝艺术的可能性。

陈世英从记忆、梦境、印象、艺术史以及神话故事中吸取灵感,创作的作品《蝴蝶星云》运用钛金属结合微雕祥云纹路,镶嵌闪钻和彩色宝石,呈现出宇宙的壮丽与神秘。“我把蝴蝶的标本镶嵌在水晶中,希望蝴蝶可以永生。”他以蝴蝶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幻化万千,在翅膀的扇动中尽显世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年4月,陈世英还带着最新个展“超越”三度登上威尼斯。在位于威尼斯中心地带的慈悲圣母教堂(The Church of Santa Mariadella Pietà)中,陈世英的钛金属雕塑依次悬挂排布在狭长的礼拜堂空间。

“钛”的创作为陈世英从珠宝领域迈入钛金属当代雕塑奠定了技术基础,他以“可佩戴的雕刻艺术品”,为珠宝艺术创作翻开全新的一页。在2018年,陈世英再次突破材料限制,发明了世英陶瓷,为他开启更为广阔的创作宇宙。

自我是载体

而作品永恒

陈世英的创作不受限于创作本身,他将自己的精神和冥想注入其中,超越了珠宝和艺术之间的界限。 展览第三部分“智慧与力量”聚焦于精神的升华,陈世英通 过龙、凤、马和虎等神兽作品,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传承与创新。

这一部分的展厅出现了很多“巨人雕塑”。当观众步入展厅的一瞬间,忽明忽暗的巨人脸庞若隐若现,仰望巨人与审视自我之间,人类的渺小被展现无遗。但当看到展柜中的珠宝作品时,一颗颗精致的宝石体积虽小却又包含时间宇宙,一瞬间,大与小、空间与时间的概念混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巨人的出现其实是我有意为之。巨人像是人类文明一般,屹立其中。一方面,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创作的,此外,我还想让大家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以及一颗宝石中包含的无穷万象。这是一种宇宙与人类的关系。”陈世英补充说,“你在凝视巨人,巨人也在凝视你。”

作品《王者归来》摆放在展厅正中央,这件作品已入藏上海博物馆,它以羊脂白玉、钻石、钛金属为主材,温润的白玉与璀璨的钻石形成对比,恰似阴阳互助调和。作品结合了西方现代绘画的繁星点点和中国战国时期的玉雕工艺,古今兼容,中西并蓄,传神而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希望每一件作品都像音乐一样,成为沟通的语言。我从未停止歌唱,一直在用作品讲述着我对生活和生命的观察与感悟。 我希望,自我只是一种载体,而作品才是永恒。”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 陈世英

透过珠宝宇宙看世界

Q 这次在上海博物馆与观众近距离交流的感受如何?

A 我在很多国家做过展览,但是我在上海的展览特别不一样,因为我期待大家的认同感,当然我更希望能够在历史上得到认同。其实,人类的认同和历史的认同都同等重要,所以这次交流能够来到上海博物馆对我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Q 观众在参观“千年万念”展览时,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A 我希望,不仅是珠宝设计师来看我的作品,建筑师、 画家,各种创意工作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他自己。大家可以透过一个珠宝的宇宙去看待世界,而且,走进展厅,我希望大家不仅仅关注到珠宝的经济价值,更可以关注到它的艺术价值。

Q 在“千年万念”展览之后,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或艺术项目?

A 我一直在创作,一直都会有新的作品发声。

Q 保持创作灵感源源不断的秘诀是什么?

A 创作是我生存的意义,没有创作就没有生命。而灵感来源是在生活中处处发生的。当有着足够的观察力,每天在我们身边都会产生值得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例如我们此刻所在的房间的灯光,你会思考每一个不同位置的灯光,它存在的意义,别人创作的作品同样会给你无限的创作空间。物性不是静态或是被动的,而是动态和主动的。你也会发现,物性就是灵性,万物皆有灵性。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资料提供 受访者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赵冬梅:认识历史 认识生活

邱昆峰:以山川为师 逐地质之梦

舞者华宵一的离开与归来

何雨珈:好好吃饭,也是一种英雄主义

姚晓峰:人生就是在不断补足自己的短板

汪顺:年龄只是数字 实力说明一切

王欣瑜:保持初心,享受比赛和网球本身

孙峥:以生态理念描绘城市生活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8月8日 富永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