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大理8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宋莉)在“变废为宝”的赛道里,大理人钟顺和与团队用尽了办法。除了把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之外,农作物秸秆、废菜,餐厨、厨余剩余物等还可以成为生物天然气的原料。

“厂里以前烧锅炉使用石化天然气,现在烧自己生产的生物天然气,用不完的还可以并网发电,每年可以节省上千万元的燃料费。”今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洱海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钟顺和告诉记者,把牛粪做成有机肥的契机,来自于生意场上的一次意外发现。

2007年,做化肥贸易的钟顺和为本地一个果农从内蒙古买来3个车皮有机肥,用来改良土壤,钟顺和就此发现了商机。“当时洱海流域饲养的奶牛有10万多头,有机肥的原料里有羊粪,既然羊粪可以,那牛粪也许能行。”钟顺和说。

自此,把废物变成宝贝的探索开始了,时年33岁的钟顺和专门聘请专家教授,学习技术原理,攻克技术难题,筹建了大理州第一个牛粪收集站和有机肥料生产线。到2016年,该公司在大理市、洱源县(洱海源头所在地,记者注)建成4座有机肥料加工厂和16座畜禽粪便收集站。到2019年,全国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国家试点项目正式在该公司运营,顺丰洱海环保逐步形成了各类有机废弃物收集、处置、利用的全产业链。

“我们现在有个称呼叫‘全国最大的绿色粪坑’,但这只能说明我们(有机废弃物)收集量特别大,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技术含量。实际上,公司目前涉及的有机废弃物清运、处置、利用的业务领域很多,也探索出了气、液、渣处置利用和热能循环利用的创新点,在废弃物利用上做到了‘应用尽用’的程度。”85后谢静是公司的老员工,她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在持续推进碳汇交易,公司每年收集、处理、利用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减排50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汇交易可以实现生态价值的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丰洱海环保一名操作员等待餐厨、厨余剩余物投料结束。在旅游旺季,该公司日均收集处理量400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据了解,洱海流域可利用的主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总量约134.30万吨。其中,畜禽粪污类占比42.10%,农作物秸秆、废菜类占比12.70%,餐厨、厨余剩余物类占比9.60%,流域内洱海等4个湖区水草、湿地水草类占比11.70%,其他泥类占比23.9%。

作为大理本土环保企业,顺丰洱海环保在洱海流域18个乡镇、街道办建成25座废弃物收集站点、6座加工厂、27条生产线、1个有机循环工程中心形成了1个静脉产业园。目前,公司日均收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厨余剩余物等十余种有机废弃物近2000吨。

眼下,大理的旅游旺季仍在继续,每天的收集量还在不断增加。让钟顺和高兴的是,干收粪工作不仅能解决环保问题,还能给老百姓带来收入。“洱海流域附近的村民不再嫌弃公司畜禽粪便收集员是‘收粪的’,反而乐意主动去收集牛粪交给公司。”这个干销售起家的大理人说,自己不小心为保护洱海出了力,“只有企业、村民、政府多方合力,把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客人们才能进来,才会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公司有机肥生产线,有机肥在定量包装,准备出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