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溯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历程,疫苗无疑是拯救生命的伟大发明,尤其在对抗恶性肿瘤的征途中,医药界对疫苗寄予厚望。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肿瘤疫苗的研发热潮不断升温,中国亦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肿瘤疫苗正逐步成为人类抗击癌症的新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疫苗,预防与治疗并重

提到肿瘤疫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宫颈癌疫苗,这也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预防性肿瘤疫苗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相对明确,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对此,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张小燕解释道:“针对单一病毒的疫苗研发,我们已拥有丰富经验。然而,大多数癌症的成因复杂,涉及基因突变、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这使得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宫颈癌疫苗在预防领域的显著成效仍不容忽视。临床数据显示,疫苗接种覆盖率高的地区,宫颈癌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张小燕进一步介绍,肿瘤疫苗主要分为两大类:除了广为人知的预防性疫苗,还有治疗性疫苗

预防性肿瘤疫苗通过注入灭活或减活的肿瘤相关病原体,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而治疗性肿瘤疫苗则是将肿瘤抗原、编码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人体,激活特异性免疫应答,杀灭肿瘤细胞。两者虽接种目的不同,但核心原理都是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应答

近年来,随着肿瘤学和基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研发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性肿瘤疫苗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研发,多点突破

在全球肿瘤疫苗研发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攻坚克难,多点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预防性肿瘤疫苗方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重庆智飞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EB病毒肿瘤疫苗备受瞩目。EB病毒是人类首个发现的致瘤病毒,与多种癌症相关。该研究旨在推动EB病毒预防性肿瘤疫苗的早日问世。

治疗性肿瘤疫苗方面,基于其生化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其中,mRNA肿瘤疫苗因耐受性好、生产便利、成本效益高而备受关注。2022年1月,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在澳大利亚获得Ⅰ期临床批件,成为首个获批临床的国产mRNA肿瘤疫苗。此后,北京立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威斯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也相继在mRNA肿瘤疫苗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此外,我国在肿瘤疫苗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肿瘤免疫治疗及生物剂型工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之路,挑战与希望并存

尽管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持续升温,但肿瘤疫苗的研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在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当前肿瘤疫苗研发面临的五大临床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策略:联合使用肿瘤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增强免疫反应;基于新抗原的个体化疫苗策略以提高靶向性和效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优化疫苗设计;改进疫苗递送系统等。

尽管面临挑战,但业内专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认为,肿瘤疫苗结合多元化治疗策略在未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私人订制”式的精准治疗模式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原文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