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余温渐渐消散,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也就是在8月22日。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而处暑即“出暑”,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的脚步正悄然临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季节交替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顺应自然的变化,达到内外和谐,舒适过秋。

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在处暑节气再忙也别忘了:‘吃3样、喝3汤、忌3事’,这不仅是祖辈们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指南。

吃3样,滋养身心

一、鸭子——滋补润燥的佳品。

在南方这个习俗非常受重视,一般在处暑节气前后都会吃鸭子,尤其是在七月半——中元节期间。在民间就有“七月半鸭,八月半芋”的说法,这句俗语道出了处暑时节吃鸭子的传统。

此时的鸭子经过一夏的滋养,肉质最为肥美,且性凉味甘,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老长沙人偏爱的处暑百合鸭,不仅美味,更融入了百合的清新与滋补,成为秋季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而在江苏地区,人们还会将精心烹制的鸭子菜肴赠予邻里,寓意着“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传递着健康与和谐的邻里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莲藕——秋日的白色精灵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莲藕作为秋季的时令蔬菜,其营养价值不言而喻。

最主要的是,莲藕富含水分、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润燥清热、健脾开胃的作用。

处暑时节,适量食用莲藕,不仅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无论是清炒莲藕、莲藕排骨汤,还是凉拌莲藕,都能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滋养。

三、梨子——防秋燥

在秋季的时候,因为降雨少了,空气也变得干燥了,很多人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或者是上火等情况,而这都是秋燥。要预防秋燥除了多喝水以外,还要多吃富含水分的果蔬,而梨子就是最佳的水果。

在处暑节气的时候,梨子也纷纷成熟上市了,此时适量食用梨子,不仅能满足味蕾的甜蜜需求,还能为身体补充能量,缓解秋季的疲乏感。特别是常咳嗽的人群,更是要多吃梨子这样的水果。

喝3汤,温润滋补

首先是丝瓜汤

俗话说“秋败丝瓜胜良药”,指的就是在秋季的丝瓜非常 的滋补。丝瓜在秋季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富含的维生素C和水分,能有效补充人体因秋燥而流失的水分和营养。

而且丝瓜汤清淡爽口,不仅能解渴消暑,还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保持肌肤水润光泽,对于爱美人士建议多吃,补水还能美容养颜。

其次是冬瓜汤

冬瓜汤堪称是利尿消肿的佳品。到了处暑节气的时候,冬瓜也大量成熟了,它作为秋季常见的蔬菜之一,其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而且冬瓜汤简单易做,营养丰富,是秋季家庭餐桌上的常客。适量饮用冬瓜汤,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减轻身体的负担。

最后是小米粥

小米作为五谷之首,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中医上也认为小米粥性味甘平,具有健脾和胃、安神助眠的作用。处暑时节,早晚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不仅能温暖脾胃,还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让人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个清晨。

忌3事,守护健康

一、忌讳熬夜

处暑之后,夜渐长日渐短,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在处暑节气后,人也最容易犯困,这个就是“秋乏”。

而为了避免秋乏,就要有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在处暑后还熬夜,这样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秋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二、忌讳暴饮暴食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但切忌暴饮暴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要注意,秋季进补也要循序渐进,不能过度食补。

三、早晚添衣,避免着凉

处暑时节,虽然白天气温仍然较高,但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因此,早晚外出时应适当增添衣物,避免打赤膊或穿着过于单薄。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总之,处暑养生需顺应时节变化,做到“吃3样、喝3汤、忌3事”,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让我们的身体在秋季得到充分的滋养与呵护,享受一个舒适健康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