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组数据,让我很震惊。

广州去年卖地1183亿,今年上半年只有70亿

佛山去年卖地327亿,今年上半年只有80亿

苏州去年卖地908亿,今年上半年只有71亿

天津去年卖地562亿,今年上半年只有95亿

南京去年卖地1135亿,今年上半年只有109亿

成都去年卖地1133亿,今年上半年只有211亿

我知道土地财政在萎缩,但没想到萎缩到这种样子,像广州这种2024年满打满算也就200亿,锐减80%。

成交量跌我能理解,一年跌80%,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也太夸张了一点。

老夫突然又回想起一年前自己说过的一句名言:

在中国,所有改变都是瞬间完成的,根本没有给你反应的时间。口罩也好,生育也罢,房价卖地更是直观。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用什么下大棋,大局观之类的观念来自我安慰,看看最近对教培和游戏的态度,再看看前几年对教培和游戏的态度;现在对外资的态度,再看看前两年对外资的态度……

有些话我就不多说,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了,点到为止。

土地财政这样暴跌,房价是肯定撑不住的——我是说全国的房价,特指北上广深——其实我更好奇的是,当土地财政彻底熄火以后,以后哪来的钱来维持如此庞大的运营?

有人说房地产税,实际上房地产税在各种大会上也是多次提出,不少人认为当房子卖不出去以后,必然会出房地产税来作为财政补充,一鱼两吃也是常见的做法。

但为什么房地产税现在迟迟没有出台呢?

很多人就恶意推断,说现在那些拥有多套房的人都是上层人物,他们自然不会对自己开刀。

对于这种毫无理由带着情绪的猜测,我向来不认同,这些人就算有也是小部分人群,跟泱泱大众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税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庆就开始试点房地产税了,以上海为例,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免税,超过部分而且还是新购商品房(即二套以上)才开始征税,税率是0.6%。

简单地说,一家三口180平以上且二套以上住房才开始征税。

比如你家三口人住180平的豪宅,然后又买了个30平的老破小,那么最终房地产税按照30平老破小计算。

按均价5万/平计算,一年的房地产税是9000块钱。

那么全上海有多少家庭可以做到人均60平呢?

少之又少,无非也就是那些房叔房姐或者拆迁户,放在整个上海看,数量非常有限,所以这样的房地产税如同鸡肋,收上来根本不足以缓解土地财政带来的亏空。

哪怕就算未来改规则,把60平改成30平,覆盖的人群广一点,但依然不可能和土地财政相提并论。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意识形态。

中国的税都是以间接税为主,讲究的就是一个无感收税。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日常根本没有交税。

实际上所有商品都带税,但是中国人的税收意识非常淡薄,个人买东西要发票就少。

大家在意识中知道的可能只有个税,并且这个个税还是由单位代缴,根本发不到自己手上,能到自己手上的只有退税环节。

所以绝大部分人都误以为,个人交的只有个税,外面买东西是不交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发现你买火龙果里有17%的增值税,你会怎么想?

这个钱虽说不是让消费者额外出,但终究羊毛出在羊身上,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这种意识的,他们只是浑浑噩噩付钱。

问题是,我们付了那么多税,有相应的回报吗?

纳税人这个词的价值只在西方国家比较管用,在东方国家是一直被淡化的。

好了,你现在搞个房地产税,这等于是个直接税,直接从老百姓手上收税。

这无疑会大大提升公民意识,你收了这个税你总要有响应的反馈是吧,那么反馈在哪里就很耐人寻味了,所以这种行为就非常犯忌讳。

还不如在别的地方涨价以此达到房地产税的效果,比如水电煤之类。

再不济前段时间住建部开始吹风“提高住房品质,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这就比房地产税好听多了。

我估摸着未来房地产税就会往这种趋势上发展。

至于有些人说什么我国的房子只有70年产权,不是永久产权,收房地产税根本没有法律依据云云,这种根本没有意义,A4纸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你现在的房子,能住满70年别倒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