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全国多地开展试点,通过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者及其驾驶人员进行安全评价,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监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企业、车辆、驾驶员信用评价、安全风险隐患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经营许可证、车辆道路运输证、从业人员资格证分别赋予“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安全码”,不达标的车辆、人员一律停运!

目前,

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宁夏

等地正在开展中:

江苏

近日,《江苏省“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安全码”赋码和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危险品运输车“安全码”正式上线了!

《方案》规定“安全码”分级分类监管适用于在省内运营的所有危险品车辆,根据评价结果,车辆、从业人员分别赋予“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安全码”

通过“安全码”赋码管理,全面引入信用积分规则,将易发频发风险隐患的事项和环节逐一列举,将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全部纳入红码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进行量化和具象化,合理制定了《“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车辆、驾驶员赋码规则》(试行),通过赋码,使经营者安全状况实现“企业可见”“监管可查”“执法可溯”,做到“红码”立即查,“黄码”提醒查,“绿码”计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及的各部门按照职责督促相关单位查验“安全码”,对“安全码”等级达不到要求的车辆、驾驶员不得安排运输任务。例如对红码驾驶员: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客运站不得允许相关人员进站载客、不得备案包车标贴或生成电子运单;工信、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相关装货人、收货人不得使用相关人员承担运输任务等。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达不到要求的车辆和驾驶人(包括外省籍)在江苏从事经营性运输行为将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山东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山东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鲁运通行码”管理系统推广试行应用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鲁运通行码”试行推广应用工作。“鲁运通行码”贯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过程,全程监测驾驶员驾驶轨迹和违章记录,通过红、黄、绿三色形象展示驾驶员的安全风险等级。

驾驶员亮码上岗,在出车检查、装卸作业、在途行驶、罐体清洗等作业前进行查验并动态记分,不同的分值对应不同颜色的通行码,绿码准予出行、黄码警示提醒、红码禁止出行。目前,东营正在试点中。

宁夏

近日,宁夏交通运输厅组织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分级分类动态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提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安全等级动态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赋蓝码、黄码、橙码、红码;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安全等级动态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赋蓝码、黄码、橙码、红码;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当对车辆安全行驶情况实施动态监控,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终端设备和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并接入宁夏自治区级道路运输动态监管平台,保持实时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明确,宁夏全区客运企业应当及时查验驾驶员安全码状态,不得允许橙码、红码、无码承担旅客运输任务;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货物生产及经营源头企业、工业园区应当及时查验驾驶员安全码状态,不得允许橙码、红码、无码以及危货电子运单缺失的驾驶员承担危险货物运输工作。驾驶员在执行运输途中出现橙码、红码的应提供危货电子运单、班车客运车次、包车客运标志牌信息,并在任务结束后按要求进行脱产学习。

浙江

浙江启用“浙运安全码”。省内危险货物装货人、收货人在货物装卸前,扫描查验驾驶员的“浙运安全码”和电子运单二维码信息,驾驶员未取得安全码或安全码状态为“红码”“无码”、电子运单缺失的,装货人不得装载。

驾驶员在行驶活动中有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规行驶行为的,会扣除相应分值,对于连续安全行驶5天的会有积分奖励。当分值扣除之后,驾驶员对有异议的扣分项可以申诉。当日15:30之前提出的申诉,当日处置完,15:30之后提出的申诉,会在下一个工作日处置。

河南

近日,濮阳市启动实施“两客一危”(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分级分类动态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行业安全治理能力,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为确保此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濮阳市成立专项工作专班,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机制。专班不仅强化对各县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还设立专门的岗位,负责省级平台告警及处罚信息的集中汇总和分析,确保问题及时发现、措施迅速到位,实现安全管理的全面覆盖和无缝衔接。依托交通“三级监管平台”与公安“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分析研判“两客一危”车辆及驾驶人的安全状况,精准施策,坚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高风险和重点运输企业,采取联合执法、联合约谈等措施,形成强大震慑力,必要时采取停业整顿和吊销经营资质等严厉手段,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