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人到中年,养育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

这些年,也见证了周围很多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的孩子长大、考入大学、结婚生子。

我们这群50岁左右的人谈起来这半生的收获和失败,除了穷之外,还有一项更令人无奈的事情,那就是:当了半辈子父母,为孩子付出了无数心血,到头来孩子却不尊重你!

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并不是穷,而是在孩子面前半点权威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钱让孩子出国留学,给儿子买不起婚房,其实,这些问题除了因为能力有限,也跟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呵护长大,就是尽到了责任。

父母“穷”,下一代还有机会去努力改善,但孩子若是连父母都不懂得尊重,则很难成就幸福的人生。

我曾经亲眼看见20多岁的儿子在众人面前训斥自己妈妈,真是人令人尴尬又悲哀!我觉得,没有比这更令人难过的事情了。

将孩子养到这份上,一方面替妈妈感到不值得,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她“应得的”,因为,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其实主要还是在于父母从小的教导。

当我们倾尽心血养大孩子,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孩子却丝毫不感谢我们的付出,还蔑视我们的观点和想法,甚至故意和你作对,我觉得这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

归根结底,就是父母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应有的长辈的权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发现,现今有为数不少的家庭出现这种现象,这类家庭的父母并不都是懦弱性格的人,相反,有些反而是年轻时非常强势的人。

导致家庭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父母给了孩子太多的自由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特别崇尚爱与自由的教育方式,但是,从书本上学习育儿方法的父母,很多都是一知半解,并不真正了解爱与自由的真谛。

这些对教育理论没有领悟透彻的父母,总是担心管理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不敢管理孩子,只要孩子想做的事情,就无原则地满足。

父母只给了孩子自由,没有给建立规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

自由若没有底线和原则就变成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则和底线并不是伤害孩子,而是在保护孩子。

孩子开始责怪父母,怼父母的时候,父母没有教他认识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而是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孩子会认为这是正确的。

即使当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但可能已经形成习惯性沟通方式,很难改了。

一个幼年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不可以做,自然需要父母正确的教导,需要父母设置基本的家庭规则,以后再慢慢适应社会的规则。

孩子与父母相处,很多时候是一场较量,人性的较量。

别以为孩子哭闹就很痛苦,就要满足他。

有些时候孩子的哭闹是他当下的感受不好,有些时候,则是他在试探你的底线。

尊重孩子和建立权威并不矛盾,给孩子自由和给孩子界限也并不冲突。规则是来保证给予和保证自由的!

就像我们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若没有各种车道、指示线,汽车、电动车、行人随心所欲地穿行,危险性可想而知。只有按规则划好钱的马路,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安全。

管理孩子也是如此,适当设置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也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哲学家康德曾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父母给了孩子太多控制

有的父母控制欲非常强,不懂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孩子的行为都要以他的感受和认知为标准。

明明自己认知有限,能力有限,偏偏要求孩子事事都听他的。

当孩子不“听话”时,要么打骂,要么喋喋不休,逼迫孩子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他们看似严格严厉地在教育孩子,实则都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准,并没有基本的原则。甚至,孩子成为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的出口和工具。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害怕父母而不得不听话,这种表面的“威严”是假“权威”。

孩子若是懦弱,可能长大后会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

若是孩子觉醒了,并有能力反抗了,看透了父母本质上的无能,“权威”则不攻自破。这时,孩子怎么会尊重父母?不仅会以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父母,还会带着年少时被压抑的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一位幼儿园老师讲过:成人的权威,好比孩子的家。孩子在家外面自由地玩耍,他们可以跑得很远,但只要抬头就能看到自己的家,心就会踏实。甚至不用抬头,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真正有能力、会爱孩子的父母,首先自己要做到心理内核稳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和力量;其次是建立权威,给孩子设立适当的规矩,引领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孩子在有规矩的自由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