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路南自宝盖路,北至中华路,长560米,宽10米。原称宝塔巷,1935年拓宽成马路,因与城里的宝塔巷重名,故改名宝塔路。原东宝塔巷于1957年并入。1992年镇江市政府决定将原浮桥巷、小闸口的500多米老路拓宽延伸至长江路,统称宝塔路。现宝塔路全路总长1062米,宽27米,机非分道,绿树成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陈大经

民国《丹徒县志摭馀》载:宝塔巷底有正心善堂“施药放生,夏令施茶,冬季施粥及刊印善书等事,皆以此堂为办事之所。又铁路成后,宝塔巷底为南北冲衢,行人经过路轨,稍一不慎,辄为车轨压毙。堂中雇用司事摇铃为号,随时护救,受其庇者甚多。堂东附埋婴义塚一所,围以竹栅内”。足见早先的宝塔巷被沪宁铁路挡住了去路,从石浮桥往南成了地地道道的断头路,铁路以南荒冈之上的竹栅内尚有一所埋婴义塚。其时镇江城外的南北通道不畅,行旅从轮船码头下船,沿着中华路往东受古运河阻隔,无法直接抵达中正路。只好走巷穿街,绕道西门大街或宝盖路进城。为此,1933年7月27日召开的省会建设讨论委员会例会上提出:“中华路首段修筑成后,应该立即新建山巷、宝塔两路”。11月21日,省会公安局、镇江县县长在省会建设讨论委员会例会上联名动议,呼吁尽快拓宽宝塔巷,以连接中华路。会议采纳了这一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先行规划测量事项。

次年9月29日,省会建设讨论委员会决定:“宝塔路为联络中华、宝盖两路的交通要道,亟应兴筑。函厅迅速筹款克日兴工,以利交通而慰民众。”12月28日,省政府召开713次会议,专题讨论修筑宝塔路之议题。认为刚刚修筑的中华路原为贯通省会城内外交通之干道,但只完成了运河以西之一半,第二段过运河连接中正路的方案功未尽成。若按照原方案向东延长,所需经费过巨。为方便行旅来往城里城外,拟将中华路第一段的东端起点改向南折,再横贯西门大街接通宝盖路,成为省会水陆交通之主要纵干。修建宝塔路需银23800元,省府决定拨款。“准在建设公债基金利息节余项下动支”,多余之款,充作江边马路建筑驳岸之用。

1935年1月,宝塔路项目开始实地测绘地形,规划设计道路拆线,绘制工程图纸,调查拆迁住户,以利施工。1月26日省会公安局贴出布告,要求该路沿线商店住户所有在拆线内房屋及其他各种障碍自布告之日起,一律限期40天拆屋迁让。公安局令分局按户劝导,遵限拆让,免误动工。后少数业主请求宽限,建厅以事关市政,未便通融,批示“不准”,但最终还是延期10日。

2月23日,省建设厅公开登报招标。3月1日,共5家营造厂商投标。开标结果由承造商沈文记中标,报价为16419.5元,营造商时利和为候补得标人。

3月2日,宝塔路各业主开始拆让。3月29日,由宝塔路口往中华路铺轻便铁道,直达江边,以便运送泥土沙石,不日即将大动土木,兴土建筑。

4月底宝塔路道路工程动工,6月24日,沟渠和碎石路面完成,整个工程历时两个多月。7月3日,公安局安装路灯,竣工后建厅派员验收。至此,自宝盖路起沿宝塔巷穿西门大街至中华路止,全长560米的一段新马路建成通车。

宝塔路建成之后,1937年6月1日,西门大街拓宽工程正式动工,1939年完成,改名大西路。1946年9月17日,大西路翻修,改建为柏油路面。随后的宝塔路也铺设了柏油路。

大西路与宝塔路相交处形成了全市最大的广场。1966年镇江城区仅有的两个交通岗亭,一个设在大市口,一个就在宝塔路广场。1959年10月1日,全市4万人在博爱路人民体育场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会,共和国开国将军们站在司令台前检阅群众游行队伍。宝塔路广场西南角同时也搭起了一个偌大的检阅台,当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经过大市口、四牌楼来到宝塔路广场时,再次接受共和国开国将军们的检阅。当几百名少年儿童一齐来到广场时,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高举鲜花不停地晃动着,欢呼着,跳跃着,霎时间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宝塔路地段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学校、医院、银行、菜场近在咫尺,居家生活十分方便。恒顺、仁和酱油、谈森和裕酱菜、稻香村茶食等名店都在宝塔路左近。宝塔路东西两侧与王家巷、福安里、平安巷、梅花巷、宝塔路横街、东麒麟巷、互济巷连通,小巷故事多。2004年除夕,中山西路铁道口老三线拆除,2005年打通了登云山路,从原何家门南端径直向北拓宽改造成黄山北路,在宝盖路口与宝塔路相接。宝塔路从此结束了断头路的历史,向南直通中山西路和南徐大道。

宝塔路横街,东自太平庵,西接杨家门,长397米,宽1.8至3.4米。原为宝塔巷横街,1935年宝塔路建成后遂更名宝塔路横街。原薛家巷底、德裕里于1957年并入宝塔路横街。两侧的薛家巷、东麒麟巷、西麒麟巷、梅花巷、杨家门南巷、德仁里与宝塔路横街相交。宝塔路横街45号院内是美国美以美会于1945年开办的崇真小学,1951年被政府接收,改为宝塔路幼儿园,后为润州区特教中心、润州区少年宫。宝塔路横街97号原是周少鹏公馆,周是亚细亚火油公司的买办。此公馆为三开间前后四进穿堂式建筑,另有下房数间,不少门额上有石刻,后为民宅。

薛家巷,南自宝塔路横街,北至大西路,长258米,宽2.8米。清代巷内曾有一位道士薛阆仙,以郎中(医生)为业,求医者络绎不绝,久负盛名,后取其姓氏为巷名。

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常镇道在薛家巷6号海防衙门旧址开办镇江警察局。辛亥革命爆发,警察局被接管。未几,更名为丹徒县警察总所。民国二年(1913)5月,江苏都督府将丹徒县警察总所改为镇江商埠警察厅,专司城区治安;另设丹徒县警察事务所,负责乡区治安。同年10月,镇江商埠警察厅撤销,业务工作并入丹徒县警察事务所。丹徒县警察事务所下设11个警察区(其中八个在城区)管理城乡治安。民国五年(1916)1月,丹徒县警察事务所改组为镇江商埠警察局。1919年由镇江商会副会长胡建春、陆小波等商界人士在镇江商埠警察局原址创办私立润商小学,是旧镇江的四大名校之一。1952年润商小学改为公立镇江市薛家巷小学,1955年镇师附小并入薛小。1962年,从薛家巷小学分出部分班级成立宝塔路小学,两校仅一墙之隔。1969年,薛家巷小学改为“工农兵学校”,而后变身为第十二中学,进而又晋升为现在的外国语学校。薛家巷小学原址并入如今的宝塔路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位于薛家巷24号的轻工业职业中学改名为轻化中等技术学校,红墙黑瓦的二层楼房,规模不大。1970年轻化技校搬到劳动路冶校西侧的山坡上办学。1999年建造中山西路汽车客运中心时,山头上的钢铁厂宿舍和轻化技校校舍房屋被推平。

互济巷,东自王三园巷,西至宝塔路,长121米,宽2至2.5米。原名济良所巷,以济良所得名,后改称互济巷。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市房管处一直在巷内办公。巷口以北一栋沿街二层楼房1958年曾经是镇昌缝纫机厂,后来为轻工供销经营部。

福安里,南自太平庵,北转西至宝塔路,长128米,宽1.5至2米。福安里巷口向南临街是豆食制品厂车间,宝塔路居委会就设在福安里。

东麒麟巷,东自宝塔路,西转北至西麒麟巷,长412米,宽1至3米。原称麒麟巷,以吉祥之意取名。后形成两个巷道后,因位于东侧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的副市长王秉乾住所和油漆工程处都在此巷内。“文革”期间,曾一度改为东其林巷,后恢复原名。

西麒麟巷,南自宝盖路,北至宝塔路横街,长118米,宽2米。因位于原麒麟巷西侧,故名。“文革”期间,曾一度改为西其林巷,后恢复原名。西麒麟巷42号是镇江知名人士杨公崖的祖宅,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宅中有一口无名老井。杨公崖(1891-1974)曾参加过国民党“一大”,历任镇江临时参议会议长、江苏省信用合作社理事会主席、山巷清真寺董事长、镇江红十字会会长。

福莲巷,南自宝盖路,北至东麒麟巷,长48米,宽1.5米。因清末巷内曾有一福莲庵,因庵得名,巷内多为民居。

梅花巷,南自宝塔路横街,北至平安巷,长150米,宽2米,原名宝塔支巷。1929年,民国江苏省政府迁镇江,省检察厅租用了宝塔支巷蜡烛坊的房子办公,条件简陋。于是由律师公会的大律师出面,在房前修筑了一个大照壁,上面的砖雕是个大梅花,两边的白石灰墙上书有“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八个大字,故此巷改名梅花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安巷,东自宝塔路,西至太和里,长204米,宽1.5至2米。原名公安局巷。之所以取名平安巷,是因为这里原来是公安局,小偷、强盗、流氓地痞不敢来这里作案,1949年更名平安巷。1957年原同安里并入平安巷。

在平安巷一栋栋民国建筑里,走出了一位当代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就是北京大学数学系原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这是镇江平安巷人的骄傲。平安巷里还有个丁志莹公馆,是镇江市文物控制单位。丁志莹是丁石孙的祖父,民国时期镇江知名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和里,北至大西路,南转西至平安巷,长253米,宽1.9至2.5米。因临近太和药店,故名。太和里北首大西路口的白色院墙内,原来是恒顺酱醋厂的糟坊,院子里置放着上百只大缸,醋缸里散发着一阵阵香醋味道。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