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又查获一家网络水军!它们操纵上千账号造假,涉案金额高达900万以上,四个被告都被判赔100万元,可谓是大快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络上,水军就像墙缝里的蟑螂一样无孔不入,能把一条无关紧要的谣言刷出上亿的阅读量,严重扰乱了我们的正常上网秩序。它们甚至可以控制舆论,让网络上的争论变得一边倒,隐形操控我们的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它们对网络环境究竟有多大破坏力?因为这些网络水军的存在,我们所看到的内容,真的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在操纵舆论风向?

记者最近发现了一个“某社区自助下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选择你想在哪个平台刷流量,设置你希望获得的点赞或关注数量,然后只需填上自己的链接,就可以轻松下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自己做了个实验,花了2.88元买了50个短视频的双击(也就是点赞)。这个平台还很贴心地提醒记者。

为了躲避监管,短视频要等到发布20分钟后才能生成任务。记者照做之后,不到3分钟,就看到这条短视频已经被50多个陌生账号点了赞。

这还不止呢,如果当天这个视频的点赞数能进入平台前十,就有可能被推上热搜榜,曝光量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这个阶段,根本不需要再花钱刷赞了,因为自然流量会接踵而来。广州某传媒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说到道:“只要榜上有名,社会的关注度就像免费的流量补给站。”

现在的网络水军产业链已经进化成了一台分工明确的“黑色机器”,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上游的是“金主”,这些商家和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甚至为了狠狠打击竞争对手,不惜挥舞着大把钞票,找来中介公司和网络公关机构。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把舆论的风向标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是中游的“幕后操盘手”,也就是这些网络公关公司和中介机构。他们就是这条黑色产业链的指挥中心,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客户的钱分配到合适的地方,指挥一群水军大军去完成各类“刷量任务”。

最后也就是下游的“执行小兵”。这些水军通过批量注册假账号,再用自动化工具来刷量、点赞、评论、转发,甚至制造各种“爆炸性”虚假舆论,

他们的任务就是让雇主满意,让一条原本寂寂无名的产品或者话题,迅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即使这只是场精心策划的“流量泡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黑灰产业链可不仅仅是在文娱圈和互联网行业里兴风作浪。事实上,只要是哪个行业想要在网络上博得关注,这帮水军大军就能随时现身,帮你搞定一切。

这些水军有些甚至已经“升级打怪”,变成了公司化运作的大型企业。他们的业务还包括数据分析、网络攻击、负面舆情监控等各种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服务”。

据《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中国网络水军相关的黑灰产业链市场规模就超过了300亿元。

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也没闲着,纷纷祭出了“大招”。他们从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誓要把这条黑灰产业链连根拔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公安部网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专项打击行动,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近三年来,公安机关已经侦办了600多起与网络水军有关的案件,抓了4000多名嫌疑人,捣毁了一批大型水军组织和公司。

水军的金钱帝国

最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就处理了一起类似的案件。案情是这样的:被告人姚某开发了一款名为“直播神器”的软件,这款软件可以虚增某电商平台商铺直播间的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家们只要给直播间挂上这个“外挂”,就会出现一大波“僵尸粉”跟主播互动,场面一片热闹,仿佛直播间真的人气爆棚。但真相是,这些所谓的“粉丝”都是假的,只是电脑程序生成的虚拟账号。

还有一个案例更是把网络水军的操作玩得“出神入化”,主角是杨某某。他不光是一名“高段位”玩家,还把这门生意做成了“集团化运作”。杨某某开了好几家公司,手下雇了一大批兼职人员,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水军大军。

这些水军们通过注册了1200多个虚假账号,四处点赞、评论、转发、发帖,甚至连投诉都一条龙服务,而这一番“辛勤工作”自然是让杨某某赚得盆满钵满,总共进账9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最终,任何邪恶都将绳之以法,杨某某的“帝国”也难逃法网。7月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杨某某等人重重敲下了法槌。

他们必须删除所有虚假信息,注销那1200多个虚假账号,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道歉,另外还得赔偿公益损失100万元。

这个判决不仅是对杨某某的一记重拳,更是向所有心存侥幸的网络水军们发出了最强烈的警告: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用户如何避免被误导?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被误导呢?在网络世界里,“眼见不一定为实”这句话显得尤为重要。

水军们的“拿手好戏”就是通过大量虚假的点赞、评论和分享,制造出一片虚假的“人气旺盛”景象,迷惑网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当你看到某个产品或话题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爆红,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颗怀疑的心。

不要被那些铺天盖地的好评或热烈的讨论冲昏头脑,试着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何?是否可能是某些人为了达到目的而故意制造的?

水军的操作往往会留下“作案痕迹”,特别是在互动区里显得尤为明显。比如,当你刷到某条社交媒体帖子,下面的评论出奇地“整齐划一”,全是简短的“好评”或者一模一样的短语时,你就该提高警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很可能是水军在“打卡签到”,疯狂刷存在感。正常用户的评论区应该是五花八门的,有人点赞,也有人吐槽,甚至还会有人跑题闲聊。

而水军的评论则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毫无生气,一眼看去就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

如果你发现一大片这样的“复制人”评论,十有八九就是水军在作祟,这时候可得小心了。这些方法能帮普通用户在一定程度上识破网络水军的伎俩,避免被虚假信息带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互联网不在只是一个工具,更像是一个社会共识形成的平台。无论是明星的八卦绯闻,还是社会的重大新闻,互联网总能将其迅速推到风口浪尖,引发无数人的围观和讨论。

可以说,互联网早已成为我们理解世界、交流思想的重要“公共广场”。在这个虚拟的广场上,人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点赞、每一次转发,都可能成为改变舆论走向的关键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隐藏在幕后、操纵言论的水军们,常常通过制造假象、操纵舆论,扰乱我们的视听,试图把“公共广场”变成他们牟利的工具。

而要想真正捍卫这个广场的纯净,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得靠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对抗这帮网络水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