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媒体在提问时称,中国最近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请问,这是否是为了报复欧委会降低却不是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举措?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本案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与欧委会在没有成员国和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知道,中国电动车可是近年来在欧洲市场上杀得风生水起,看来是把欧洲本土车企给吓坏了,欧盟这一调查可不是闹着玩的。时间一晃到了2024年8月,欧盟终于亮出了他们的杀手锏,他们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最终调查结果草案,这结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欧盟对咱们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高达36.3%。就连特斯拉这个"洋品牌"也没能幸免,因为是在中国生产,也被征收了9%的关税,这下可好,欧盟这是要把中国电动车赶尽杀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直指欧委会仲裁信息严重歪曲中国电动车产业事实。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至今,靠的是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而非所谓的政府补贴。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补贴,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反观欧洲,其本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转型缓慢,技术积累不足,市场竞争力远不及中国企业。欧洲部分政客反而祭出贸易保护主义的武器,这无疑是短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而对于欧洲企业来说,一系列在中国建厂,在中国卖车的欧盟企业,其实也很不满。毕竟税高了以后,欧盟国家内部进口汽车,就需要缴纳更高的关税。所以征税受益的其实是欧洲国家的海关。而不是欧洲车企。再加上,一旦欧盟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如果进行反制,那么遭殃的不就是奔驰宝马奥迪这种在国内拥有庞大销售额的欧洲公司么?所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其实是中国抵制,中国汽车企业抵制,欧盟汽车企业抵制。
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在商业贸易领域,他们奉行的都是,在他们存在有优势的行业,他们就会利用一切手段来和你谈公平竞争,来谈市场经济;但在他们没有优势的行业,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利用一切手段打压他们的竞争对手,以保持他们的优势,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真面目。对于所谓的贸易规则,其实他们都是选择性遵守和使用的。欧盟有我们需要的市场,但我们的市场也是欧盟所不可缺的。
在欧委会公布此消息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也放出了“大招”,直接宣布对欧盟的乳制品,主要是稀奶油和乳酪,进行反补贴调查。这一下子,算是戳中了欧盟的“软肋”。此次调查常规情况下,会在明年的8月21日前完成,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则会延期到2026年的2月21日。要知道,欧盟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之一,中国则是欧盟全脂奶粉和脱脂牛奶的第二大出口国,是欧盟黄油的第三大出口国,也是欧盟奶酪的第八大出口国。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欧盟乳制品进行的反补贴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界的申请,依法依规启动的,与欧委会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主义调查,是完全不同的。此前,中方还在同样的背景下,对欧盟进口的猪肉产品,开启了反倾销调查,这对欧盟成员国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另一方面,瞅准机会的俄罗斯,正计划占领中国的猪肉进口市场,进一步挤压欧盟产业的空间。也就是说,在欧盟为这一草案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们正在失去更多机会。
调查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奶业和乳制品两大协会可是提交了实打实的证据。他们说,欧盟的补贴项目多得数不清,至少有20项之多,直接让欧盟乳制品企业受益匪浅。而这些低价乳制品进入中国后,不仅压低了市场价格,还抢走了我们的市场份额,让国内乳企的日子越过越难。商务部这次可是动真格了,他们将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等多种方式,深入调查欧盟乳制品的补贴情况。

实际上在欧盟委员会在7月4日开始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的时候,中国已经公开发出了警告,中国不会无视欧盟发起贸易战,如今中国是“说到做到”,也开始了对于欧盟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对于中国提出的调查,欧盟是不敢否认的,因为欧盟有庞大的预算是直接用于对于乳制品行业的补贴,这就让欧盟陷入了被动,如果承认有补贴,就需要承担反补贴税率,如果欧盟否认,就意味着欧盟没有政治信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