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民生(1949-2024),海上著名书法家白蕉先生哲嗣,生前致力于白蕉书画艺术宣传与作品整理

【谈旧忆往】

忆白蕉之子何民生先生

□王浩州

2017年何民生先生在金山博物馆与白蕉粉丝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何民生先生在金山博物馆与白蕉粉丝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 何民生先生展示白蕉丈二草书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 何民生先生展示白蕉丈二草书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蕉书法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蕉书法精品

上周五晚,不经意看到微信群里何民生先生女儿发出的讣告,说何先生已于8月12日辞世,不禁百感交集。一年来何先生身体状况一直欠佳,金山和松江的白蕉展览活动也没有见到何先生出席,但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么快就离我们而去,天人永隔。周五当晚我正与师友聚会。不知为何,那晚我酒醉得特别厉害,是近年来唯一的一次大醉,到家后就不省人事。昏沉了两天之后,头脑稍清醒一些,才打开电脑,回忆这些年与何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蕉先生中年影像

与何先生相识是在我读研期间。那时还是博客时代,网上有名曰“纪念白蕉”的新浪博客,上传了不少白蕉先生的作品,并配文介绍白蕉生平和艺术。其中有些博文的落款署名何民生,才知道作者就是白蕉哲嗣,这个博客应该也是何民生先生的支持下创办。作为白蕉粉丝,我常在博客下留言,发站内信交流,询问关于白蕉的问题,如此一来二去也就熟识了。大约在我编写的《白蕉年表》发表以后,据何先生说,他还给我写过一封信,可惜因为邮递问题,这封信石沉大海,最终也没有收到。后来,我们加上微信,沟通就方便多了。何先生年长我近四十岁,从他的年龄看我大约近于隔辈人,然而因为白蕉,我们却成为彼此投缘的忘年交。每发微信,我一般敬称他“何先生”,后来叫“何老师”,而他则总是客气地呼我“浩州贤兄”。偶尔遇到问题,我一般都尽量不打扰何先生,自己先查资料解决,实在没有头绪,才会向他请教。何先生也是知无不言,语气诚恳真挚,长者蔼然之风让我有说不出的亲切和感动。也许就何先生看来,在他父亲去世几十年后还能有年轻人关注喜爱并利用业余时间投入研究,是一件让他感到欣慰的事。偶尔发表一些文章,我会将样刊寄给他求教。有新发现的白蕉作品图片,也会互相分享。除此以外,我们在微信上点赞评论,互动频繁,交流的话题也就不仅限于白蕉了。彼时我研究生刚毕业,留在天津一家教培工作。初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如意,偶尔在朋友圈感慨,发发牢骚,何先生见到后都会耐心地在下面留言,安慰开导。

在天津工作一段时间以后,2015年我回到河南。同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新出版了三本白蕉作品集,何先生专门将这三本作品集连同之前出版的海派集《白蕉卷》,满满一大箱书寄给了我,书前还郑重地写上赠语并钤印。我知道这是何先生对我的鼓励,也是一种期待。长者厚爱,真不知如何报答。我托老家给何先生寄去一些毛尖茶,谨致谢意,并盘算着有机会去上海拜望何先生,对他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惠赠表示感谢。

2016年,我在郑州的工作稳定下来,生活也步入正轨,到暑假终于有时间去上海。提前在微信上约好时间,我拎着一兜水果,叩响了何先生的家门。何先生家当时在长宁区某小区的一楼。他和夫人沈阿姨热情地把我让到屋中,沏茶切瓜,并叮嘱我以后再来千万不要客气,不要再带礼物。寒暄之后,阿姨就到里屋去了,留何先生与我单独交流。家里陈设简朴,墙上挂着白蕉扇面,以及1953年蒋兆和为白蕉所作的画像。记得那天我们一老一少聊了许多,话题自然多是围绕白蕉展开,同时这几年的境遇状况,工作生活上的情况,我都一一向他汇报。不知不觉已到傍晚,我起身告辞,何先生却执意要我留下来一起吃饭。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也隐隐有不舍之意,毕竟第一次相见,还有许多话想和他们说,有太多关于白蕉的问题想向他们请教。于是便听从安排,一起到小区对面的饭店用餐。记得那晚何先生还特意点了一盘牛肉,说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个。我才意识到大概是当时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的吃食,被何先生留意。长者如此细心地关注一个后辈的生活,实在让我有无以言喻的感动和感激。

此后,一直到2019年,每年暑假我都会去上海查资料,顺便看望何老师和阿姨。有时是我自己去,有时是和朋友一起。何老师和阿姨总是热情接待。尽管每次去上海都是因为白蕉,但我却从没有向何老师提过欣赏家藏作品的想法。一则我生性内向,往往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二则主要还是由于不清楚何老师的意思,担心唐突冒昧造成他的误解,影响一直以来的关系。因为我知道他极为珍视自己父亲的艺术,同时也相当谨慎,轻易不向外界展示炫耀。人常说日久见人心,今后如果有缘自然有机会见到这些作品,也不必强求。

这几年中,让人记忆犹新的还有几件事情。2017年《白蕉文集》出版在即,何老师注意到孟会祥老师的朋友圈发文,因我在《文集》编纂的过程中提供了部分资料,却无名分,于是便向出版社建议,在编委的名单中加上了我的名字,使我多年的付出得到肯定。2018年初,金山博物馆举行白蕉纪念活动,我与何老师相约同去参加,并向他提出想看一看白蕉自用印谱,将其中有年款者编进年谱。何老师表示同意,把印谱直接带到金山供我翻阅记录。后一年,我去上海和朱荣所兄同去拜望他。临行告别时,他将一刀包好的宣纸交给我,说这些年你个人投入做的这些研究,无以为报,这刀老纸你拿去试试吧,应该蛮好用的。这礼物,真使我受宠若惊,连忙推辞致谢。因我做白蕉研究,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全出于个人兴趣,即使有所投入,也并无所谓,更不是为了得到回报。何老师却执意要我收下,连朱荣所兄都一起劝我。却之不恭,只好拜领了。回到郑州,用其中一张写了手卷,寄给何老师。何老师家学渊源,又能晤对白蕉原迹,我虽然书学白蕉,无奈资质浅薄,自然不能及其万一,想来也不入何老师法眼。拙作寄上,只想表达一份感激之情。

疫情三年,由于种种限制,我无法再去上海,只能发信息与何老师互致珍重。郑州封控期间,他留意到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在微信朋友圈露面,还特意发来信息问候平安。2021年暑期形势稍缓,我本来已提前订好车票和酒店准备去上海,没想到先是临行前两天莫名发烧,紧接着郑州发生“7·20”洪水交通中断,之后又因为疫情管控,最终也未能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府客厅

直到2023年暑假,时隔四年,我再一次去上海。这时何老师已经乔迁新居,虽然离市中心较远,好在有地铁直达,交通也很便利。待我和同行的朱荣所兄出站时,何老师已在站外等候。这次再见何老师,只觉得他清瘦了许多,而精神依然健旺。他和阿姨热情邀请我们参观他的新家,宽敞舒适,较之旧居真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他得闲做一些装裱和木工的活计甚为逼仄,如今终于有了专门施展的场地。几年未见,我们絮絮地互相诉说近况。阿姨还提起他们当年下乡工作的场景。又谈到今年上海将会有几场纪念白蕉的相关展览,规模空前,主办方也来家中借过展品。我们都为白蕉如今的名望和影响感到开心。那晚何老师依然留我们到附近的饭馆用餐。出门之前,阿姨小声对何老师说了一句。何老师说稍等,今年展览你未必有时间来上海,时间比较紧,给你看两件作品吧。于是带我们到工作间,展开了那件传说中的白蕉丈二大对联。这件对联我最早在《申报》上见过白蕉自作诗记述,后来见曹大民、蒋炳昌等先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但始终没有见到原作,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正如何老师预言,后来这件大对联在金山博物馆展出时,由于工作原因,我确实没能去现场。能提前见到这件作品,完全要感谢何老师。到10月,就听说何老师身体抱恙,具体病情也不得而知。我发微信问候安慰,约好年底白蕉展开幕的时候再去看望他,可惜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如愿。暑假这次见面,竟成为与何老师的永别。

对于研究者而言,能亲身接触到研究对象本人当然是最好的,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退而求次,能见到当年和艺术家有过接触的身边人,如家人和师友,也是难得的机缘和福分。与何老师相识相交这十年,我所感受到的,是他的低调谦虚,平易真诚和耐心细致,还有隐然在内的执拗与风骨。这风骨无疑来自家传,来自白蕉先生。每次到上海,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只要见到何老师和阿姨,就会觉得亲切和温暖,甚至隐隐有家人的感觉。何老师身为普通工人,一生兢兢业业,不计名利,默默守护先人遗泽,装池整理,不遗余力。曾见他为盛放白蕉用印专门制作的大木匣,上下多层,工艺繁复考究,实在是精美无比。类似这种木工活,他都是亲力亲为,从来不假他手。记得有一次我去拜望之前两天,他还因为过度劳累中暑晕倒。如此不辱家风,虔心付出,我想白蕉先生在天之灵也会欣慰。而何老师对后生小子如我的鼓励和支持,体恤与关怀,殷殷之情,铭感五内,更使我永远无法忘怀。斯人已逝,千言万语也无法述尽怀念和不舍,只有认真做好眼前事,不负这份恩情和厚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兆和绘白蕉先生像

2016年何民生先生与本文作者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何民生先生与本文作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