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的展览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开展,该展展出的193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9件,包括刘体智之孙刘耋龄所捐赠的49件(封)书信,以及与这批书信相关的青铜器、甲骨片、古籍善本等,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海内第一收藏家、民国银行家、学术圈重要人物……他的藏品让你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海内第一收藏家、民国银行家、学术圈重要人物……他的藏品让你感叹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化私为公,大爱无疆

讲述刘体智将绝大部分通过无偿捐献和有偿出让的方式,化私为公、归于国有,进而惠及大众的事迹;

02

因古结缘,嘉惠学林

讲述刘体智善斋的收藏名冠海内,围绕他的藏品,罗振玉、容庚、郭沫若等一大批民国学人与之结缘的故事;

03

粤东金石,名家辈出

聚焦清末民初,岭南地区金石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学术影响。

镇馆之宝——越王剑

广州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霍雨丰跟“特搜”介绍,越王剑,容庚先生在1931年所买的一把青铜兵器,一开始容庚先生并没有释读出上面的铭文,以为铭文写的是“王戉”,那后来他把这把剑是卖给了于省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容庚先生才发现上面的铭文原来是“戉王”,而非王戉,所以它是一把珍贵的越王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后悔不已的容庚先生,后来凭着从刘体智处购买了“师旂鼎”与于省吾交换回越王剑。1956年,容庚将这柄“越王剑”捐赠给广州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体智,这位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收藏大家,他被誉为“民国时期收藏的第一人”,凭着对青铜器、甲骨等文物的了解,为当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极大帮助,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霍雨丰:

我们结合容庚先生编著的一本书名为《送斋吉金录》,里面就提到关于他的一些细节,比如说,容庚先生在判断一些器型的时候,对某一种器型他不是很确定,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他去了刘体智家里,看到这件器物名叫曾大保盆,因此容庚觉得备受启发,他认为,原来这种器型就是叫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以刘体智和他“朋友圈”往来的书信开展的展览,涉及到郭沫若、容庚、罗振玉、陈梦家等名家及史语所等机构。这些信札是研究近代学人治学、收藏、交游等方面生动具体且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近代金石学、历史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霍雨丰:

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文化的保护以及文化的传承是做出了不遗余力的工作。包括刘体智的后人,刘耋龄先生,他也是秉承他的先人遗志,将这些珍贵文物捐给广州博物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爱国,他们都拥有一颗爱国的一个情怀。

缀古——

刘体智与民国学人

展期:2024/08/16 - 09/17

9:00-17:00,逢周一闭馆

地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专题展厅

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公园内

门票(¥):0-10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部分来 源 | 广州博物馆、生活艺术地图Lifeartmap

编辑 | 赵婉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