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中对

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荆州一呆六七年的刘备,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老家“隆中”拜访,好不容易见到他,当面请教怎么翻盘、夺取天下。

精心准备过的诸葛亮发表了长篇演讲,帮他分析天下形势和敌友关系,提出应对策略和战略规划,为迷茫的刘备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

其实,在楚汉争霸初期,还有一个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汉中对”,它的故事主角是刘邦和韩信。

汉中对”的故事背景是什么?主要讲什么?

话说前206年,刘邦就任汉王后,在丞相萧何的强烈要求下,拜韩信为大将,但心里忐忑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信

一方面刘邦有强烈的“恐项症”,担心在未来的楚汉争霸中,自己打不过项羽。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萧何被韩信忽悠了,把他捧得太高——如果韩信只是个混混,自己这么隆重拜他为大将,可就丢死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与韩信

为了安抚其他将领,也为了说服自己拜将没错,刘邦决定亲自考考韩信。

拜完将,刘邦请韩信喝茶,耐心请教:“韩将军,萧丞相一直说你特别厉害,请问你有何鼎定天下的良策?”

韩信不答反问:“大王,您觉得自己跟西楚霸王项羽比,谁的军队更为英勇强悍?”

刘邦沉默良久,才道:“当然是项羽。”

“我也这么认为。”韩信说,“我曾近距离侍奉过项王,深知其性格为人。项王叱咤风云,一声怒吼,众人都被吓瘫,可是他却不能放手用人,不过是匹夫之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

“能否举个例子?”

“项王是个超级暖男,待人慈爱,说话温和,将士病了,他流泪把自己的饭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立功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了,也舍不得封赏。这是什么?这叫‘妇人之仁’。”

“哦。”刘邦被这些新奇的说法惊呆了,“恐项症”好了一半。

接下来,韩信历数项羽几大战略失误和罪状,说他是一个“四无青年”:

一无理想:项羽为了富贵还乡,放弃最适合当国都的关中,非要回彭城;

二无信用:项羽违背楚怀王(义帝)之前的约定,撸掉刘邦的“关中王”帽子,将其发配巴蜀;

三无公平:项羽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诸侯王;

四无仁慈:项羽残暴嗜杀,坑秦降卒,遭秦人和天下人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纸老虎

韩信这番话的中心思想是——项羽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事实上有很多致命短板,是一只“纸老虎”。因为他的“强”很容易变“弱”,汉军完全可以战胜他。

韩信这一席话,让刘邦的“恐项症”瞬间被治愈。

为什么?因为韩信来自楚营,是项羽的近侍,对其性格为人、优点缺点有切身体会,可信度比较高。

韩信骂完项羽,又拍了一通刘邦的马屁,说他之前在咸阳大考,成绩优异,“约法三章”等政策深得民心,百姓爱戴,关中唾手可得。

韩信最后说,要从汉中北取关中,必须声东击西。他建议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其不意,夺取三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

刘邦听后大喜,感觉与韩信相见恨晚,对其言听计从,开始部署夺取关中的战争。

后世有人将韩信这番话与诸葛亮答刘备的“隆中对”相比,称其为“汉中对”。

当年八月,刘邦派大军抢修之前张良建议烧毁的栈道,率军翻越秦岭,袭击陈仓,成功拿下关中、还(huán)定三秦。

此时,距离刘邦拜韩信为将,不过三个月;距离项羽大封诸侯,也仅半年时间。

刘邦拿下关中,开始拥有与项羽争霸的大本营,标志着项羽将刘邦困守秦岭以南的策略彻底失败。(文/松鼠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鼠父子读西汉”系列故事(24):韩信的“汉中对”

小松鼠问:“老爸,‘还定三秦’中的‘三秦’指什么?”

“是这样。”松鼠爸爸耐心道,“ ‘三秦’的意思就是战国时秦国的大本营‘关中’。我们之前讲过,项羽灭秦后,大封19路诸侯,将关中一分为三,分封给三位秦朝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zhái)王董翳(yì)。从此,关中就称为‘三秦’。”

“为什么要说‘还定’?

“因为刘邦之前一度自封关中王,认为关中是他的。项羽把他赶走了,他不过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所以叫‘还’,感觉就跟回老家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邯

“章邯之前不是特别厉害吗,这次怎么这么不经打?为什么守关中的秦朝三位降将,轻易败给了刘邦?”

“两个原因。一是刘邦启用韩信后,战斗力确实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此时章邯等人已是虎落平阳,与他们代表秦朝平叛时相比,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呢?”

“章邯之前的二十万大军,已被项羽全部坑杀,他和司马欣、董翳虽然被封王,手下应该没多少兵力。再一个,他们投降过项羽,在关中的秦民百姓看来,他们是亡秦的罪人,不愿支持他们。”

(“父子同读历史,悠闲亲子时光。”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原创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