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上将是立下了赫赫功勋的开国上将,咱们对这位老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贡献那是相当敬仰。
最近跟军史爱好者聊到解放战争里山东战场的情况,有人冒出个奇怪的说法,讲山东差不多是许上将打下来的,像保卫胶东、大战潍县、解放兖州、解放济南这些,说他是解放山东的头号功臣。
我老是感觉不太对劲。
这些仗确实是许世友将军指挥打的,可要是说用第一来描述,那就不太准确了。甚至可以说,不是这样而是那样的,这对许上将也是不尊重。
一、山东国民党军队的是走是留
解放山东,关键在于消灭山东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许上将能够独当一面是从 1947 年七月分兵那会儿开始的,当时他出任山东兵团司令员,肩负起内线作战的重要任务。
咱们就从 1947 年 7 月说起,瞧瞧山东国军主力都去了哪儿。
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军队把它叫做鲁中会战,投入了 42 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共是三个兵团、两个绥靖区。
以下是列出来的内容:
1. 王耀武的二绥区,包含第八军、十二军、五十四军、七十三军和九十六军。
2. 冯治安的三绥区,包含整编 77 师和整编 59 师。
3.欧震的第三兵团,包含有胡琏的整 11 师、整 9 师、整 20 师、整 64 师和整 84 师。
4. 王敬久的第二兵团,包含邱清泉的第五军、整 72 师、整 75 师以及整 85 师。
5. 汤恩伯的第一兵团,包含张灵甫的整 74 师、整 25 师、整 83 师、整 65 师、整 57 师、整 48 师、整 28 师,还有桂系的第七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共有 24 个军级单位,在孟良崮战役里整 74 师被灭掉了,就剩下 23 个军级单位。
华野七月分兵,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后,山东的国军主力也跟着展开了大范围的调动。
调走的有两个去向,一个是去鲁西南追击华野部队,另一个是到大别山追剿刘邓大军。
去大别山的一共有 9 个军:第七军、整 11 师、整 20 师、整 85 师、整 65 师、整 48 师、整 28 师、整 25 师、整 9 师。
被调到鲁西南和豫东的有五个军,分别是第五军、整 57 师、整 72 师、整 75 师、整 83 师。
在苏北没去参与山东作战的有两个军,分别是冯治安的整 77 师和 59 师。
从数量来讲,23 个军调走了 16 个,就剩下 7 个,还分别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济南和胶东两边,胶济线上的山东鲁中腹地差不多啥都没了。刘统先生的《华东解放战争》有总结,到 1948 年 3 月,山东境内的国民党军仅有 13 个师、27 个旅的兵力(这里面包含了鲁西南的兵力),负责防守胶济线和津浦线沿线的大城市以及部分县城。除了济南和青岛的兵力比较多之外,像泰安、兖州、烟台这些城市就只有一个师防守,其他的县城要么是一个团,要么是一个营,兵力特别分散,根本不够用。
从质量方面来说,五大主力有一个被消灭了,另外两个都离开山东腹地,跑去追击刘邓和粟裕这两股强大的敌人。被称作第六大主力的黄百韬整 25 师在胶东打了一半也去了大别山。战斗力比较强的就只剩李弥的第八军了,剩下的全是杂牌军、伪军或者是由地方军提升上来的部队,王耀武手下没有一支他在抗战时带过的厉害部队。
咱们来评价 1947 年 9 月往后的战局,就是华野正式分成东西两个作战集团那时候,一定得弄明白东西两边各自碰上的敌人实力咋样,敌人强大的战场肯定是主要的。粟裕在西线接二连三地把国军野战精锐成建制地消灭掉,单是豫东战役就干掉敌人 9 万多。
咱们肯定不能硬要求山东兵团跟粟裕似的大口把敌人给吞灭了,毕竟山东兵团的兵力比西兵团要少。
而是得瞧瞧这些战果给大局造成了啥样的影响。
另外啊,多讲一句,从山东战场的兵力调配就能明白,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确实有着特别高明的战略用处。山东战场调走 9 个军 20 多万人去大别山,一下子就给华野减轻了好多压力。要不是刘邓大军在南线牵制着,粟裕打豫东战役能那么顺利吗?
二、豫东战役对于解放山东具有的重要作用
豫东战役的战场是在河南,可它的影响却能到山东,从根本上左右了山东战场的发展趋势。
为啥这么说呀?
在山东和河南战场,据国军方面的战史记录,总共有四次规模较大的作战安排,从重要程度来讲,跟当年抗战时所说的会战是一个级别的。
哪四次呢?1947 年 5 月的鲁中会战,也就是孟良崮战役。
1947 年 6 月的鲁西南会战,对阵的是刘邓大军。
1947 年 9 月展开了第二次鲁西南会战,与之对阵的是华野。
1948 年 3 月的豫东战役,其对手依旧是华野。
前两回所说的会战,主要是国军展开进攻。第二次在鲁西南的会战,开始是国军追,接着华野停下反过来歼灭国军,让局面发生逆转。到了豫东战役,完全由粟裕把控,国军只能被迫接招。
打下开封,让郑州那边的国军、鲁西南的邱清泉等队伍、徐州方向区寿年带领的部队都被吸引过来。南线的胡琏整编 11 师也被引得向北行进。
山东的国民党军队重心进一步往鲁西南伸展,致使山东出现空心化的状况,这给许世友在胶济线作战提供了特别好的条件。
咱们说起豫东战役的时候,可别忘了沙土集战役。
这场仗规模不算大,就打掉了国军段霖茂整编的 57 师,灭了 9000 多人。不过意义可大着呢,粟裕自己说这让局面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毛主席也特别肯定这场胜利的意义,总结称这是华野全面南下的开头。
在这一仗之前,邱清泉的第五军一直待在鲁西南没动,胡琏的整 11 师在鲁中的周村一带休整也没挪地方。沙土集这一战把国民党高层惊到了,邱清泉不得不慢慢往西去,胡琏也赶紧坐火车往西又往南,到了鲁西南。
虽说在沙土集之后,粟裕想着再复制这样的胜利,去土山集围攻胡琏,可没成功。但国军整体的布局早就不像 1947 年初重点进攻那会儿那么轻松主动了,精锐主力的运用,只得跟着粟裕的主力瞎转悠。
不然,要是有一支像五大主力那样的部队守在鲁中,华野山东兵团肯定不敢大张旗鼓地围攻潍县。九纵是强,可单独跟胡琏的整编 11 师较量,能有胜算吗?
三、潍县战役的实际情况
山东兵团在胶济县展开大战,其中表现出色的要数潍县战役。
许上将指挥得特别棒,在战役部署方面眼光开阔,安排七纵、十三纵在潍县的东西两边,阻挡来自济南、青岛方向有可能来的援兵,让九纵、渤纵、鲁中军区的部队去攻城。九纵是华野的头等主力,攻坚本事特别强,渤纵和鲁中部队负责攻打外围的战术要点,进攻兵力的安排也特别好。
后来,大家都知道破城首功是华野九纵 27 师 79 团,也就是出名的“潍县团”。整编 45 师(就是九十六军)的师长陈金城被抓住了,守敌一个整编旅的兵力(不清楚具体数字,大概 5000 到 8000 人,是由东北杂牌军组成的,兵力不太足,聂凤智司令员说歼灭了 1.1 万人,应该还有部分地方守备部队)被全部消灭。
潍县战役有着转折性的意义,华野在山东的腹地展开了全面进攻,国军只能退缩到济南、青岛、兖州、济宁等大中城市,再也没能力对华野进行围剿了。
照理来讲,这应当是许上将和九纵的大功劳,甚至可以说是全部的功劳。
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又不是这样。
九纵能够攻克潍县,其中有一股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那就是特纵。
华野特纵司令员陈锐霆在 1988 年写过一篇回忆我军炮兵发展与作战历程的文章,里面有一节专门讲了华野特纵参与潍县作战的情形。陈负责炮兵这一块,在敌我炮兵力量的对比、攻坚时炮兵作用的占比、炮兵战术运用对步兵的支持作用等方面谈得比较多。从陈的文章能看出一些特别之处。
(http://www.gtyrk.cn)
来源:http://www.lelgh.cn
(http://www.oy11.cn)
来源:http://www.5555511.cn
(http://www.mycargpd.cn)
来源:http://www.lzqxw.cn
(http://www.lacp.com.cn)
来源:http://www.drfgs.cn
(http://www.r6688.cn)
来源:http://www.6666611.cn
(http://www.osoq.com.cn)
来源:http://www.nezun.cn
(http://www.4ban.com.cn)
来源:http://www.mayplus.com.cn
(http://www.shenchinews.cn)
来源:http://www.uc101.cn
(http://www.1hsq.cn)
来源:http://www.aspetos.cn
(http://www.glxyfd.cn)
来源:http://www.gupinw.cn
潍县的县城分成了东西两城,聂凤智说这在山东很少见,是“双城”。潍县的城墙本来就很高大,还是砖石结构的,东西两城能相互照应,单靠步兵去进攻相当困难。
也许正是想到了这个特点,华野把原本不在山东兵团战斗序列里的特纵,调给许世友使用。
陈锐霆回忆讲,潍县的守敌拥有各种山炮、野炮、榴炮和迫击炮,加起来一共 112 门。而我军特纵和九纵各师的炮兵,集中起来有 893 门各类炮。这是我军从转入战略进攻(以挺进大别山当作节点)开始,集中使用火炮数量最多的一回。
炮兵部队向潍县城墙和阵地发起了压制性攻击与精准打击,做了 2 个小时的炮火准备,把预定的敌阵地目标都给摧毁了。特别是攻打西城最重要的北门城楼,本来打算用 150 发炮弹打掉这个火力点,结果只用 50 发就把它击毁了,命中率达到 80%。在炮火的直接掩护下,5 个步兵连能够顺利登上城墙。
同样,在攻打潍县东城的时候,先是让炮兵展开猛烈炮击,接着步兵就顺利登上城墙了。
这么来讲,要是没有特纵大力支援,打潍县不会这么顺。许上将和九纵的功劳,起码得有一半算在特纵头上。
四、究竟谁是济南战役的总指挥
在解放山东的战役里,济南战役是最重要也最具标志性的,而这一战役的解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许上将功劳最大。像不少人都觉得济南战役的总指挥是许上将。
那最后咱再讲一讲军史上有名的济南战役总指挥这个事儿。
之所以存在争议,在笔者看来,毛主席和许上将那段经典的点将事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许上将才华出众,特别会指挥大的战役,这没啥可争辩的。这位将军对中央的意图理解得特别准,跟毛主席感情交流得非常好,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一直都把许上将当成解放济南、解放山东的大功臣。
但要是牵扯到第一、首功这种定位,那就得特别客观、特别谨慎。
粟裕能被称为第一、立下首功吗?我觉得就算他身为第一大将,也没法毫无争议、完完全全、百分之百地承受这个分量极重的称呼。要知道在华东局,排在首位的是饶书记。在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是陈毅。粟裕大将只是在作战指挥还有大多数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里,充当了总策划、总指挥、想出关键策略的角色。至于谁是第一,还是让大众去评判吧。
把许世友上将说成是解放山东的第一功臣,只是从军事角度来讲的。这对粟大将的功劳和贡献不公平。
在许世友从胶东老根据地赶到前线之前,对于济南战役怎么打、能有啥结果、碰到战场变化咋应对,毛主席和粟裕早就展开了充分的探讨,从而发起了济南战役。
比如说在 1948 年 7 月 16 日,粟裕给毛主席发的一封电报,很具典型性。主要意思是不同意让许谭兵团攻打济南。
起因是啥呀?之前毛主席给华东方面发电报,叫许世友解放兖州后往北去打济南。粟裕讲,要是中央的意思是让许谭给华野主力在豫东减轻压力,那根本用不着,因为主力部队已经从豫东战役里恢复过来了。要是真让许谭打济南,估计部队会有难处,不光短时间打不下济南,还没能力分兵去阻拦援军。
毛主席于是重点跟粟裕商量怎么打,这集中在 1948 年 8 月 26 日的电报里。毛主席讲了三种可能出现的战况,一是在援敌离济南还远的时候打下济南;二是在援敌距离近的时候打下济南;三是援敌近了但济南还没攻克。让粟裕依照攻城和打援同时进行的办法,来筹划济南战役。
后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粟裕把华野全军(包括许谭兵团在内)的 32 万多人分成了两部分,14 万人负责攻城,18 万人负责打援。14 万的攻城部队,根据《华东野战军济徐作战预备命令》(1948 年 9 月 2 日,出自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战役》资料集总录),其战斗序列包含山东兵团的九纵、十三纵、渤海纵队,组成攻城东兵团,由许世友、王建安直接指挥;三纵、十纵、鲁中南纵队组成攻城西兵团,由十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这两个兵团都归许、王指挥。
原先山东兵团的七纵被调到了南线阻援集团。剩下的一纵、二纵、四纵、六纵、八纵、十一纵、十二纵、特纵的一部分以及中野十一纵,全都在南线阻援。
为啥要这么详细地去说明战斗序列呢?大家注意哈,攻打济南的时候,实际上早就打破了原本东西两部分战斗兵团的界限,山东兵团的兵力都调走了。
不少许上将的支持者反复坚持山东兵团是解放济南主力的看法,这在史实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在济南战役的时候,粟裕一直都在指挥前线,只是较少参与具体的战斗部署。上面引用的《济南战役》里记录的在济南战役持续期间,粟裕和中央的往来电文,还有跟许(世友)王(建安)谭(震林)的往来电文,都表明粟裕在前线战役安排上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济南战役真正的最高指挥员就一个,这人就是粟裕。
咱们称赞所有为新中国立下大功的开国元勋,怀念所有为解放山东、解放济南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前辈。越是如此,就越得客观小心地看待每一位功臣的功绩。
任何过度夸赞的话,跟诋毁的话一样,都会降低开国将帅的威望。
纠正史实,让人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