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四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各地都有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的全场或选场参加。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多民族国家,有丰富的地方戏曲剧种。地方戏与当地人民生活、语言特点、欣赏习惯有密切的联系。用当年的话来说:“通过移植的再创造,革命样板戏中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在地方戏曲舞台上发射出了夺目的光彩。通过移植,可以使革命样板戏更易为各地区、各民族群众听懂和接受,从而使革命样板戏塑造的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花鼓戏剧团演出花鼓戏《沙家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湘剧团演出湘剧《杜鹃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省代表团评剧队演出评剧《龙江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越剧团演出越剧《龙江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沪剧团演出沪剧《红灯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演出淮剧《海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演出壮剧《平原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团演出桂剧《杜鹃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团演出彩调剧《红色娘子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团演出彩调剧《红色娘子军

那时的口号是,学习革命样板戏,保卫革命样板戏,学演革命样板戏,移植革命样板戏。移植革命样板戏,搞得轰轰烈烈,就是连新疆都移植了维吾尔语《红灯记》,延边移植了朝鲜语《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移植革命样板戏,到文革结束就没人玩了,一切就这么过去了,从此再也没人提,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