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是威海市立三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从医12载,他治愈了一位又一位疾病患者,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与此同时,他也与患者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互相成长,重燃热血。

专业 高超医术是医生的底气

王帅12年的临床工作中,他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患者。其中,有年纪轻轻就常年服用安定类药物助眠,但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躯体不适症状的;有临近高考夜夜不能入睡,出现胃肠道病痛或头痛欲裂的;也有人到中年面对家庭、事业等多重压力,出现睡眠障碍的……

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患,王帅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治疗一群人,而是一群人治疗一群人”,而是利用先进的监测、治疗仪器,专业团队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才得以让病患得到更专业、贴心的治疗。

“一个个睡眠障碍患者的治愈背后,不仅仅需要完备的诊疗设备,更需要医生们拥有高超的医术。”为了不断提高医术,市立三院会定期组织科室进修学习,并参加省内或国家级的学术会议。

王帅曾与同事一起,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修学习了半年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这次研修让王帅获益匪浅。

“在进修期间,我白天在北大六院研修,晚上跑到北京大学医学部上夜校。在教授的指导下,在浓浓的求学氛围中,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益友,精进了医术,重燃了求学的热情。”王帅说,这份“受益”一直持续到现在。回到威海后,他依旧保持着与研修时同期好友的联系,还会经常学习行业优秀人才发表的学术论文。此外,他还积极参加一些学会的课程学习。

“高超医术是医生的底气。能为患者解决难题令我很有成就感,也督促我更加努力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术。”王帅说。

王帅与患者进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帅与患者进行交流。

成长 与患者彼此成为“良师益友”

医者不仅医治病痛,更要医治身心。

患者的身心疾病不仅伤害自身,也伤害着一个家庭。王帅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有时需要帮助患者与他的家人沟通,告诉他的家人“患者这样做不是故意的,有些疾病是作用于患者大脑神经生理性变化损伤可能导致患者行为异常,心情烦躁,躯体不适,并非患者‘想太多’‘没事干’造成的”。王帅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帮助患者战胜身心疾病的有力支撑。

当然,王帅也很理解那些可能被患者无意伤害到的患者家属,他像一位“家庭调解员”一样,劝导病患配合治疗,坚持通过药物、行为等疗法控制自己的病情,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为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渐渐地,王帅与不少患者及家属成为了彼此的“良师益友”。“接触过一些青少年患者,他们因学业压力来我这治疗,痊愈之后分散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求学。有时,我会突然收到从事医学专业的孩子的一份病历分享,有时我会收到非医学专业孩子从海外分享的医学相关文献,有时我会收到患者家属细心整理的在更优秀的名师处就医的病例,帮助我不断学习更先进的治疗方法……每次收到类似的分享,就感觉心里很暖,心情也变得很好。”王帅说,这在心理学上叫“互相成长”。

“能够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获得他人和工作的认可,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王帅说。

讲座中的王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座中的王帅。

转变 从“不敢说”到因它自豪

其实,王帅最开始选择学医,并成为一名精神类医学相关的医生时,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专业。

王帅说,大学时他选的专业是精神医学,这精神医学名称是从外语翻译的,当时国内大众听闻精神医学都会立刻联系到精神失常患者,对于心理及睡眠等问题社会认识度也低。“记得当时,别人问我学什么专业都不好意思说,因为很多人以为我们就是治疗重度精神患者的,而且大家很排斥提及精神病。”王帅回忆至此笑了一笑。

后来,国内精神医学高速发展,精神医学领域的专业也不断细化出青少年心理、睡眠医学等众多专业学科,社会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认知度不断提升。

“回想起小时候看到或听说过的一些行为异于常人的人,或者没有什么明显表现就选择轻生的人,应该有不少可能是患有心理疾病却未发现未治疗,最终导致不幸。”随着工作中接触和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王帅越发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有时我会难过一些患者因就诊太晚而延误治疗,有时会庆幸一些患者的治愈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王帅面对每一位患者都尽心尽力,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在他的治疗下获得痊愈。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王帅除不断精进自身医术外,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类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人群宣讲和疏导心理。

“看到越来越多人摒弃偏见,开始了解心理、精神类疾病,越来越多患者敢于面对和治疗疾病,还有一些青少年在颓废中‘重生’,甚至选择学习这一专业时,我就有一股‘热血’油然而生,深深地为自己的职业自豪,为自己的付出感到值得。”王帅如是说。

记者 周颖 通讯员 刘婕 本版图片均由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