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放弃造车,而小米却成功了?
有人说,是因为苹果在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和相关技术不如小米。
但是,事实真的这样吗?
2014年,财大气粗的苹果开始探索电动汽车项目,并命名为Titan计划。
目标是开发一款具有豪华内饰和语音导航功能的全自动电动汽车。
苹果发挥出它的“钞能力”,从谷歌、奔驰、特斯拉等公司挖人。
组建了一支规模超过2000人的开发团队,瞄准L5级自动驾驶。
在苹果汽车项目启动的十多年间,投入了超过100亿美金。
然而,到了2024年初,苹果突然宣布放弃造车。
终止这项计划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首先,排除没钱、没技术、没资源这样的理由。
要知道,截至2024年8月,苹果的市值高达3.4万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有人说是因为供应链的整合,这的确是一方面,尤其在汽车行业。
苹果习惯将制造外包,但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标准极为严格,需要直接的制造和质量控制,
因此苹果的这一运作模式可能会受到限制。
尤其对于电动车产业链来说,中国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
苹果想要在美国本土拉起一条新的产业链,难度很大。
但是这项任务,对苹果来说顶多算困难模式,
因为苹果CEO库克船长擅长的就是整合供应链和运营管理。
你可以怀疑库克的创新能力,但不要怀疑他的整合能力。
苹果放弃造车,最主要是它给自己设定了太高的目标,导致自己进入了地狱模式。
一开始,苹果打算造一辆没有方向盘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而且还没有油门踏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类似主机游戏手柄的控制器,同时还要具备L5级自动驾驶功能。
由于后来对技术难度的错误估计,苹果不得不一再降低技术标准,从L5级完全无人自动驾驶到L4、L3级,最后到L2级。
不仅没有重新定义电动车,甚至连量产都没有。
小米造车能成功,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比较务实,从外观方面就能看出来。
有句话这么说的: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而且首款车就选择了受众面最大的轿车,小米Su7上市之后,他们才开始研发SUV车型,可以说是稳扎稳打。
除此之外,小米还自研了很多核心技术,比如超级电机、一体化电池技术、大压铸技术等等。
小米造车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可以说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控制成本。
因此,仅仅用了三年,小米汽车便完成了从概念到实车的蜕变。
所以,造车这件事,你真不是有钱有技术,就能成功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