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8月23日,“人才聚力·智汇凉山”第五届优秀青年学子(人才)凉山行活动,在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启动。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多所国内外29所知名高校的61名学子和6名老师,在6天时间里,深入凉山州西昌市、会理市、宁南县、昭觉县等县市,近距离走进凉山看变化,了解当地的发展变迁。

这几天时间里,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都看见了怎样的凉山?8月27日,活动参观行程结束后,他们相聚西昌邛海边,在一场座谈会上,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凉山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座谈会现场

印象一:教育发展飞速

来自凉山州甘洛县的木乃约热,跟随这次活动,再次深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2023年,木乃约热以681分的总成绩,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北京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成为甘洛县建县以来,在本地就读考上北大的第一人。

座谈会上,木乃约热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凉山州近年来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6天的行程里,木乃约热去了当地多所学校。看到学弟学妹们求知的眼神和热情的提问,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还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在西昌一中,学弟学妹们提的问题都很全面,能够感觉到他们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同时在昭觉民族中学,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同,也让我非常感动。”

“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宁南中学有着很高的本科上线率时,我觉得很震撼,也很庆幸,这里的学子可以通过学习和知识走出大山。”令木乃约热更加感动的是,当一位学妹告诉他,这群优秀学子的到来让她充满动力时,他突然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我觉得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到别人,成为他们的动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活动的优秀学生代表 图据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印象二:脱贫攻坚不易

抵达凉山后的第一站,这群年轻人去了凉山州脱贫攻坚博物馆。在这里,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故事,一个个物件,他们对脱贫攻坚的不易,有了大致的了解。

而让大家对这段“不易”的历史,产生更加具象化的了解,是在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的调研。走过三河村的旧址、新村和村史馆,这群“90后”“00后”,开始思考这里是如何产生了巨变,大家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能让这里重换新颜。

来自复旦大学的孙彦康,对凉山州脱贫攻坚的历史很好奇。“最开始只是听说过这里一步跨千年,但并不知道到底经历了什么。”这几天的行程里,沿着蜿蜒盘山道,看着新修的村落,听着一路上讲解员讲解的脱贫故事,孙彦康在感受到脱贫攻坚伟大的同时,也感叹着这里的不易。

东北大学的邹国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凉山人,在此次活动之前,凉山州内除了家乡宁南,他只去过会东县,更别说是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在昭觉县参观时,邹国旺看到了全州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基础建设上,当我第一次踏上昭觉这片热土,在三河村走进土房子,再到搬迁后的新房,我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震撼,看着那陡峭的山势,我不禁为他们点赞。”

在昭觉县人民医院,邹国旺了解到大量省外的优秀医生,通过东西部帮扶计划在此扎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院长说由于当地小孩比较多,于是专门设了一个点来为妇女儿童服务,这种贴心细致的安排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在教育设施上,昭觉民族中学在绵阳学校一对一的帮扶下,大批优秀教师来到昭觉民中,他们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初心,用责任心、使命感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也让邹国旺备受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秀学子讨论自己的“凉山印象” 图据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印象三:大国重器雄伟

在流经宁南县的金沙江上,“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伫立其间。作为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共安装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达624.43亿千瓦时,为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登上观景台,金沙江滚滚奔腾,雄伟的白鹤滩水电站让这群年轻人颇为感叹。“通过这些‘大国重器’,我们可以看到凉山扎实的工业发展底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龚明月说。

再一路来到凉山北边的冕宁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曾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如今,北斗母港、嫦娥故里等IP逐渐打响,展现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实力和决心。

在参观了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大家更是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强劲发展感到震撼。来自清华大学的梁晨洲在近距离了解卫星发展的相关进程后说,“作为一名工科生,我为这样的大国重器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样是工科生的木乃约热,则有了更深的感触,“因为我的专业和航天航空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特别关注卫星事业发展,参观的过程中我也问了很多的问题,等我未来学成之后,我一定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