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戴季陶向印度“圣雄”甘地询问抗日对策,甘地道:“不要抵抗,等日军杀满2亿中国人,你们就胜利了。”
听完甘地“惊人”的发言,戴季陶好一阵错愕。
见戴季陶没有领悟其中的意思,甘地又继续解释道:“你们中国人团结起来,用‘非暴力’的方式反抗日本,最多牺牲2亿人,日本就会被你们不屈的意志所感动,届时自然退兵……”
甘地慷慨激昂地向戴季陶介绍他“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理念,但对方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所谓“非暴力”,就是用绝食、罢工、请愿等不沾血的方式反抗日军,所谓“不合作”,就是绝不向日军妥协。
换言之,就是用2亿意志坚定的中国人给日军祭刀,然后祈祷日军大发善心、知难而退。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戴季陶听后连连摇头,直到会面结束,两人也没能达成一致。
然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虽然看似荒唐,但在印度久负盛名,许多甘地的追随者都坚定地拥护这一理念。
是什么让甘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一想法在印度践行的结果又如何?
这与甘地一波三折的人生密不可分。
甘地自幼在印度长大,是一个虔诚的印度教教徒,经年累月受“苦行”“仁爱”“素食”教义的熏陶,为人温良和善。
1888年,甘地得到了去伦敦留学的机会,并在求学期间接触到西方宗教文化,其中许多观念与“印度教”不谋而合。
长期耳濡目染下,“非暴力”的处世之道在心底扎根。
与此同时,印度掀起了大规模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甘地留学归国后,也投身于抗英事业中。
在经年累月的斗争中,甘地与其“非暴力不合作”的观点越来越火,受到大批渴望和平者的尊崇。
他们坚信,“以暴制暴”只会让事情恶化,只有“以德报怨”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在甘地和一众追随者的努力下,英国殖民者无奈做出许多让步,这也让“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更受追捧。
因此,面对日军侵华的问题,甘地自然认为这一理念一样行得通。
然而,中国与印度虽然都受欺压,但性质大有不同。
英国入侵印度,更多是为了控制印度,让印度成为自己的殖民地。
而日本侵略我国,是为了“亡国灭种”。
日本只想将中国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据为己有,让中国人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如果我们放弃枪炮,仅凭意志斗争,那我们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
侵华日军永远不会被感化,“没有人性”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南京大屠杀、活体实验、慰安妇、三光政策等等,每一桩都是血的教训。
即使甘地是一名品行高尚的民族运动领导者,他心中怀有大爱,为印度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对中国时局的判断却完全错误。
要知道,有时候使用“暴力”,是为了“非暴力”的一天能够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