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摄影报道
“清流河有两公里流经我们村,气人的是看得到水,用不到水。”8月29日,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景坡楼村,眼见地里的红薯、黄豆等农作物因高温干旱,生长受阻,景坡楼村党总支书记李和岗有些无奈。
受排灌设施年久失修等因素影响,每逢干旱时期,景坡楼村生产用水就极度匮乏。今年5月,东兴区郭北镇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在景坡楼村落地实施。当前,14个蓄水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管道铺设也即将开工,预计年底全面完成,“到明年我们就不担心庄稼干旱缺水了。”
农作物叶片枯萎
现状
连续8天高温红色预警
农作物叶片发黄甚至干枯
8月29日7时42分,内江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这是自8月22日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后,内江连续8天发布的同等级高温预警信息。
58岁的村民陈利祥并不知道这些气象预警信息,他只知道,自家种的农作物被太阳晒得死了不少。再这么干下去,黄豆不好结荚,红薯也长不大。
村民何成文家的红薯、花生、黄豆也受到了干旱影响。“叶子都晒黄了,土壤薄的边坡地带庄稼也死了。”何成文庆幸8月初完成了3亩多的水稻收获,晒干后已经装入了粮仓。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地里的农作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蔫现象,红薯叶和黄豆叶发黄严重,有的甚至已经干枯,一碰就掉。叶片下方,土地因为干旱开始出现裂缝。
红薯叶发黄
缺水
排灌设施年久失修
临近河流却无法用水
据李和岗介绍,景坡楼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共有2500余名村民,分为11个村民小组。虽然紧邻大清流河,但自从2000年左右开始,因为排灌设施、设备年久失修,村民常年面临“看得到水,用不到水”的困境。
2022年内江经历了严峻的高温干旱天气,景坡楼村田地干裂,井水断流,村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告急。“消防车送了一个多月的饮用水,庄稼损失严重。”两年前的遭遇,李和岗历历在目。
为吸取经验,2022年底,村里80%的常住人口都安装了自来水,剩下20%的村民井水水源充足,饮用水能够保障。
然而,村民饮水问题是解决了,但庄稼依然只有“靠天吃饭”。
为了解释抽水成本高、不划算,何成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抽水一个小时要三四十块,一亩干田起码四五个小时才能灌满,而且还是10公分的粗管子放水。
“你想多了,水还没到你土里,就全部流出去了。”一旁的陈利祥反驳道,沿途的排水渠好多都已经垮塌了,水一放出来,就流到别人土里了。
这样的窘况,李和岗也十分清楚,可村两委也没有办法,只有眼看着庄稼“渴”死。
工人正在建设蓄水池
改善
新建14个蓄水池
工人避开高温错峰施工
8月29日上午9点,在景坡楼村9组的一个山坡上,10余个村民正在进行蓄水池垫层施工。“赶紧干完,早点收工。”眼见太阳越来越晒,一位村民喊道。
今年5月22日,东兴区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落地景坡楼村,村里将新建14个蓄水池。盼望了近20年的工程终于开工,村民们都十分积极参与建设,全村98个人参加了以工代赈项目, 脱贫户兰以兵就是其中之一。
兰以兵从家步行到工地只需要10多分钟,一天工资160元于他而言已经十分满足。“我年龄大了,外面的活路不好找,这个工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施工管理方采取错峰施工方式,确保村民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每天早晨6点至上午10点,以及晚上7点至次日凌晨5点,村民们轮班作业,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影响。目前已经有7个蓄水池基本完工。
有的蓄水池主体基本完工
展望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期将签约千亩粮油种植项目
在景坡楼村1组,7号蓄水池主体工程已经在8月20日完工,等水泥干了之后,还要进行防水和抹灰工序。项目施工负责人称,蓄水池旁边还要建一个沉砂池,周边的水流入沉砂池后,再经过水沟进入蓄水池。
李和岗介绍,以工代赈项目新建的14个蓄水池覆盖了7个村小组,其他4个村小组也在建蓄水池。与此同时,景坡楼村还将利用其他项目,铺设排水管道,并配备必要的抽水设备,建成后将从清流河抽水灌满蓄水池,预计在今年年底全村11个村民小组灌溉用水可以实现全覆盖。
更让人欣喜的是,以前因为缺水无人问津的乡村,如今因为水利设施的新建,引来了不少投资商。
李和岗告诉记者,最近已经有3批人来村里考察,他们都想承包土地发展产业,种西瓜、中药、香椿等等。村里已经确定了引进一个千亩左右的粮油种植项目,最近就会和企业签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