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九派新闻

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北京路上,有一个东风花苑小区。小区看似不起眼,少有人知道小区名字里的“东风”就是取自东风汽车厂,这里曾是东风汽车厂的职工大院。

上了年岁的房屋,残留的工厂建筑,老去的退休工人,搬来的各地新居民,交杂而居。不过,几个月前,这个本应沉静的地方,却因为改建了一个花园,受到了关注。

花园建造者之一刘伟也是东风花苑的居民,他的老家在武汉,父亲是东风汽车厂的职工。父亲从武汉去援疆之后,他们一家人都留在了新疆。刘伟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时隔31年,他加入了南京林业大学的林家营造团队,回到家门口一起打造了乌市首个较为完整的公共参与式社区花园。有了花园之后,老小区的居民关系更融洽,还成为城市微更新的范本之一。

刘伟表示,虽然厂区已搬离十几年,但是家属院里退休老工人仍然记着东风汽车厂的历史和岁月。他希望更多人记住东风汽车厂的历史,以及更多人关注东风老厂区和退休工人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学一小时系列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1】新来的人们来来往往,社区不再全是熟人

“这片区域以前是乌鲁木齐的机械工业区,有不同种类的机械厂以及家属宿舍,现在好多都没有了,我们的东风花苑社区其实就成了那个年代最后的建筑遗存。”

刘伟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他告诉记者,他父母是东风汽车厂的员工,他在这里出生,长到19岁,读大学才离开这里,每年寒暑假还是会回来,路上老人们都喊他的小名。

据刘伟回忆,爸爸是1959年从武汉来新疆,后来担任东风汽车厂的副厂长,厂里多的时候工人有一千多人。那时候厂里有医院、电影院、幼儿园,会举行排球和篮球联赛,观赛的人们可谓是人山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伟一家人在武汉。图/受访者提供

他认为,新市区北京路,以东风汽车厂为代表,可以说是新疆工业化的起点之一。

几十年过去,东风花苑成了老小区,小区里还留着以前东风汽车厂的痕迹。例如锅炉房、篮球场、食堂,各种道路都还在,但是基本无法使用,居民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小。

刘伟称,因退休老人较多,这里被认为商业消费力不足,附近连本地的连锁超市都没有,有些新店子也不想开过来。东风花苑目前约三分之二的居民是后来通过购买二手房产或租赁的方式居住在此,大家不了解东风花苑过去的故事。也很少人再提起东风汽车厂,和退休工人们聊起厂里的风云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风汽车厂老照片。图/受访者供图

退休的老工人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到新疆的,一辈子留在了这里。有的人在这里干到了退休,老了也不愿意走,有的人即使跟子女去到了别的城市,每年夏天都会回乌鲁木齐避暑。“大家适应了这边的气候和生活,这边夏天凉爽,瓜果飘香。”

他们守在这里,新来的人们来来往往。由于社会人口快速变迁,老人们原本熟悉的社区好像变得慢慢陌生。随着花园的改造和一系列社区共创活动的开展,小孩了解了小区的历史和故事,新老居民的关系变得融洽,更多人走出家门在这里互动。

【2】荒疏的院子变成了花园,还留下了空余位置

刘伟是东风花苑的居民,同时也是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4月18日至5月11日,乌鲁木齐城乡规划管理局联合该校风景园林学院林家营造团队,在这里打造了乌鲁木齐市首个较为完整的公共参与式社区花园。

他们选择的正是东风花苑,并将小区楼下有个较为荒疏的院子变成了花园。花园展示了东风汽车厂的历史和故事,并邀请周围居民一起来参与改造,白天这里是花团锦簇的彩色花园,晚上这里的夜灯,照亮了来乘凉的居民。在花园设计中,团队特意设计了一个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篮球场,孩子们开心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图/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中。图/受访者提供

花园的设计充满了新疆特色,砖墙的高度也是适应老人和小孩的,方便坐着休息。花园还留有空余位置给大家来共建,“可以来种菜,或者再补种一些树种”。

刘伟称,在改造的小花园里,小砖墙里藏着东风汽车厂的老照片和文字介绍,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我经常路过改造后的小花园,总能听到老人家带着小孙女说,‘走,我们到花园去’,我听到心里面就暗暗得意。”

随着空间的改变,小区居民和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的花园。图/受访者提供

通过三工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联系到了东风花苑的另一位居民。老家在山东菏泽的王爷爷今年84岁,他1965年来新疆,在东风花苑住了56年,儿子也住在这个小区。

王爷爷年轻时在东风汽车厂做过锅炉工和维修工,退休后也会给邻居修东西。近年来年岁大了,腿脚不好,每日便不再做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老工友聊聊天。

得知楼下要改建一个花园,腿脚不便的王爷爷十分热心,帮忙保管工具搭把手。等花园改造完成了,王爷爷还自发给花园浇水除草,还想再栽种点不同品种的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爷爷(右一)图/受访者

老人提到,自己特别喜欢这个花园,“空气好了,环境也好了,大家都爱去,现在晚上可多人了。”他腿脚不便,平时也不怎么出去,他喜欢在小花园里坐着与大家聊天。

【3】专家:老人应该在“附近”有依托,有15分钟生活圈

据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邹农俭长期研究“一老一小”的社会服务问题,他认为,居民的“附近”有没有成为真正可靠的“依托”非常重要。对老人来讲,他的“附近”应包括15分钟生活圈。“一个健全的社会、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丰富人们‘附近’内容的社会。”

“附近”这个概念由人类学专家项飚提出,他认为,重建“附近”,不仅意味着重建真实社交、重构让陌生人得以频繁相遇的共同空间,更意味着重新激活维系社会共同体的活力和凝聚力。

“景墙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插图是一笔一画描上去的,植物会缓慢但从容地生长起来,一盏盏灯很小,光线微弱,但照亮的是整个社区。”王冰莹是当地青年社区规划师志愿者队“乌龟营造”的发起人,她和团队也参与到了这次改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南京林业大学林家营造团队指导老师杨艺红说,“借着营建一个‘附近’花园的契机,增强了大家之间的交流”。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有小花园之后,大家的情感联系更紧密了。

刘伟说,他想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社区,想告诉他们,这里并不是一下子生成的,它是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慢慢生长起来的,“想让孩子们体会到社区建设背后一代代人的不易与价值”。

他认为,城市发展的模式包含着旧城更新。把原来的历史记忆文化积淀起来,让每一片街区都是有内涵的。“希望这样的改造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也可以吸引更多有意思的小店过来。”

今年,将有100个家门口的“沉睡空间”在乌鲁木齐被唤醒。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援疆专家刘悦来称,目前城市微更新已经完成了30多个,他认为,每一个微更新也是一个微治理,从空间更新到社会治理是一个逐渐扩展延续的过程。从社区到街区到片区,再到整个城市,也是一个不断生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