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大唐往往能以极低的成本、极高的效率,干净利落地击败对手!
其中,李靖无疑是太宗君臣中最成功的一个。
无论是平定“胜兵四十万”的萧铣,还是攻灭曾经的东北亚霸主东突厥,李靖都以极小的代价、极高的效率,干净利落的取胜。
而面对让中原王朝头疼数百年的吐谷浑,李靖只用兵四万余(原计划十万,但有两路未参战),费时半年,即迅速平定。
此战中,李靖完美地注解了 “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矣”。
难缠的吐谷浑
吐谷浑,军力不算强,中原王朝、突厥都曾把他打得大败。
可是,他却依然很嚣张,谁也拿着他没办法。
隋炀帝就吃过他的闷亏。
当年,隋炀帝组织“四面围攻”,大败吐谷浑,伏允逃到党项人那里躲了起来。
表面上,隋炀帝武功赫赫,算是灭了吐谷浑。他在张掖大会西域诸国,风光无限;又在吐谷浑故地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尾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
实际上,隋炀帝一退兵,情况就不同了。
大隋实际控制的只有河源一郡,隋炀帝派去管理的伏顺(伏允
之子,在隋为质)时,还没到西平就前进不了了。
当然,后来隋朝乱了,吐谷浑就又复国了。
吐谷浑对付中原王朝的常规套路。
其实,隋炀帝不过是中了吐谷浑的套路。
吐谷浑对付中原王朝,有着成熟的套路:没事的时候,他去掠夺;你派兵来了,他就退到国境东部的山地依险而守;打不过你了,他就把沿途的草烧掉,大踏步后退到伏俟城;你还来追,他就退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你退走了,他又出来骚扰你!
靠着这个套路,吐谷浑成了当时中原王朝最难缠的对手之一。
大唐庙算得当,成功削弱吐谷浑的战略纵深
很快,吐谷浑的对手换成了大唐。
伏允还是老一套:一方面,遣使交好,笑脸相迎;一方面,派兵骚扰。
你大唐刚立国,又是要扫平群雄,又是要应付突厥,一堆事情要忙,你能拿我怎么样?
很快,伏允发现自己亏大发了。
大唐确实还没精力来打他,但是大唐也不是没办法办他。
大唐一出手,就打到了吐谷浑的七寸。
吐谷浑之所以这么嚣张,不仅仅是因为地方难走,更是因为得到了羌人兄弟们的支持。
吐谷浑,原本是从辽东迁徙过来的。经过几百年的融合,他们与羌人兄弟建立了极为密切的联系。
所以,讲义气的羌人兄弟,常常是吐谷浑最后的底牌。
北周时,吐谷浑的子吐延被刺,他连被插入在身上的剑都没拔出来,就对儿子说:不要管我了,快去白兰!那里又远又险,人又容易治理!
隋炀帝时,伏允被打得不行了,也是逃到了党项,暂避风头。
现在好了,这个底牌被大唐挖走了!
贞观三年,党项归唐;贞观六年,白兰羌“内属”···
党项、白兰羌降唐,使吐谷浑战略纵深大为削弱,也为李靖横扫其国境创造了条件。
我们不知道伏允到底抢到了多少东西,但是我们知道:他肯定亏大发了。底牌都被唐太宗拿走了呀!
失败的尝试
文斗差不多了,该武斗了。
吐谷浑的这个套路确实厉害。大唐一开始,也吃了亏。
贞观八年,吐谷浑又进犯凉州,并扣留唐使。唐太宗决心用兵。
当时,鄯州刺史来报:吐谷浑浊正在青海牧马,现在轻兵掩杀,肯定能成!
唐太宗遂下令段志玄、樊兴兵分两路,前去进攻!
段志玄奔袭800里,大破吐谷浑。
可是,可能是800里奔袭太累了,段志玄暂歇了一下。结果,人家把牧马都带走了!
尽管志玄手下的李君羡(就是那位后来因为“女主武氏有天下”的谶语被杀的兄弟)猛烈追击,掠得牛马2万匹而还,但是,大唐的目的并未达到,吐谷浑没有受到什么重创。
第一次攻吐谷浑,唐军再次中了对手套路,无功而返。
果然,段志玄凯旋而回时,人都还没回到鄯州,吐谷浑又进犯凉州了!
为什么非要找李靖?
唐太宗生气了,罢了段志玄的官。但是,不久,又给人家复了官。
确实,一味责人家段志玄也不合适。毕竟:吐谷浑这个套路确实不好对付!
你不追?人家跑了!你追?孤军深入,也很危险!
隋炀帝攻吐谷浑时,在追击作战中,就有多位大将被杀!
这个仗,真不好打!
此战,只有一个真正能把兵法融会贯通,既能不失时机的追击,又能先胜而后求战的大师!
李靖,就你了!
当时,李靖已经65岁,刚刚致仕,准备享受退休时光了。
现在国家要用我。“靖虽年老,固堪一行”!那再来这最后一战吧!
初战:山险之争
大唐出征,李靖挂帅,李道宗、侯君集为副。
你有战神,我有套路!伏允开始执行套路:他将大军撤入嶂山,“已行数千里”。
一开始,诸将的意见高度一致:迅速进击。侯君集更是建议趁“贼未走险”,立即进攻。
但是,在得知吐谷浑“贼已走险”(退入嶂山),诸将都主张:先不追。
高陵勿追,背丘勿攻,归师勿遏,穷寇勿追。——《孙子兵法.军争篇》
是的,以常规而言,此时追击,犯了上面所有的忌讳!“客场作战”的唐军极易遭遇伏击!
李道宗坚持出战,侯君集反对。李靖采纳了李道宗意见,令他率偏师急袭。
李道宗遂率偏师,飞速奔袭。十天后,抵达库山。伏允大惊,依托险阻进行抵抗。李道宗再率千余骑兵翻山越岭,包抄到了敌军背后,两面夹击。
伏允大败而逃!
此战十分凶险,若非李道宗迅速找到迂回之路,必被敌人迂回击败!
李靖“犯兵家大忌”而取胜,在于他把握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第一性原理。
吐谷浑退入嶂山,自以为取“不可胜”之势,以此获取主动权。
对付这种套路,李靖是最有心得的!
萧铣、劼利,都曾想以这个套路来防御李靖。结果,荆门之险、恶阳山之险,李靖无不轻松突破!
地利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大多数将领来说,敌人先占据地利,则我军必失地利。但是,对于能迅速掌握地势者来说,山险之利,未必不能“后发先至”。
而李道宗,正是擅长此道的高手!(所以他坚决请战,绝非鲁莽。)
道宗有两项特长:迅速摸清地形、迅速钻空子!
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孙子兵法.九变篇》。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李道宗的传记。在初唐诸将中,他可能是最擅长侦察地形,最擅长利用地形钻空子的一位了。
所以,李道宗急袭而去,不但没被别人伏击,反而迅速抄了“主队”的后路!
李道宗与李靖将帅相得,故有此胜!
草料危机
伏允库山大败,逃走了。当然,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套路步骤:烧掉了沿途的草。
不久,李靖的大军来到了库山。
大家再次讨论下一步方略。
诸将认为:草都烧没了,怎么追?
之前的“激进派”李道宗谨慎了起来。
1、现在伏允到底逃到了哪里,我们都不知道!而敌人境内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就罕有人至,不好追!
2、这么长距离作战,依赖马力。现在马瘦粮少,很难追击了!
所以,不如暂且回鄯州,等秋高马肥,我们再来打!
不过,之前谨慎的侯君集现在“激进”了起来:追!之前段志玄击败敌人就回去,结果,人还没到家,敌人又出来嚣张了!这就是因为敌人的力量还很强大,众人还愿意为他效力!现在,敌人刚被打得鼠逃鸟散,君臣、父子都被打散了!如果不趁现在抓紧时间追击,等他们整顿好了,又是一条好汉!
李靖这次采纳了侯君集的意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难道李靖忘了吗?
伏允没有忘记。所以,他烧草而去,试图以此剥夺唐军的追击权,重新获取主动。
在缺乏草料的环境中千里奇袭,李靖是很有心得的。
李靖也没有忘。不过,李靖也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袭击东突厥时,李靖本人,就曾在草枯水涸(初春)的漠南千里行军,奇袭铁山!
你烧了草,不代表我找不到草!
诚如侯君集所言:此时的敌人一片大乱,根本没有组织抵抗的能力!
路上没有草,你那里总有草料吧!
李靖决心:分兵前进,找敌人要粮草!
李靖兵分两路:李靖自率一路,侯君集、李道宗另率一路,分头攻击分散之敌!
化解危机
事实证明:唐军确实很快克服了困难。
李靖一路:当月二十三日,李靖部将薛孤儿就在曼头山抓住了一股敌军。果然,敌军既人心未稳,又大出意料,完全不是对手!
薛孤儿一战而胜,斩杀其名王,获得了大量的牲畜、草料!唐军粮草问题大为缓解!
随后,唐军再在牛心堆、赤水源击破敌军,一路追到吐谷浑都城伏俟城!
与此同时,自凉州出发的李大亮部也抵达伏俟城。
伏允无奈,只得开启了套路中的最后一步:“尽烧野草”,逃到大非川,随时准备逃进沙漠!
唐军三路进军,迅速化解敌方套路。
侯君集一路走赤水道,一路深入无人之境,直逼赤海。(台湾出版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认为侯君集攻牛心堆获取粮草,但《资治通鉴》、《新唐书》均言牛心堆系李靖部所破,从地图上看,也应是李靖所破较为合理。侯君集一路应该没有遭遇烧草之困。)
如此,伏允套路的第三步也被唐军化解,他被逼到了沙漠边缘。
歼敌主力
接下来,战事进入到了最紧张的时刻。
五月,天柱王自赤海开始组织反击。
真正的激战,此时才开始。
1、随着战事的进行,吐谷浑部分力量已经从混乱中集结了起来。(被动的”以空间换时间“)
2、唐军在追击中兵力尚还比较分散。本来就分了南、北路军,北路军中的李大亮部又还未会合;
3、战场已经接近高海拔区域:唐军出发的鄯州海拔2300米;大非川海拔3250米。唐军逼近大非川,
虽说3200米的海拔还不会太严重,但唐军毕竟从事的是剧烈运动,出现不适是极为可能的。
天柱王把目标瞄准了轻敌冒进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
(http://www.ti62.cn)
来源:http://www.2008golf.cn
(http://www.336dh.cn)
来源:http://www.banier.cn
(http://www.ishuyan.cn)
来源:http://www.kubil.cn
(http://www.shandongtouxiang.cn)
来源:http://www.xzemba.cn
(http://www.t7yb.cn)
来源:http://www.dxlong.com
(http://www.jd98d.cn)
来源:http://www.dzdgxx.cn
(http://www.tjswfm.cn)
来源:http://www.tuqf.cn
(http://www.rqzhangqixuan.cn)
来源:http://www.tawai.com.cn
(http://www.pawate.cn)
来源:http://www.kanlan.com.cn
(http://www.ts81.cn)
来源:http://www.sfkt.com.cn
薛家兄弟一头扎进了天柱王的包围圈,陷入苦战。激战中,兄弟二人都中枪,失马步战,将士们死者十之六七。
关键时刻,契苾何力率数百骑抵达,奋力冲击,所向披靡,反败为胜!
与此同时,执失思力、李大亮也分别击败吐谷浑军。
决战后,伏允已在大非川站不住脚,只得退入大漠。
此时,吐谷浑连遭大败,民众怨恨天柱王(伏允信赖的名王)。伏允之子伏顺趁势除掉了天柱王,举国投降!
伏允无奈,只得开启最后一招:逃入大漠!
知战与不战者胜
此时,唐军如果不追了,依然难以消除吐谷浑的威胁。
当年,隋炀帝攻吐谷浑,吐谷浑投降十万人!但是,当隋炀帝试图以伏顺接管余部,却走到西宁就回去了。
这是因为:分散于各地的吐谷浑及羌族支持者力量强大,地方偏远,一旦大军离开,根本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所以,伏允的这最后一招,在历史上曾屡试不爽。
现在,轮到李靖来破掉这个套路了!
李靖的决策"简单、粗暴“:打穿他!
知战与不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此时,敌人有组织的抵抗力量已基本消灭。决定战与不胜的,主要是唐军是否可能在“草料尽烧”的条件下正常组织进军。
李靖根据军队的能力特点,兵分两路:
李靖、薛家兄弟、契毖何力等人,顺着积石山水源进军,直攻且末,“穷其西境”,直接把吐谷浑打穿!
这一路,路途虽远,但依水源而行,基本上比较安全。
同时,又以侯君集等,率军横扫吐谷浑南部。
这一路,海拔高,路途艰险。侯君集似乎深谙此道。(君集用兵,似乎极擅长挑战极限,后攻高昌,更是艰险)
部署完毕,开干!
穷追猛打
就在李靖”穷其西境“时,他们得到情报:伏允正在突伦川,准备逃入于阗。
李靖再分军追击!
刚在赤水吃过亏的薛万均兄弟有点被搞怕了,不敢孤军深入。契毖何力豪气:敌人是逐水草而居住的,现在不趁机去追,等他们散了,我们还抓得住他们吗?随后,契毖何力率轻骑千人果断追击!薛家兄弟也不是孬种,跟着一起上了!
沙漠中,没有水,将士们刺马饮血,一路急进!最终,斩首数千,俘获牲畜二十余万!
不久,逃入大漠的伏允被部下所杀!
唐军最后阶段的穷追猛打,一路横扫分散之敌,一路猛追敌中枢,彻底粉碎了伏允的“套路”。
南路的侯君集,途径无人之境二千余里,一路急进。这些地方,海拔高,夏日降霜,常年积雪,沿途无草。人吃冰,马吃雪,越过汉哭山,抵达海拔4000米的乌海,大败敌军。随后,又越过星宿海、柏海,一路连续击破分散之敌。最后,与李靖军会师于大非川。
战事结束。
后记
击破吐谷浑后,唐立伏顺为汗。
果然,吐谷浑内部不太服从,伏顺不久被杀,国中大乱。
不过,由于李靖打击比较彻底,这些余部都还无法反抗大唐。
大唐以侯君集威慑,以使者劝解,平定局势。
伏顺之子在大唐的支持下坐稳位置,遣子为质。
吐谷浑,成了大唐的附属国。
当然,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这些政权不独与大唐互为消长,彼此之间也互相影响。最终,吐蕃兴起后,吞并了已经衰弱的吐谷浑,成了大唐劲敌。
这些,是后话了。
总结:把握“第一性原理”,把握事物本质。
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李卫公对》
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李世民、李靖之所以能成为战神,就在于他们抓住了兵法的“第一性原理”——“致人而不制于人”。
在每一种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忽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亚里士多德。
如果不抓住“第一性原理”,兵法的千章万句,即使仅仅从字面上看,也都是自相矛盾的。
在他们看来:战争,就是化解敌人的企图,实现自己的企图。一切指导军事行动的思想都应在这个前提下展开的。
吐谷浑套路之所以屡试不爽,就是他充分利用了该国的地理、政权结构特点,做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
要想化解一个成熟的套路,只靠一两招奇招是不够的,需要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总体思想下,环环相扣地组织攻势。
唐军每步看似冒险,实则牢牢把握主动。
伏允退守嶂山,依托险要拒唐。就是把“高陵勿向,背丘勿逆”的难题留给大唐,企图化解大唐的攻势。
但是,李靖深知:山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能及时审清地势,“山险”未必不是唐军的朋友。
于是,李靖以擅长“审地势,出奇兵”的李道宗轻兵奇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迅速完成突破!
伏允烧草而大踏步后退,让习惯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中原军队陷入了难以追击的窘境。
但李靖、侯君集在分析了敌人弱点后,以“因粮(草)于敌”之法,化解危机,顺利进军!
伏允以退守大非川,甚至退入大漠的方法,企图躲避唐军追击,以待唐军退后复振。
李靖则以“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一面穷追猛打敌人指挥核心,一面横扫失去统一指挥的分散敌军的方法,彻底粉碎其企图!
以常理而言,李靖的每一步,都违反了兵法。因此,他每一次决策前,都有名将提出不同意见。
但李靖牢牢抓住“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维主线,每一次都化解对手的套路“不致于人”,每一次都抓住敌人的弱点猛烈攻击,“致人”。
正因为李靖深刻地把握了兵法的“第一性原理”,因此,总能看穿事情的本质,从彼此矛盾却各有道理的建议中做出最优质的选择。
因此,李靖的行动每次都看起来“冒险”,实则“心中有数”。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常常会遇到一样的情况:很多问题,错综复杂;大家的建议,互相矛盾却各有道理。
此时,我们不妨对我们所属领域的“第一性原理”进行深度思考,看穿问题的本质,化解对手的套路。或许,我们也能从一堆自相矛盾却各有道理的选择中,找出最优质的一个选项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