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包括士、农、工、商,以及强者与弱者,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分野。家庭结构亦然,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划分。
在古代,世袭制度使得某些家族能够长期保持其社会地位。正如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家庭都渴望摆脱社会底层的束缚,努力攀升至更高的层次,为此我们不遗余力地思考和策划。
那么,一个家庭如何能够实现向高层的跃迁呢?务必要做好下面三件事!
01并非房产和汽车,而是其他因素,使得家庭得以摆脱社会底层的束缚
作为80后的一员,我与村里的乡亲们一同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尽管我们能够满足基本的饮食和衣物需求,但生活条件却异常艰苦。每当夏季农忙时节到来,辛苦劳作的重负便让人难以承受。
年终岁末,我们计算着种植稻谷的收入,发现它实际上微乎其微,有时甚至不足以支付家庭的日常开销。
在农闲时,村民们会去附近的城镇做些零工,也有人选择前往城市打工。岁月流转,不知不觉中,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一年到头很少回到故乡居住。
许多人迁往东莞、深圳、江浙等地区,在打工的城镇附近购置了房产,安家落户。在我们小时候,那些拥有拖拉机的村民,似乎就是我们眼中的富人,他们是我们当中最先富裕起来的一群人。如果在半路上偶遇一台拖拉机,能搭上一程,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感激。
如今,许多70后的家庭也拥有了私家车,这在当年是难以想象的。回顾过去,那些拥有房产和汽车的家庭,真的脱离了社会底层吗?恐怕并非如此。
一方面,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城市里依然从事着农民工的工作,无论是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还是小区的保安和保洁人员,抑或是家政公司的钟点工。在餐馆里,洗碗工的身影也并不鲜见。
我的孩子虽然已经在城里读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许多孩子读完职业中学后,仍然选择外出打工,继续着父母的老路,甚至有些孩子的生活还不如父母。
另一方面,我们在购置房产和汽车时,几乎耗尽了家中的积蓄,未来的日子还需要不断努力工作,以期生活能够有所改善。似乎一切又得从零开始。
负债累累的80后并不在少数。在就业机会稀缺的情况下,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应对房贷和车贷的压力。
关于养老的问题,许多人心里也是茫然无措。我们的父母没有退休金,他们的晚年生活依赖于我们提供的赡养费,这无疑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我们自己无法退休,晚年的生活开销将不得不依赖子女,这让我们感到于心不忍。但面对现实,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无疑让人感到迷茫。
尽管物质上有所富足,但精神上的束缚依然存在,这是许多底层人民多年奋斗后的真实写照。
02家庭摆脱底层社会的关键,在于打破阶层间的“壁垒”
从物质的丰富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充实,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许多家庭在迈出第一步,即增加物质财富后,第二步才是决定性的。从低处向高处攀升,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无形界限,即所谓的“壁垒”。实际上,提升社会地位的过程就是打破这些壁垒的过程。
在鲁迅的《故乡》中,他回忆了与闰土童年的友谊。鲁迅的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而闰土家境更为贫寒,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鲁迅少年时与兄弟外出求学,后留学海外,学习医学,撰写文章,最终成为文学界的巨擘。通过写作、创办报刊杂志和教书,鲁迅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和家人长期定居在北京。而闰土呢?他和他的家人始终固守着那片小小的土地,生活并未有太大起色。长期的辛劳让闰土看起来格外苍老,疾病也接踵而至。
当鲁迅回到故乡,邀请闰土叙旧时,闰土恭敬地称呼鲁迅为“老爷”,并让孩子向鲁迅磕头。两个家庭的差异显而易见。为何同一地区,原本生活状况相似的家庭,最终却走向了不同的社会层次呢?主要是以下三个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有商有量,和睦相处,打破“沟通壁垒”。家和万事兴,一个和谐的家庭即使不富裕,也显得有尊严。促进家庭和谐需要良好的沟通。我们虽然天天生活在一起,但并不意味着彼此心领神会,需要减少信息差异。无论是知识、感受还是痛苦,都应当坦诚分享。许多家庭中,连好好说话都成了奢侈,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例如,母亲每天忙于做饭、洗衣,感到疲惫,而父亲却认为这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觉得辛苦。这正是因为父母之间沟通不足,导致了误解。
其次,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努力学习,提高学历和能力,打破对社会的“认知壁垒”。以闰土和鲁迅为例,他们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接受教育。鲁迅和他的兄弟都接受了教育,成为了时代的知识分子。读书能够开阔视野,找到目标,提升改变命运的能力。一个家庭如果每个成员都能接受教育,就能形成一个高认知的家庭,在社会中能够洞察机遇,不断超越。
最后,家庭应设定长远的百年大计,不贪图眼前的富贵,打破“代际壁垒”。常言道:“富不过三代。”没有长远规划的家庭,即使父母辈富裕,到了后代也可能因奢侈而迅速衰败,最终沦落为底层。家庭摆脱底层地位,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每一代都比前一代更加强大,这样就不必担心了。一个家庭,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持续不断,每一代都能完美衔接。
拥有财富、房产和车辆确实可以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已达到高层次。真正的高层次并非一个固定的社会阶层,而是一种不断进步、蒸蒸日上的状态。在物质条件充裕之后,通过增进知识、积极行善和制定长远计划,便能体现“厚德载物”的理念。当家人共同生活,共同打破日常的障碍时,无形中也消除了社会等级的界限。这一代人努力构建基础,而下一代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攀登新的高峰。你们认同吗?我是赋鲸李夫人,记得点个赞吧!
热门跟贴